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馬新邊界重開

馬新邊界自4月1日起重開,想必在新加坡的遊子都計劃重返國土,回到家人的懷抱。 3月31日晚上,兒子展示關卡人頭攢動的畫面,我說這是行管令前的畫面,不過兒子指這是當晚的畫面,千真萬確。 詳看畫面,果然是在關卡現場拍攝的,畫面中的摩托車騎士擠滿了馬路,倒數期間還有人高舉雙手、齊唱我國國歌,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場面。 踏入4月1日凌晨12時,國門終於重開,密密麻麻、成千上萬的摩托車騎士湧入通關櫃檯,直奔回家的路上,甚至有遊子拖著行李徒步跨越新柔長堤。 更誇張的是,平時步走需45分鐘的路程,當晚有人以15分鐘就抵達新山關卡,證明了遊子果然歸心似箭。 闊別了兩年,遊子終於可以踏上國土,當下有者留下男兒淚、有者親吻國土、有者錄製回家路程。這一切,都見證了遊子想家的寫照。 兩年前,遊子毫無表情、帶著疲累不堪的身子回家;兩年後,同樣是拖著疲累不堪的身子回家,相反的卻是興奮、笑著流淚回家,看到這情景,讓人紅了眼眶。 這時,收音機播放歌曲《只怕想家》,歌詞是:我什麼也不怕,只怕想家。和爸媽說我一切順利淚總會落下,太辛苦就趕快回家,是最暖的牽掛。 2022年4月1日是歷史性的愚人節,也是回家團圓的大日子。遊子,祖國歡迎你們歸來,辛苦了。   投稿須知: ■來稿可電郵(johorbahru@sinchew.com.my)至本報新山辦事處; ■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必須附上真實中英文姓名、身份證號碼、通訊地址與電話,以及銀行帳號(匯稿費用); ■投稿內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種族等敏感課題; ■字數限800字; ■編輯對來稿內容,有修整的權力; ■本須知若有未盡善處,本報有權隨時增刪之。
3年前
(新山6日訊)我國邊界重開帶動柔佛州的醫藥旅遊領域,從4月1日至今,至少50位外國公民入境柔佛州,前往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或接受治療。 據悉,前往專科醫院接受檢查或治療的外國公民部份來自印尼,他們多數乘搭渡輪入境柔佛州,再經由院方安排的車輛,前往下榻的酒店或醫院。 這批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或接受治療的外國公民,一般上逗留約1個星期,因為在完成檢查或接受治療後,他們會到州內、吉隆坡等地,甚至新加坡觀光。 新山柔佛專科醫院首席執行員莫哈末阿茲哈說,我國邊界4月1日重開,該院4月2日便接到來自國外的預約,截至今日,每天平均有8到10位外國公民到來檢查或接受治療。 他說:“在冠病疫情爆發前,醫院每天平均有10至20位外國公民到來求醫或檢查。未來一兩天還有約20名已和院方預約的外國公民到來檢查或接受治療。” “他們一般上會在新山逗留約1個星期,因為他們檢查或治療後會到州內、吉隆坡,甚至新加坡等地觀光和購物。” 他表示,到來檢查或接受治療的外國公民包括小孩和長者,他們有的是進行健康檢查、複診,有的則是接受癌症治療、動各類手術等。 他說,到該院的外國公民多數來自印尼的民丹島、峇淡島和丹絨檳榔,他們乘搭渡輪入境柔佛州。 昨日與丈夫江顯財(34歲,燕窩批發和加工商)從印尼峇淡島乘搭渡輪入境新山的曾娘花(34歲,家庭主婦),今早到新山KPJ柔佛專科醫院檢查。 她表示,她在兩三個星期前感覺到右胸疼痛和腫脹,後經友人介紹,加上馬來西亞重開邊界,便與丈夫安排到該院接受檢查;她在2018年也曾到來進行婦科方面的檢查。 江顯財表示,他們到來求診前須接受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同時須已完成疫苗接種,包括加強針,並要購買保險和獲得柔佛專科醫院發出的信件。 他說:“如果一切順利,我和太太在本月9日就會返國。”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新山1日訊)馬新邊界今日全面開放,笑顏逐開的不僅是返鄉見到家人的遊子,還包括期待客源迴流的德士司機,他們今天清早在新山蘇丹依斯干達大廈(新山關稅、移民與檢疫大廈,CIQ)外,陸續接載入境乘客,沉寂多時的新山市區終於可以再感受到久違的人氣和車流量。 今早8時許,在該大廈外等候乘客的德士司機,有者已經來回接載兩趟,有者一抵步就有乘客趨前詢問後上車;路旁還有不少通過新柔長堤入境人士,提著大袋小袋行李等待家人來接載。 德士司機莫漢(44歲)接受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訪問時,一面用抹布清潔車身,一面流露喜悅笑容透露,他清晨6時許就來到新山蘇丹依斯干達大廈,在受訪前已接載兩趟分別前往依斯干達公主城和甘拔士的乘客。 “這是邊界解封后的第一天,生意不錯,下午估計入境人潮會更多,我準備今天一直做到晚上了。” 莫漢從事德士司機行業12年,他表示這2年的收入不穩定,現在好不容易等到邊界開放,總算盼到春天。 另一名德士司機李先生則說,邊界封鎖期間,新山市區幾乎變成一座死城,從早到晚載不到幾位客人。 “現在解封了,客源逐漸迴流,希望接下來越來越好!” 久別家門的遊子對解封同樣懷著無比興奮之情,在新加坡從事修車行業的潘昱錪(38歲)一家三口即是其中之一。 今早約7時,潘昱錪與妻子吳詩琪(30歲)帶著5歲女兒順利從新加坡抵達新山,預備前往朋友家取回自己寄放的轎車,再驅車返回夫婦倆位於東甲和實兆遠的家鄉。 “我們這趟回來只逗留4天,主要是返鄉掃墓,已有2年沒掃墓,所以心情很開心。” 他們另育有一名未滿1歲的兒子,目前由家人照顧。吳詩琪形容,一家人昨晚興奮得睡不著,特別是從臉書看見凌晨入境遊子的雀躍神情,畢竟大家都非常期待與家人團圓。 此外,尚有入境人士是專程為商務而來。30歲的慕斯達化是新加坡公民,他趁著開放首天入境處理物流業務,同時準備享受想念已久的新山美食以及購物樂趣。 慕斯達化表示,今早的入境流程相當順暢,他將在新山和吉隆坡逗留約三週,希望工作之餘也遊覽闊別兩年之久的本地景點。    
3年前
(新山1日訊)柔佛州公共工程、交通及基設委員會主席莫哈末法茲裡披露,從本月1日起,該局將為沒有交通的越堤族提供免費的接駁巴士,這項安排將為期1個月。 他透露,在公共交通逐步恢復日常通行前,免費接駁巴士將為越堤族提供方便。 “我們已經獲得新加坡方面的同意,接駁巴士在這個月內會在長堤上往返。” 他昨晚是在蘇丹依斯干達大廈的新山關卡視察新柔長堤首日通關的情況時,於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上述消息,一起參與巡視的州行政議員尚包括柔州衛生及團結委員會主席林添順及柔州青年、體育、企業發展、合作社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海利。 莫哈末法茲裡也提醒,蘇丹依斯干達大廈周邊裝置了很多閉路電視,民眾在出入境前,可以通過該大廈的官方網站觀察長堤的道路狀況,以便事先策劃好行程。 另外,林添順也指,該委員會已在新山關卡及馬新第二通道處安排了醫療團隊,若有緊急事件可及時處理。 他也再次提醒欲入境新山的民眾,一定要事先下載MySejahtera應用程式,並上載接種疫苗的資料或文件,以便獲取MySejahtera的批准文件。 “MySejahtera系統是與移民局的系統連接的,這樣辦理手續或通行時就會更順暢,如果沒有相關批准文件,有關人士需要自行居家隔離5天。” 海利則透露,現階段會有130名南方誌工(Southern Volunteers)分別在新山及馬新第二通道的關卡,以24小時輪班形式協助通關程序,為期7天。 他受詢時透露,馬新邊境自1日曆史性全面開放後,新山關卡即通過長堤入境的車輛估計每日有5萬輛,步行進入新山關卡者則約有2萬人。 “我們相信接近開齋節的時候,入境的本地工薪族和外國旅客人數會進一步增長。” 馬新邊境恢復通關,不管是本地或從新加坡返回新山的國人都興奮不已,其中,一戶馬來家庭的所有成員,昨晚便在4月1日零時重開邊境前,特地“拉大隊”到富力公主灣望得到新柔長堤的公園,等候一家之主騎摩托車回國。 這個家庭的大姐海奇絲(20歲)透露,他們一家人包括5名兄弟姐妹和母親於晚上10時左右就來到這裡,一方面也想見證長堤恢復通關的歷史一刻。 “我們早前已和父親聯繫,他已經迫不及待在新加坡關卡前等待入境。” 海奇絲說,父親原本每天往返馬新兩地,現在邊境重開,也會盡快安排好恢復每日通關的日子。 58歲的陳秋菊從蘇丹依斯干達大廈出來就表現得很興奮,她在受詢時還特別感謝馬新兩國政府促成邊境重開。 她說,自己逗留在新加坡已經2年,由於是陪月保姆,接不到工作時就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挺不容易。 “因為丈夫需要洗腎,洗腎費就靠我這裡支付了,所以過去2年都不敢回來,擔心回來了進不去。” 24歲的林勝全(廚師)說,他其實甫在2個星期前通過VTL回到新山,儘管如此,獲悉4月1日馬新恢復通關後,他仍選擇剛好遇上休假日的這一天回到新山。 他指出,自己以前也是往返馬新的工薪族,現在雖然開放了,他並沒有急於恢復通關的日子,而是選擇先觀望一段時間,待情況穩定後,還是會回到新山。 沙希爾(35歲,實驗室分析員)於昨晚11時就已抵達新山關卡準備出境往新加坡,他預想人潮可能像佳節回鄉潮那麼多,因此選擇儘早出境。 他在新加坡工作7年,2周前以VTL回馬,這次趁國門重開,趕在第一時間回新退租,迴歸每日往來的生活。 他指出,新加坡房租太貴,和朋友合租每月一人500新元(馬幣約1500令吉),加上新加坡生活費太高,他選擇每日騎摩托車來回上班。 “我已經打了三劑疫苗,所以不那麼害怕病毒。”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