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100天 路透:混亂頻傳、效率不彰
|
赴教宗葬禮可能要“坐第3排” 特朗普曾抱怨:象徵美國地位下降 我不坐!
|
亞亦君令補選 |
ILHAM:國陣過關不難 難在1.8萬票目標
|
電梯井“牆壁超薄”!曼谷大樓被震垮的可能原因找到了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100天 路透:混亂頻傳、效率不彰
|
赴教宗葬禮可能要“坐第3排” 特朗普曾抱怨:象徵美國地位下降 我不坐!
|
亞亦君令補選 |
ILHAM:國陣過關不難 難在1.8萬票目標
|
電梯井“牆壁超薄”!曼谷大樓被震垮的可能原因找到了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100天 路透:混乱频传、效率不彰
|
赴教宗葬礼可能要“坐第3排” 特朗普曾抱怨:象征美国地位下降 我不坐!
|
亚亦君令补选 |
ILHAM:国阵过关不难 难在1.8万票目标
|
电梯井“墙壁超薄”!曼谷大楼被震垮的可能原因找到了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100天 路透:混乱频传、效率不彰
|
赴教宗葬礼可能要“坐第3排” 特朗普曾抱怨:象征美国地位下降 我不坐!
|
亚亦君令补选 |
ILHAM:国阵过关不难 难在1.8万票目标
|
电梯井“墙壁超薄”!曼谷大楼被震垮的可能原因找到了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100天 路透:混乱频传、效率不彰
|
赴教宗葬礼可能要“坐第3排” 特朗普曾抱怨:象征美国地位下降 我不坐!
|
亚亦君令补选 |
ILHAM:国阵过关不难 难在1.8万票目标
|
电梯井“墙壁超薄”!曼谷大楼被震垮的可能原因找到了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政府效率部的100天 路透:混乱频传、效率不彰
|
赴教宗葬礼可能要“坐第3排” 特朗普曾抱怨:象征美国地位下降 我不坐!
|
亚亦君令补选 |
ILHAM:国阵过关不难 难在1.8万票目标
|
电梯井“墙壁超薄”!曼谷大楼被震垮的可能原因找到了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音樂藝術
社區動態
籲藝術愛好者落腳太平 盼打造雨城成宜居城鎮
保閣亞三區州議員王星元呼籲更多的音樂藝術團體,到太平主辦音樂與藝術活動,讓雨城成為藝術氣息濃厚的宜居城鎮。
7月前
社區動態
特稿
音樂的路上 我們努力向前行!
(新山29日訊)假如你對新山的音樂藝術活動仍侷限在“小眾圈子”的印象,假如你仍然覺得搞音樂是吃不飽餓、不死又沒出息的工作,那麼,你或許應該修正一下這刻板的印象了。 提起這南方城市的音樂與藝術發展,我們總會不期然懷念起音樂教父陳徽崇老師(1947-2008)。他儼然是開拓新山音樂道路的先鋒,數十年來創辦了許多音樂社團,為這片土地播下了音樂的種子,滋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音樂工作者。如今,他們正懷抱著各自的使命,在追求音樂夢想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畢業自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古典音樂系的黃俊文(35歲),現為新山合唱團指揮,他日前趁著參與籌備合唱團於9月舉辦大型歌舞劇的空檔,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 目前,他共帶領5個合唱團,學員從65歲的樂齡人到10歲小學生都有。 他自2020年7月回國至今,積極參與歌唱教育、個人聲樂教課、擔任合唱團指揮、演唱、比賽評審及各類商演,實踐學以致用回饋社會之餘,也建立起個人知名度。 他說:“唯有站在舞臺上,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才華,你才有機會接到商演的邀約,更現實的說法就是,有演出的機會,才能夠把自己的才華變現,達到自食其力,讓自己溫飽。”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立自己的歌劇團(Opera),網羅在音樂各個領域有專長的人士。 “無論你是搞聲樂的、愛唱歌跳舞的、寫詞作曲的、編劇本的、玩交響樂的,在我的劇團裡,都有供你發揮的一席之地。” “這是我醞釀已久的念頭,希望有一天能落實,這將是一個專屬於柔佛人的歌劇團,為有志從事音樂工作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平臺;也可以讓南馬一帶的觀眾,有更多機會接觸歌劇。” 與黃俊文相識於大學時期的陳慧倪(Janet Chin,31歲),則是自3年前在自己的家鄉古來開辦音樂學院,圓了小時候要成為“音樂老師”的夢想。 她於2014年畢業自吉隆坡UCSI大學,完成3年古典演奏學士課程後,2017年獲獎學金贊助,往英國卡迪夫大學深造,榮獲音樂演奏碩士學位。 2018年她從英國學成歸來,就積極投入新山一帶的音樂表演與教學工作,同時開始在各種比賽或表演場合擔任鋼琴伴奏,迅速累積起高人氣。 據她披露,目前她所教導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國際學校,但也不乏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她說:“許多人是因為年輕時沒有機會學習音樂,等到他們年紀大了事業有成,才來圓夢。” 出身自國中教育體系的她說,政府學校對於音樂教育的認知幾乎為零,在校內也找不到任何與音樂相關的課外活動,相比之下她非常羨慕在獨中求學的朋友。 她表示,她以讓孩子們感受學音樂的快樂為教學宗旨,也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機會。 她說:“看到學生不論在鋼琴比賽或考試中,都榮獲優越成績,讓我感覺很欣慰。” 她也發現,時下年輕的家長對孩子學習音樂的心態有所不同,比較不執著於考試升級,而是當著培養興趣,藉此提升孩子的藝術涵養。 寬中合唱團聲樂指導岑凝正(35歲)受訪時斬釘截鐵指出,音樂領域不獲政府重視,甚至出現宗教干預的現象,這無形中限制了聲樂藝術的發展。 另外,他也說,新山市乃至整個柔佛地區,至今還沒有一家正規的藝術學校,號稱新山首座音樂廳的蘇丹後拉惹查麗蘇菲雅歌劇院也是由外資興建與管理,並非由政府推動,在規模和硬體方面仍有許多待提升的空間。 不過,他也注意到,隨著新任的青年體育部長上任,情況已有改善。他也期許政府能在協助民間推動音樂與藝術方面,加大力度。 持有臺灣台北藝術大學(北藝大)聲樂碩士學位的他也認為,我國教育單位對各學校的音樂老師,並未擬定一套鑑定資格的標準,一些學校的音樂課由不具音樂教學專業的老師來“客串”,這肯定對學生有不良影響。 身為全國第一大獨中的合唱團聲樂老師,他對團員採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多年來發掘並栽培了無數優秀的聲樂人才。 然而,他也感嘆,許多原本很有潛質的學員,在畢業後並沒有繼續選擇音樂這條路,他說:“通常在十人裡面,能堅持到底的也只有一兩人,因此要栽培有潛力的音樂生力軍,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相對於一般年輕音樂工作者以自己的家鄉作為奮鬥基地,獨中生背景的謝例婷(32歲)則在長堤彼岸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曾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演奏學士資格的她,除了在新山地區擔任鋼琴伴奏之外,多數時間都在新加坡教課。她坦言,因兩岸的兌換率差距,在獅城教學所獲的回酬較高。 回顧十多年來的鋼琴伴奏經驗,她指出,她從初中時期就開始為校內各種唱歌比賽伴奏,並幾乎成了獨中音樂盛事《美詩杯》的“指定伴奏”,塑造了她獨立自信的風格。 針對有志於選擇音樂為職業的年輕人,她的建議是:“勇敢展現自己的才華,不要羞於做自己!” 另一方面,她也立定目標要去歐洲攻讀兩年的音樂碩士課程,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目前正在努力工作賺取學費。 與謝例婷相識於《美詩杯》,並且成為好搭檔的吳洺慧(35歲),也是岑凝正在臺灣大學時期的學妹。擅長演繹女高音的她,目前在臺資貿易公司擔任採購經理,公司允許她在家工作,因此她可以靈活安排時間,接受更多的演唱邀約。 據她表示,她是在9歲那年,被一名來自中國的聲樂老師發掘其獨特嗓音,才開始接受專業訓練。 對她而言,這是上天賦予她最珍貴的禮物,應該好好發揮,因此,即便在學習聲樂的路上充滿挫折和挑戰,她也從不退縮。 她認為,要成為出色的歌唱家,除了精神和體力得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強大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因為舞臺是個既精彩又很殘酷的地方。 她解釋說:“每一位歌手站在臺上,都不免會被比較和批評,假如無法承受這些壓力,很容易就會倒下去。 “就好比假如我們是孔雀,肯定會懂得開屏,但是你要記住,你不是唯一一隻會開屏的孔雀!” 樂見於本地音樂人才輩出,新山合唱團顧問衛燕貞感到無限寬慰,並號召更多年輕人加入音樂創作與表演的行列。 衛燕貞也是已故“國家文化人物”陳徽崇的夫人,女高音出身的她,與陳老師育有兩名子女,一家人皆從事音樂教學與推廣工作,因此,她非常鼓勵有志向音樂發展的年輕人勇敢地堅持夢想。 除了本身的一對子女在音樂造詣上有傑出成就,她說,她身邊許多擁有音樂才華的年輕人,只要立定目標,都能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不愁沒有出路。 “我也理解,很多父母擔心孩子選擇音樂之路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年輕人本來就應勇敢追夢,假如不趁年輕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將來會不會有遺憾呢?因此,我希望做父母的,要多支持孩子,不要總是潑冷水。” 她也表示,熱愛音樂的年輕人應該以回饋社會為己任,從參與推廣音樂的工作上,累積自己的人脈。
2年前
特稿
時事焦點
羅思義:怡市廳向UNESCO 爭取音樂藝術認可
(怡保11日訊)掌管霹靂州旅遊、工業、投資和走廊發展事務的行政議員羅思義表示,我國擁有特色的天然美景及各種旅遊產品,而怡保市政廳也正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爭取音樂藝術方面上的認可。 他昨晚出席怡保市政廳舉辦的“群島文化晚會”時指出,霹靂州和怡保擁有獨特而無價的自然美景及多種旅遊產品,吸引了國內外遊客的目光,而這些產品中包括了獨有的文化及藝術,雖然已廣為人知,但仍需繼續向全世界推廣。 他說,舉辦文娛晚會不僅能為怡保打造一個新的觀光點,也為本地藝術家提供推廣各自文化產品的機會,讓他們能以健康的方式進行互動,展示創作才華,這活動也間接為“2023怡保旅遊年”開拓宣傳。 拉近各州友誼關係 他說,當晚的演出齊集了各州及民族的舞蹈和鼓樂,馬六甲及八打靈再也市政廳的文化與藝術組在會上表演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霹靂智飛太極蔡李佛武術學會也呈獻舞獅演出。在宣揚我國多元文化的同時,也讓新生代能夠了解大馬社會文化的傳統和獨特性、延續文化不讓其隨時間流逝。 “文娛晚會旨在通過文化舞蹈、音樂、美食等拉近各州的友誼關係,因此現場也設有美食及服裝專區,共有約60個商品攤位參與,有助於刺激霹靂州及怡保的經濟發展。” 他也呼籲市民,要隨時準備以友好的態度迎接遊客的到來,因為當地人的禮貌與尊重也是吸引遊客到訪的主要因素。 出席者包括怡保市長拿督魯邁茲、市政廳旅遊委員會主席拿督阿末哈里里。
2年前
時事焦點
更多音樂藝術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