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黄子伦

我们不能单纯地看一个信号,或者看到一则新闻,就妄下结论。永远要问自己,你所看的信息,具不具备代表性? 在投资世界里,我们喜欢说:如果想要获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回报率,你就必须比其他人更有远见,或者更早洞察先机(ahead of the curve)。如果你只是跟随大市,那么你顶多也只能拿到和市场相似的回报率,或者更差。 因此,学会比其他人更早洞察先机,就成了一门重要学问。或者说,我觉得更贴近玄学(开玩笑的)。 鸭子因为在水中嬉戏,自然也最早感受到水的回暖,所以我们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事情在成形之前,都会有许多表象。冬天转春天,温度上升,水面冰块融化,鸭子比人类更早试水温。所以,鸭子下水是春江水暖的领先信号。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其实鸭子在冬天也会下水游泳,因为它们具有御寒特质,加上水里的温度比空气中的温度高,所以它们和人类对天气冷热的感知并不是同一个水平呢?你还会用鸭子下水来作为春江水暖的领先信号吗? 很多人喜欢用一叶知秋来比喻,因为秋天会有落叶。但,如果我们要构筑一个逻辑严谨的观察,单单只有落叶是不够的。 很简单,因为落叶可以有许多原因,可以是秋天、可以是树木被虫子蛀了、可以是农药毒死、可以是久旱,有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落叶,而秋天也只是众多原因之一。因此,除了有落叶,我们也要看落叶的颜色和数量(或者广阔度),以及温度的变化,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是秋天来了。否则,就是管中窥豹了。 就拿彼得.林奇(Peter Lynch)在他的畅销书里提到的衣服销售店故事为例,一位男子买入一家时尚公司的股票,却不知他的太太因为嫌弃其款式太老旧,而且价格不便宜,已经不在那家公司买衣服了。故事结尾,自然就是这位先生没有理会其太太作为一名消费者的反馈,最后在这只股票赔钱。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请问各位看官,你是否可以根据你的另一半对某些产品的反馈来决定是否买进一家公司的股票? 在市场里,这种消费者反馈是有人在做的,那就是——市场调查。一般来说,这些都会由专业机构去做,他们有一系列问题,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市场,以及一套评分标准来判断某家公司或者某些产品是不是有赢得消费者的芳心。不过,这种做法放在如今来说有点过于困难,或者说太慢了,因为消费者无时无刻都被社交媒体广告包围,他们的消费喜好也随时都在改变。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果你想通过这种粗糙的方式来获取一些市场信息,并用于在股市赚钱,大概率(我不敢说100%)会赔钱。很简单,你的样本数量太少,或者说不具备代表性。 什么是具备代表性? 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未来搭档华生时,就说后者从阿富汗回来。对于华生的疑惑,福尔摩斯的解释大致如此:“你(华生)具备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却是军人风范,所以是军医;你脸色黝黑,但手腕处看得到晒黑的痕迹,所以曾在热带地区待过;你受过伤,行动僵硬。结合全部信息,你就只能从阿富汗回来。” 我们都很佩服福尔摩斯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过,大家是否有想过,是不是华生特别具有代表性?想象一下,如果华生的 [vip_content_start] 气质并非医务工作者,或者说,不是典型的类型,福尔摩斯是不是不好猜出他是军医?因为军医的结论是从华生的风度和风范来判断的。 我们在想象一下,如果华生是黑人,或者作者把福尔摩斯的故事从英国伦敦搬去非洲大草原,那么华生的手腕还会有这么明显的肤色差异吗?福尔摩斯还能够看得出他在热带地区待过吗?至于行动僵硬的判断就更难了,因为华生可以在阿富汗战区受伤,也可以在英国伦敦受伤。 所以,如果华生身上的特征并不明显,或者说不具备代表性,福尔摩斯是不是就不能很好地判断了?而为了突显福尔摩斯的能力,柯南.道尔先生就给福尔摩斯准备了这么一位具备代表性的军医,让我们对这位名侦探留下深刻印象。 说这些并非贬低福尔摩斯,如果你有留意小说的话,此君所观察的事物如果不具备决定性信息,他都是保持开放态度,不轻易下结论,会说 “或许这…或许那…” 的看法。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福尔摩斯,包括我自己。我也知道大家喜欢找到那只能够给你提早报信的那只 “春江水暖鸭” ,包括我自己。毕竟,谁不喜欢觉得自己很聪明? 不过,我们要学会面对一个现实难题,那就是很多事情都是由诸多条件综合形成的。我们不能单纯地看一个信号,或者看到一则新闻,就妄下结论。永远要问自己,你所看的信息,具不具备代表性?你有没有看到足够多的信息和证据来佐证你的结论?你的观察和你的结论是不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因果关系,还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因果关系? 最后的最后,不要忘记。有时候,洞察先机之后,你还需要把之后漫长等待的时间成本也给考量进去。
5天前
医疗需求是一直被那些在财富金字塔顶端,或者想要获得更健康和长寿的人们在拉动,底下的人们也只能被动跟随。 最近出现关于医药卡保费调涨40%至70%的新闻,这不是什么严谨报道,而是《马来前锋报》根据访问了一些投保人后所得出的结论,更多是一种民情抒发。殊不知,这则新闻病毒式地在各媒体中传播开来,而舆论雪球越滚越大,现在还要闹到国会里。 大家想要国家银行又是介入,又是给出一个合理说明,解释为何他们罔顾人民利益。一些网民在社媒发表看法,那语气仿佛是要把保险公司架上断头台,让人有一种身处法国大革命的错觉。 所有的政客都急着扮演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哪怕他们心知肚明,保险公司调整保费的前提是得到国家银行的点头。但又如何?纵使知道了,该闹还是要闹,因为这么做有选票。这就是民主政治无法避免的闹剧。 我大胆猜测《马来前锋报》所采访的投保人在比较不同保费的差异时,并不是同一个保险产品,又或者,投保人的保费增长和其年龄有关,因为很多医药卡是以5年来计算投保人的保费,所以每个阶段的保费调整都比较大。故此,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投保人从保费较低的年龄段迈入保费较高的年龄段,就会有 “保费飙涨” 的感觉。 说回正题,医药卡费用涨价,或者说给人一种胡乱涨价的错误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 最简单的,就是保险经纪和投保人之间的沟通问题。说实在话,许多投保人根本看不明白那叠又长又厚的保险文件,就连我对当中的内容也晦涩难懂。如果你要保险经纪和潜在客户逐条说明这些特定条件,这保单一定无法成交。 试想一下,你今天去买一罐保健品,推销员每个成分和你说明,从医学名称到成分比例、到效果、到科学研究,到临床试验等等…你想要像YouTube广告那样跳过都不行,烦都烦死了。就算你最后还是买了这保健品,大概率之后也不会再向这位推销员购买。 这就是现实。在销售领域里,不当销售(mis-selling)是无可避免会发生的事情。这是系统性问题。所有保险公司都尽可能加强职业操守相关的训练,以确保这问题控制在一个可接受范围之内。要注意,是 “可接受范围” ,不是100%杜绝。系统性问题是不可能100%杜绝的。 而许多保险的不当销售,无非是承诺和兑现有所出入时爆发。说好怎么都不会涨价,但还是涨了;说好怎么都可以索赔,但还是被拒绝赔偿了… 撇除沟通问题,那么为什么医药费用会上升? 我问你:炒粿条为什么会涨价?可以是面粉涨价导致粿条涨价、可以是煤气涨价、可以是鸡蛋涨价、可以是食用油涨价,也可以是炒粿条的劳动成本也涨价。撇除政府的干预,所有涨价的源头,都来自于一个简单不过的经济学道理——需求大于供应。 而医药费为何会上涨?因为: 药物和仪器上涨。疫情后,更多新药物和医疗仪器问世。你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更注重健康,或者疫情期间把这些产品研发给压缩和延后,导致现在呈现井喷式的数量。 令吉疲弱。这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治疗需求增长。人变老了,也变有钱了,变得怕死,也愿意花钱延长寿命。 护士短缺。卫生部长说过,2030年会有60%的医护岗位空缺,许多护士都被中东国家吸纳。 除了令吉疲弱,以上诸多因素,并不只是我国面对而已,全世界都有同样的困扰,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有钱人只增不减,而人们的寿命也是如此(假设没有世界大战)。这么一来,医疗需求是一直被那些在财富金字塔顶端,或者想要获得更健康和长寿的人们在拉动,底下的人们也只能被动跟随。 至于说你说保险公司是吸血鬼,我觉得这有点夸张。要知道,保险公司是盈利团体。只要是谋利,而且是合法手段,自由市场就不该有什么 “逼良为娼” 的胡闹剧本。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是吗?如果你觉得A公司的保单贵,那你大可找B公司的保单,市场里有好些保险公司供君选择。自由市场,自由选择。 况且,人家保险公司比你还担心这保险产品无法持续运作。所以,保险公司是希望增加“共同支付”(co-payment),以减少保费,让投保人继续投保。国家银行也大力推行这个概念。不过,据我的了解,许多投保人都不愿意选择这类保单。因为他们认为保险就应该是 [vip_content_start] “自助餐” 的概念,他们支付了保费,然后就要吃到饱,吃到吐为止。 聊完了私人医疗,我们看看公共医疗。 马来西亚的医药体系非常特殊。政府长期给予大量医疗津贴,人们不满私人收费,可以寻求公家服务。还是那句,自由市场,自由选择。 在这里顺便和大家聊聊一些关于保险的迷思,那就是: 保费永远不涨。理论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保险产品,都会分成几个部分,一个是医疗保障的支出,另一个则是保单的“现金价值”(cash value)。按理说,保险公司会用这些现金价值去投资,以维系这份保单。如果大家都安分守己,照顾健康,没有胡乱索赔,那么这些现金理应够用。反之,如果出现索赔过多的情况,严重影响现金价值,那么这份保单要继续运作,要么增加保费,要么是降低保额。 保单一定要买最贵的。正因为大家觉得买保险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加上不愿看到自己的保费“打水漂”,往往在购买人生第一份保单时,都倾向于购买最贵,或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保单。在我看来,这就是保险经纪的职业操守问题。 全世界都知道医疗通胀往往都是双位数,是比官方通膨率更高的水平。不管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再怎么厉害,都不可能模拟得到所有的情景。你可以模拟10年,那么接下来的10年呢? 我们的保单保额在面对未来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时,难以提供足够的缓冲。故此,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保单,大家都是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给自己的保单升级,以此来抵御风险。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00年最贵的保单保额,到了2010年就是一个笑话,再到了2024年就是施舍金额。也正因为是动态,应该用当下的财务能力来衡量,慢慢改善。这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刚踏入职场所容易犯下的理财错误。 老实说,这一轮的闹剧,我认为对推广更为便宜的保单和普及保险的重要性,毫无帮助。这种把私营企业和人民报道发展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是弊大于利。 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险和健康的问题,并不会因为你讨厌它而不存在。 文章提及的共同支付(co-payment)保单运作原理,可看作者这两篇文章: 健康是你自己的事,你准备好了吗? 保险共付:健康投资还是负担加重?
2星期前
如果你觉得汇率是一个巨大风险,那么公司就应该想办法做对冲。如果公司不做对冲,那就摆明了他们就是要享受 “疲软令吉” 的红利。 上个星期五,马股第三季财报潮算是告一段落了。马来西亚公司第三季的财报,一般情况都非常不错,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很多公司在上半年通过的预算和企划都已经开始推进了(许多公司的财政年都定在12月,不然就是3月),所以应该开始看到相关业绩。再来就是,第三季的工作日数和员工产能比较稳定(农历新年和开斋节集中在上半年),许多公司也在第三季为年终业绩冲击。故此,同行们也都在这个季度里调整投资组合,替换股票,为下一年做战略部署。 不过,这次的第三季财报,真的是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许多意想不到的行业都迎来了四字冲击,那就是本次的主题——外汇亏损(foreign exchange loss)。 从2024年7月2日开始,令吉就一路走强。美元兑令吉汇率从4.7212开始狂跌,一直持续到9月30日的4.1235,才算告一段落。令吉涨幅近乎12%,在过去62个交易日当中,涨了48天。如果我们看美元指数DXY,这段期间也经历类似跌幅(意味着美元贬值),不过整体跌幅较少,近乎5%。 从这里可以看出,令吉升值也是受到整体大环境的带动。 我自己常被媒体问的其中一个课题就是:“令吉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升值?”我自己不是很喜欢回答这类问题,因为询问次数和频率过高,使得其意义不大。但也能够看得出,大家莫名很焦虑,尤其邻国新加坡又是紧盯着美元来管理汇率(新加坡被美国列为观察名单),那种马新之间的瑜亮较劲心态就容易被激起(你看网民的留言就知道了)。 说回正题,这种在极短时间内的急促汇率变动,对个人可能影响不大(或不直接),但是对企业来说却相当棘手,尤其是有出口生意的企业。 果不其然,第三季财报,处处可见汇率亏损的踪迹。油气、电子产品、保险套、综合化学、棕油、电信、洋灰、发电、塑胶、食品、博彩等等,皆承受程度不一的汇率亏损。就连安联保险(Allianz Insurance)的海外投资也有近7,800令吉的汇率亏损,幸好是属于“未实现亏损”(unrealised loss),所以令吉在第四季的跌幅能够提供回血作用, 如果公司的业绩本身较为强劲,例如棕榈油行业,可以借助高棕油价格提供一定缓冲;但如果行业仅是普通增长,那么就像是国油化学(Petronas Chemical),直接被干倒,呈亏损状态。 国油化学因为设立海外业务而直接吃下了11亿令吉的汇率亏损,使其自上市以来第一次亏损。管理层在正式业绩出炉之前,也罕见地给出业绩预警,让投资者有心理准备。也得益于这种预期管理,糟糕的业绩迅速被投资者消化,股价也止跌反弹了(那些静悄悄的上市公司老板和管理层,学着点)。 那么问题来了,汇率亏损是不是一种核心亏损呢? 因为我们业内习惯把这种不常见的亏损和盈利给剔除,就好像一家制造业公司,如果老板在某一年把工厂卖掉,那么脱售工厂的盈利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常见盈利,因为你不可能每一年都卖工厂(虽然脱售工厂后,可能会派发的额外股息,是能够提振股价,但这是另一回事)。故此,我们会要看公司的核心收入(core profit)。 不过,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接下来是一小段会计讲解,如果你不懂会计的话,可以直接跳到下一段。因为公司在汇报这种外汇亏损时,是整合了所有 子公司后的数字(consolidated base)。但是,公司在各子公司的股权占比不一定是100%,所以你无法确认这些汇率亏损是不是由那些持有100%股权的子公司导致,还是由那些持股60%的子公司导致的。这么一来,真实的核心收入还是会有出入。所以,怎么计算核心收入,确实是见仁见智。 如果这是家做出口生意的公司,我认为汇率亏损就是核心收入的一部分。因为在令吉较疲软的日子里,你的公司通过汇率上赚得盆满钵满,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厉害。那么,怎么能够在令吉走强的时期,就来个双重标准呢?如果你觉得汇率是一个巨大风险,那么公司就应该想办法做对冲。如果公司不做对冲,那就摆明了他们就是要享受 “疲软令吉” 的红利。 况且,不管你怎么计算核心收入,这些汇率造成的亏损或者盈利,终将会计入你的资产负债表里,轮不到你耍花样。 而且,也不是说公司有汇率对冲就一定比较好。作为投资者的我们,虽然是名义上的 “公司合伙人” ,但都是局外人。公司怎么做对冲,何时对冲、对冲多少,我们很难知道。有些时候,当你觉得令吉疲软,公司应该赚到很多汇率盈利时,他们却给你来一个汇率亏损,因为他们在一些对冲合约亏钱了。 当然,也不是每家公司都遭遇汇率亏损,有些公司是在第三季享受到汇率盈利的红利,例如航空公司。不过,如果你撇除这些汇率盈利后,公司核心收入就是亏损,你自己也心中有数了。
3星期前
租赁喷射机一事无疑宣告其现有的奖励系统或许已经很难满足那些高阶会员的胃口了。要知道,炫富在销售团队里是没有尽头的。这一次是喷射机体验,那么下一次呢? 上一篇文章提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往决定小股东的利益会不会被损害。故此,公司内部会有好几个委员会,例如薪酬(remuneration)与稽查(audit),以减少徇私或舞弊行为。这些委员会的委任也有讲究,就是需要独立董事(独董)占多数,以及他们是否具备相关知识来监督。 一般来说,如果公司内部出现了猫腻,这些委员会的独董自然要被问责,毕竟这是你的工作。不过,独董的薪酬和问责风险未必对等,所以发生问题时,独董倾向提出辞职来划清界线以及表示抗议。如果遇到实力较硬的独董,那么他们可能会迫使公司管理层委任第三方机构来做出相应的调查报告,例如几年前的世霸动力(Serba Dinamik)审计报告难产,就有类似举措。 当然,这也只是给大家一个知识普及,主要凸显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顺便聊聊今天这家公司——德信控股(DXN Holdings,下称DXN)。 众所周知,DXN是一家多层次销售公司,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直销(中国允许直销并禁止传销)。主要销售产品为灵芝类产品,后来也发展了许多产业,包括饮料、护理等等。DXN有大约1,700万注册会员,活跃会员大约有360万,主要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拉丁美洲、美国等等,是他们的重要营收来源。 就在11月初,该公司公布了一则消息,为方便公司人员通勤,他们签署了长达12个月的喷射机租赁合约,预计花费615万至660万美元,折合后为3,000万令吉左右,约莫为该公司2024财政年的10%税后净盈利。 公司认为,使用普通商用飞行很难安排主要市场之间的通勤,而且浪费许多时间。此外,喷射机也作为最高阶会员的奖励,让他们冲业绩更有动力。 说实在,没有多少投资者喜欢上市公司租赁喷射机。不过,大家也都明白,商业世界里,公司为了管理层的通勤便捷而购买喷射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和雇佣司机是同一个逻辑。但,也要看成本效益。 我们来看另一个和购买喷射机有关的公司,那就是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巴菲特分别在1986年(85万美元)和1989年(670万美元)购买了喷射机。不过,他的公司在这两年的净盈利分别为2.8亿美元和4.5亿美元(增长58.5%)。喷射机开销分别只占这两年净盈利的0.3%和1.5%。 即便有如此傲人的业绩,且开销占比甚小,巴菲特购买喷射机的决定还是被其搭档芒格批评。 很多人会说,这只不过是租赁合约,不是公司资产一部分。不过,自从会计准则修改后,即使是租赁资产也会被纳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归类为Right of Use Assets),相应的贬值开销和租赁开销,可是一个都不会少。租赁合约的财技,你问马航和亚航就知道了。 我们回到DXN身上。如果该公司真的是为了上述理由而要租赁喷射机,为何不去市面上租赁第三方喷射机呢?为什么要选择去租赁一架由公司创办人拥有的喷射机呢?这不就是一个常让被人诟病的关联方交易(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吗? 而且这种关联方交易要做到符合公平独立原则(arm’s length principle)并不容易,何况,喷射机租赁合约并不常见,要人们单凭管理层一句话就相信这笔交易是公平独立的,真的很有难度。也因为这样,所以该公司也在之后公布他们的租赁合约金额符合市面上的租赁区间(但没公布是怎么计算,以及提供咨询的机构名字)。至于市场买不买账,看股价走势就知道了。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公司宣布购买租赁喷射机一事后,股价马上暴跌。据悉,业内有针对DXN撰写研究报告的股票分析师都被邀请出席一场 线上闭门会议,以了解这喷射机租赁的动机。至于这场会议为何没有邀请任何机构和私人投资者,除了心虚,我实在想不到什么更好的解释了(估计管理层听说过乐天化学的管理层因一些决策问题而被机构投资者在会议里严厉责骂)。 要知道,很多机构投资者是以0.70令吉认购了DXN上市时发行的股票,很长一段时间是看在该公司每个季度派发股息以及南美洲营业额的增长潜力,才忍住不发作。但,经此一事,这耐心是被消磨得一干二净了。 也许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沟通上问题。如果管理层一开始就坦荡荡,不就没事吗?不过,一位资深同行表示,如果管理层本来就要将租赁喷射作为给高阶会员的奖励,为何不选择在上市之前就做,而是到了上市之后呢?而且该公司又不是初入资本市场的新人,是没注意到,还是压根儿不管? 在我看来,公司治理、关联方交易、沟通问题等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个操作改变了整个公司的基本面。毕竟,DXN的前CEO说过,他们知道 “快速致富” 的心态在这种多层次销售是一把双面刃,它能够带来业绩暴涨,也能够让奖励系统迅速崩溃(其实,任何行业的销售团队都是如此)。因此,即便奖励较少或者较缓慢,他们也要自家奖励系统的设计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他们才能够把营销成本控制在营业额四成以下的水平。 但是,租赁喷射机一事无疑宣告其现有的奖励系统或许已经很难满足那些高阶会员的胃口了。要知道,炫富在销售团队里是没有尽头的。这一次是喷射机体验,那么下一次呢?是不是要租赁一栋豪华别墅?那么再下一次呢?当然,如果该公司觉得看在业绩增长的份上,这一切花费都是值得的,旁人也无话可说。反正,投资者已经用脚投票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该公司的市值。从租赁喷射机一事被公告后,DXN股价从0.56令吉跌至上周五(11月24日)的0.48令吉,跌幅超过14%。根据上周五的23.7亿令吉市值计算,该公司市值蒸发了近4亿令吉。 只要上网搜索DXN所租赁的喷射机型号,就会知道一架全新的喷射机大约为6,000万美元。即使我们用1美元兑5令吉的夸张汇率,这喷射机也就大约3亿令吉,还是比DXN蒸发掉的4亿令吉市值来得低。 什么是因小失大?这就是因小失大。
4星期前
可怜那些在外头苦苦挣扎的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要借贷被银行拒之千里之外,要股权融资还要交出昂贵的学习成本,还不包括那些压根儿没摸到融资门道却被各种老千骗取可观的课程费用。 写完美国总统选举后,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前一篇文章提到的本地知名时尚品牌dUCk的控股公司FashionValet(以下简称FV)的故事。 之前我们提到FV是得到国库控股(Khazanah)和国民投资机构(PNB)共投资了4,700万令吉,本以为可以扶持出一家本地独角兽企业,没想到最后累得这两家公家投资机构只能以310万令吉出售股权。 原本好端端的电商模式,决定成立实体店,从线上走入线下,完全失去了电商该有的轻资产优势。 许多原本经营实体店的商家在电商普及后,被同类产品的电商们左右夹攻,还要面临高昂的固定成本(店铺和员工)。因此,商家从线下走入线上是更合理的做法。 国库控股自己也说了是看中FV在还是电商模式下的 “高增长潜力” (预计是每年增长60%),但FV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拖着臃肿的实体店,你要怎么每年增长60%? 这种重大的商业模式转变,一掷千金的公家投资机构却没细看,很难说得过去。 有需求就有供应 可怜那些在外头苦苦挣扎的中小型企业经营者,要借贷被银行拒之千里之外,要股权融资还要交出昂贵的学习成本,还不包括那些压根儿没摸到融资门道却被各种老千骗取可观的课程费用。 说回正题,为什么这种私人企业的投资随随便便就亏钱一大笔钱,企业还是乐此不疲? 除了我之前说的,许多VC/PE公司是为了赚取管理费,投资机构其实都希望可以找到下一家阿里巴巴、抖音,或者是亚马逊,这种可以吹一辈子的投资项目。 有需求,就有供应。 于是,在金融市场里,有人给出了这么一个新词,那就是 “独角兽”(unicorn)企业。这种商业独角兽的一大衡量标准就是公司得值上10亿美元。 那么,公司的价值要怎么上来? 要注意,我们说的是10亿美元。不是1,000万令吉盈利,这种靠实打实干,还是有可能实现的目标。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靠各位VC/PE大神吹捧出来。也是我之前文章说的,每一个后来注资的投资者都在给之前的投资者抬轿,提高后者投资账面的价值,这样一层层地叠上去。 为何亏这么多钱 当然,我不是说做VC/PE的是骗子,能够在VC/PE做投资决策的更不会是笨蛋。 相反,他们绝大多数都有非常强的教育背景,常春藤名校毕业都只是基本要求,他们的人脉也都是数一数二的,许多事情只要打个电话就查得清清楚楚了。 既然他们这么聪明,为何还会亏这么多钱? 很简单,那就是VC/PE的一个短板——投资期限过短。很多的VC/PE都会给设立大概5年至7年的期限。用回FV的例子,当两家公家机构在2018年注资,他们大概率就是预计以在2023年到2025年之间套现。 最直接的套现方式就是上市。 但是,你也知道,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在5年到7年之间站稳脚跟。 在互联网大企业横行的年代,人们习惯去歌颂哪些企业多快实现某些目标,例如ChatGPT就被高度赞美比其他的平台多快累积到100万用户,而鲜少有人去注意到底这当中有多少拔苗助长的失败案例。 要我说,FV很有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不管了,让我们回到金融市场。既然要搞上市来套现,甭管你在哪一个市场上市,公司都需要讲好他们的未来成长故事。故事说好了,投资者才愿意花钱,也愿意等。什么故事最吸引人? 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够吸引人了吧?古龙笔下的主角,例如陆小凤和楚留香,个个出场就是顶尖高手;而金庸喜欢写主角的成长故事,于是你会常常读到类似张无忌或令狐冲慢慢地修炼各种神功的情节。 VC/PE喜欢什么故事?就是古龙和金庸的结合。 补贴是一个大坑 他们要主角一出场就是顶尖高手,例如楚留香,但又要他们可以拿到《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让实力进一步增强到可以毁天灭地的水平。 扪心自问,现实世界里哪有这么多不讲生物和物理逻辑,直接开挂的主角?整部小说也就只有主角的晋升阶梯这么不讲道理。大部分人和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平均水平。奈何,金融市场里的资金却是越来越多,各个投资机构,乃至国家,都非常急躁,都希望尽快找到自己的独角兽企业,那位懂得尚未练就《九阳神功》的楚留香。 还是那句,有需求,就有供应。 于是,被赶鸭子上架的企业,或者假装自己是独角兽的 “毒”角兽,就此诞生。你也看到各种毫无商业逻辑的补贴大战就此展开。因为在他们之前有一家名为亚马逊的公司,依靠不断补贴,改变了用户对上网购物的隐忧,而这模式被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很好地复刻出来。下一个他们希望搞出类似名堂的市场,就是 印度。 可是,补贴就是一个大坑。 企业的口袋深度就决定了他们能够影响消费者习惯多长时间,经济诱因改变了,用户习惯就会寻找下一个更有利的选项。用户有的是选择,但VC/PE不是印钞机,也往往高估了他们的 “钞能力” 并低估了其他竞争对手的诞生概率,折腾到最后只能止损离场,输少当赢。 这只是一种有问题的独角兽投资。 另一个更有问题,自然就是我们说的 “毒” 角兽。 由于很多企业在小规模运作时,是不具备大公司各种监管流程和制度。说白了,往往都是创办人说了算。这是小公司的优势,任何问题都可以快速解决,包括公司的发展方向。 可是,当VC/PE注资后,就容易出现一种暴发户现象,那就是有钱花了,但公司管治(corporategovernance)尚未到位。于是,各种挪用,或者亏空,也就非常容易发生。 而这种公司最危险,因为他们知道VC/PE喜欢什么,爱听什么。 你不是想要看到楚留香修炼《九阳神功》吗?我还给你加入更多的猛料,到哈利波特修炼魔法,飞天遁地都可以,只差没有征服宇宙。在尚未征服宇宙之前,请先给我支付宇宙飞船和燃料费用。这些钱呢? 最后都拿去买自己的豪华别墅,喷射机等等。更坏的,还会在外头设立各种小公司,用 “毒” 角兽吸引到的资金,高价买下自己亏损的公司。 说到公司管治,最近不懂为什么,公司出现管治疑虑的资讯越来越多(包括一家上市公司)。 碍于篇幅,下次再和大家细说。
1月前
特朗普最大不同的是,他的宣传管道不走寻常路,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这就使得市场比较容易出现 “惊喜”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因为特朗普是第二次胜选)这种沟通模式,而非大方向的变化。 今年7月时,我就写过特朗普在被枪击打中耳朵后,还能够继续站在台上抱拳呐喊,若案发第二天就是投票日,民主党铁定溃不成军。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的投票日,民主党颓势依旧,而特朗普的共和党把总统票和大多数票都拿下,可说是大获全胜。 特朗普胜出后,美国市场当天的走势有点匪夷所思,因为不管是股市、债券、黄金、石油,加密货币,全都上涨。 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包括给企业和个人减税、提高入口关税、支持石油勘探和开采,以及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态度。匪夷所思的部分在于: 1,给企业和个人减税,自然是能够带动企业和个人收入,对美国本土经济发展是利好因素,因此,股市大涨是预料之中。 2,提高入口关税,长期来看,则会让美国人民的消费能力下降,因为是逼得美国人民买贵货,按理说是不利于私人消费总额。 3,至于石油勘探和开采,则是提高市场的石油供给量,石油价格理应下降,但事实却是相反。 4,黄金这种贵金属物品,很多时候是根据市场的避险情绪而波动,特朗普的狂胜已是让美国的政治协商风险和摩擦大大降低,理应下跌,但也是反过来上涨。 5,加密货币方面,我觉得特朗普的友好态度也只是选举策略上的一个投机决定。 那么,说完了这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呢? 说实在的,这种预测是极难,只能采用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先说一些很多人都担心的贸易战。 身边好些同行都会说特朗普会掀起更多的贸易战,而我认为特朗普,或者是民主党,两者都会尽全力去维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上的领先优势,而且两者都不介意采用强硬手段。 不过,特朗普最大不同的是,他的宣传管道不走寻常路,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这就使得市场比较容易出现 “惊喜”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因为特朗普是第二次胜选)这种沟通模式,而非大方向的变化。题外话,我想,特朗普绝对有资格成为马斯克的X平台最佳产品代言人。 而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减少能够给美国接下来这几年的股市和经济提供不错的助力,尤其是股市方面(唉,对比我国在政策上的 “仇富” 意味,不胜唏嘘),就看接下来这几年能不能再出现类似英伟达的新型投资主题。 那么,是不是特朗普胜出后,中国是不是就没有好日子过呢?坊间有两股声音,一股声音认为中国更受制于美国(这和前两段的贸易战论点相差无几);另一股声音则认为中国其实会比较希望特朗普胜选,因为他在外交上比较难鼓动更多 盟友加入他的大队。反正都是被针对的,特朗普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当然,我也只是出席一些业内讲座后转述给你听。许多时候,这种国家政策级别,尤其是外国政策,我们本地人议论再多都是雾里看花。我相信自己去再多的会议,看再多的研究报告,也不会有更多的实际帮助。 不过,我对特朗普胜出一事保持乐观,那就是他的商人背景。 这里并不是说因为他很有钱,或者很聪明,所以会有惊人之举。而是,商人身上会有一种特质,那就是 “认账” 。粗暴一点来说,就是他们会算账,到底一笔买卖是否划算。划算就做,不划算就不做。 你说这不是废话,白宫幕僚这么多精英,肯定都是理性的,玩的肯定都是一些高级阴谋或阳谋。的确,白宫里聪明人多的是。 不过,政客再怎么精明都是人,只要是人,他/她就会有各种情绪、思想包袱、意识形态,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因此,许多精英分子的培训计划,都是反复地去把这些情绪上的问题给剔除,尽可能让所作所为符合理性标准。 这就好像是士兵的训练,就是要他们在各种情况,尤其是高压情况下能够做出最有利的决策。而只要训练时间不够长,就容易打回原形(所以我也不相信国民服役真的能够提高人民作战能力)。 商人,在商场做决定,就和士兵训练非常相似,都是要尽可能理性,学会如何在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之间做出妥当平衡。我认为特朗普是具备这些特质的人。 只要他是这样的人,错误是能够很快得到纠正,而且也不会有太多无聊的意识形态之争。只要是这样,我觉得就已经是确保世界和平的最好方式了。世界和平,财富才能够积累。
1月前
明白了这些操作的背后逻辑,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VC/PE喜欢搞什么科技的独角兽企业,因为只有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才能够提供足够空间让大家吹捧估值。 最近,财政部透露国库控股(Khazanah)和国民投资机构(PNB)在本地知名时尚品牌dUCk的控股公司FashionValet(以下简称FV)共投资了4,700万令吉,而最后只能以310万令吉出售他们的股权。 此消息一出,可说是激起千层浪,让人再次对这两家机构的投资决策是否公允和透明提出质疑。而两家官联投资机构反复强调,这部分亏损和其他投资收益相比是微不足道,但他们依然坚持这出售决策只是投资组合上的调整。 其实在这则消息被报道之前,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并提出质疑,FV作为一家累积亏损至少8,000万令吉的公司(FV在2020年的保留亏损高达8,344万令吉),究竟怎么拿到官联投资机构的投资。而我也曾听过从事时装零售业务的老板提及FV这家公司,他们知道官联投资机构正在寻求买家,该老板原本有意投资或收购,奈何估值上被狮子开大口而只能作罢。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官联投资机构的投资都极度糟糕? 要回答这道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明白资本市场在这类投资的运作逻辑。 说到投资,许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股票投资。而股票原本就是公司股份的一部分,股票交易所也只是提供一个场所供大家买卖上市公司的股票。当公司尚未上市之前,就被称之为私人企业,里面的大股东往往都是创办人以及一些在公司创立初期提供融资的投资者。 投资者为何愿意投资未上市企业?由于这类公司的股权交易成本极高(反之,上市后可能转变为溢价),加上许多资讯并不公开,只有当事人知道,因此,使得公司估值被大打折扣。此时入资,在未来上市后有翻数倍,甚至十余倍,乃至数十倍的潜力。 在这领域,有两种常见的投资机构,分别是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这两者虽然在一些投资细节上有些不同,但都是专注在企业早期阶段的投资(只要是还没有上市的企业)。由于我们会反复解释这两种投资的角色和思维模式,以下我们简称他们为VC/PE。 那么,VC/PE怎么赚钱? VC/PE有两个主要收入,第一个自然是投资。在金融的角度来说,很多VC/PE都是玩这一个概率游戏。假设你把10个投资项目介绍给这些VC/PE,每个项目要100万令吉,共计1,000万令吉。VC/PE投出去1,000万令吉之后,心知肚明大部分的项目都会惨淡收场。不过,只要当中有一个项目能够赚到钱,而且是赚到10倍,那么他们就能够收回1,100万令吉。这笔收益就已经能够抵消其余9个项目的亏损。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理论上。现实生活会更加复杂,例如有可能这10个项目都亏钱、或者是赚钱的项目所提供的收益无法抵消全部亏损、或者VC/PE在亏钱项目投入更多钱而赚钱项目投入更少钱、又或者VC/PE不断给已投资的亏损公司继续注资,希望能够转亏为盈。这些都会让许多VC/PE蒙受亏损。 而VC/PE的第二个主要收入则是管理这些投资项目的管理费(management fee)。假设管理费是1.00%,而VC/PE旗下的投资项目估值为100万令吉,那么一年的管理费则为1万令吉。严格来说, VC/PE和管理投资的团队是分开的,前者负责找客户筹钱,后者负责投资项目,但很多的VC/PE机构会同时处理这两项工作。 有些读者可能会发现,既然VC/PE可以收取管理费用,那么岂不是有强烈诱因把这些私人企业的估值给吹上天? 是的,这就是这行业的道德风险。 假设A公司在第一轮融资时,以200万令吉卖出了20%股权,那么其估值就是1,000万令吉。在第二轮融资时,A公司以1,000万令吉卖出5%股权,意味着公司估值已经是2亿令吉了,第一轮的投资者就握有价值4,000万令吉的股权,账面盈利为3,800万令吉!而公司创办人则通过出售股权,拿到了1,200万令吉,身价也涨到了1.5亿令吉,然后开始策划各种 公关活动,时装拍摄、名人榜等等(某程度上,这些名人榜也是一个反向指标)。 你看,只要之后有人愿意更高价买入股权,早期入局的投资者在账面上就赚得盆满钵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新闻报道某些公司估值动辄几十亿,甚至是几百亿。市面上,许多商业独角兽都是依靠这种互相吹捧估值的灌水操作出来的。反正,早期的投资者看了开心,收取管理费的VC/PE也开心,后来入场的觉得自己有份投资了一家独角兽企业,可谓是皆大欢喜。 明白了这些操作的背后逻辑,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VC/PE喜欢搞什么科技的独角兽企业,因为只有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才能够提供足够空间让大家吹捧估值。而从许多资讯上来看,本地的官联投资机构似乎也更乐意去追逐那些高大上的行业,例如科技或者电商(包括这篇文章的FV),而鲜少去理会那些真的迫切需要融资的中小型企业。 企业向官联投资机构伸手要钱,除了钱,肯定也想得到后者在名气上的背书,因为能够打通很多官僚网络,而后者也是这般看待你,看看是不是能够给他们的投资组合增光。什么 “本地” 、 “扶持” 、 “独角兽” 、 “电商” 、 “科技” 等等……一切都是噱头。而FV能够拿到这两家官联投资机构,除了创办人的创业故事卖点,背后肯定少不了一些大人物的牵线。 当然,并非全部官联投资机构的投资都是失败的。就像是国库控股投资的Farm Fresh,可以说是相当成功,后者的盈利和业务板块也在不断地扩大。不过,我相信这也是Farm Fresh的生意模式符合国库控股投资的投资议程,那就是解决国民的乳制品供应问题,否则铁定难以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 那么,你说是不是VC/PE都不投资就很好?也不是。VC/PE要明白一件事,一些生意一旦有了一大笔资金的介入,很快就会走样。很简单的,因为资本是看回报率和回本速度的。因此,企业一旦拿了资金,就需要快速扩展。往往,这是就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 因为原本资源匮乏,所以创办人做任何事情都会精打细算,扩大业务的流水账也要尽可能严谨估算。但是,当创办人突然拿到几百万令吉到几千万令吉,就非常容易出现过于松散的判断,开设的店面地点就怎么贵,怎么来(更别说有些创办人会先装修办公室或者给自己生活做各种升级,WeWork也是一例)。这也是为什么VC/PE底下会有一堆败家子。 好了,今天暂时这么多吧!未来就看看FV的故事有何进展,再来和大家说说资本市场的其他故事吧!
2月前
摊平还是追高的操作还有另一个隐性成本,那就是你要更紧密追踪股价的变化,因为如果是波动性不强的股票,你无法找到机会去执行这套操作。 今天谈一些投资策略上的操作难题:摊平和追高。 不管你是哪一类投资者,一定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那就是股价走势有些出乎你此前的预期,为了增强收益或者缩小亏损,你需要决定增加自己在某只股票的仓位。 所谓摊平(average down)就是在股价下跌之后,你再次买入来拉低平均成本。当股价出现反弹时,你就能凭借这方法提早获得收益;至于追高则是在股价上涨的阶段,再次买入,以此增加自己的仓位比例,希望能够在这段股价上涨潮赚尽每一分钱。 如果你是学信托基金经纪常给客户推荐那样,不管涨跌,每个月都按一定比例来买入的话,就不是摊平和追高的操作了。而这种投资方式非常考验投资者自己是不是有放一些心思去研究,并找到一个会在中长期上涨的投资标的。一般来说,也就只有少数股票指数类基金符合这些特征。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执行这种操作的绝大部人都是在赌而已,并不是投资。 说回正题。摊平还是追高,不管采取哪个操作,你都需要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里留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否则免谈。如果你有办法像巴菲特那样,旗下有家GEICO保险公司不断给你输血,那么最为理想。当然,一般人都不会有这样的优势。 除了这个成本考量,摊平还是追高的操作还有另一个隐性成本,那就是你要更紧密追踪股价的变化,因为如果是波动性不强的股票,你无法找到机会去执行这套操作。所以,也不适合那些懒得看盘的投资者。有时候,一些交易机会就是稍纵即逝。 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来说说,摊平还是追高,哪一个更优? 先说结论,追高比摊平更优。不管是策略上,还是心理上。 我们先来谈谈摊平吧。假设A股的股价现在为1.00令吉,你用1,000令吉买入。撇除交易成本不算,你可以买到1,000个单位。我们假设摊平的操作是每当股价从1令吉跌10%,你就会用同样的金额买入。当A股下跌到0.90令吉,你再用1,000令吉买入,你会获得1,111个单位;股价跌到0.80令吉,你再用1,000令吉买入,你会获得1,250个单位。 如此重复到A股跌到0.60令吉,你一共花费了5,000令吉,总共拥有6,457个单位,平均成本为0.77令吉。现在,只需要A股的价格上涨到0.77令吉的水平,你就可以赚钱了。如果不摊平,你就无法享受到股价反弹的好处。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要算算,从0.60令吉涨到0.77令吉整整需要 29.1%的涨幅!不是不可能,但我会认为这种概率偏低。要知道,一只股票会被投资者不断从1.00令吉的水平抛售到0.60令吉,或多或少,说明了这当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或者尚未看到的风险。正所谓无风不起浪。 当然,你认为股市是充满了变数。低概率不等于不会发生。你要这么看,也未尝不可。反正也不是我的钱。不过,我需要把以上的数学演算再推得更极端,从0.60令吉的假设,我们进一步推到0.30令吉。到了这个地步,你一共投入了8,000令吉,一共买得14,290个单位,平均成本为0.56令吉。届时,这股票需要上涨86.6%,你才可以收回本! 而且你发现了吗?越是摊平,你的平均成本和股价的距离越是无法拉近。到最后,你需要股价有爆炸式的涨幅,才有可能收复失地。跌势越糟的股票,越有可能爆炸式涨幅吗? 你说,我刚才的摊平策略太保守了。你建议每次摊平的金额是上一轮的两倍,就像是赌场里赌大小一样。你就不信它怎么都不开一局 “大” 。 即便如此,当股价从1.00令吉跌到0.30令吉,你一共投入255,000令吉,拥有696,985个单位,平均成本为0.37令吉。的确,比起上述假设的0.56令吉低了不少。但从0.30令吉上涨到0.37令吉,也是22%的幅度啊! 且不说你这番操作有没有弹尽粮绝的问题,但凡一只股票能够不断下跌这么多,没什么人会有这么大的勇气不断地摊平。你一定会停在某个股价水平。当你意识到自己应该抽身离场,你才发现自己已经深陷泥潭之中了。你,已经被 “沉没成本” 等各种认知偏误带去荷兰了。 说完了摊平的情况,让我们看看追高。 同样的例子,股价从1.00令吉的水平,每上升10%,你就追高1,000令吉。当股价已经涨到1.40令吉,你一共花了5,000令吉,平均成本为1.18令吉。也就是说,只要下跌15.5%,你所有的收益就会被抹平。容错空间为15.5%。 虽然15.5%的跌幅比29.1%的涨幅更容易发生,但因为你有更紧密追踪股价,所以算是一种风险管控。其次,如果股价真的下跌15.5%,最糟糕就是一个不赚不亏的局面。当然,如果有做好风险管控,守住第一笔投资的盈利,那么之后赚到的都是Bonus。 我们把这个演算再进一步推进。当股价涨到了1.70令吉。你一定投资了8,000令吉,平均成本为1.31令吉。你的容错空间来到了22.9%。你看,追高的连续操作可以提高容错空间,而且盈利也大大增加。 追高,你最担心的是股价由盛转衰。但,因为你手中握有盈利,心态上就更加平稳,对身心也更健康。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不管是摊平,还是追高,任何投资者都是确认了 “自己买得便宜” 的水平出手。股价跌了,就是告诉你此前的估值判断出错了,摊平是无法挽回错误的,摊平是在赌未来出现一个 “对” 来为此前的错误赎罪;反之,股价升了,就是你正确估值的奖励。追高,你是在 “对” 的基础上,尝试结出更多 “对” 的果实。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2月前
至于消费税会何时回归,实在难说,但从安华最近对此议题的口吻,可能还要等多一些时日。或许是下届大选能够连任之后才开始?我不知道。 就在上周五,安华在国会提呈了我国2025年财政预算案。 我相信有关心的朋友们,已经对一些项目有诸多不满或感到疑惑。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吧! RON95实行针对性补贴 这算是坊间之前最重大的推测。由于政府已经在今年8月调整了柴油补贴,让我曾一度怀疑政府会不会乘胜追击,在这一次财案也顺便调整RON95的补贴。 说到底,这些补贴如果全面取消,引发通膨率高涨,政府和国家银行自然都会有莫大的舆论压力。不过,政府采取了折衷的方式,实行针对性补贴,取消对T15和外国人群体的补贴;而其余的85%消费者,则继续享受这些补贴。据政府统计,这将会省下80亿令吉。 当然,大家接下来会问的,就是要怎么执行?毕竟,针对性补贴的概念已经被讨论好些时日了,但一直都是卡在执行方式。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能以何种形式来实行。不过,既然政府已经提到了 “外国人不会享受补贴” 的角度来诠释,似乎可以合理推测,就是利用我们的身份证来区分。 一提到这个,有人就会说,这样低收入群体就可以 “租借” 他们的身份证出去。这种做法,我觉得一定会出现。任何政策执行起来都会有漏洞或者代价。只要政府之后不要犯傻,派人去阻止或监督 “租借身份证” 的现象,大体还是可以有正面收益的。 最低薪金涨至1,700令吉 这个肯定是许多雇主都不希望看到的新闻。如果你是经典经济学那一派,肯定会对 “最低薪金” 的概念深恶痛绝。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不认为很多国家能够有勇气和资格去拒绝这种类 “最低薪金” 的概念。毕竟,底层人民的薪水涨得慢,难以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是普遍现象。政府还是要选票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那就是——如何积极应对日益高涨的劳动力成本?而且还是来自于政府的意思。 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就是开源和节流。如果无法开源,还面对成本上升的情况,你就只能硬着头皮迎接赚幅缩水的事实了。何况,政府已经是摆明车马说会定期检讨最低薪金水平。如果雇主永远都是被动地接受政府的指令,政府说多少就给多少,一毛不少,一毛也不多。长久下来,你就只能在每次政府调整薪金水平时 怨天尤人,员工士气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你不愿意给,别人愿意给,员工离职就在所难免),生意恐怕也是越做越萎缩,最后难免走上结业的局面。 商业世界里,成本会上升是一个基础认知。雇主们还是居安思危为好,有些事情就是要提早准备。 10万令吉以上的股息税收 如果我们以5%的股息率来计算,你得投资至少200万令吉,才会有10万令吉的股息收入。换言之,政府也是对那些有钱人开刀。玩味的是,政府不宣布倒好,一宣布了收2%税率,社交媒体上突然冒出很多有10万令吉股息收入的人们。原来,有这么多隐形富人。 你说合理吗?我是不喜欢,但相较于类似美国这些对股息征收高税率的市场来说,马来西亚才征收2%,确实不算多。 那大家是不是就会恐慌性抛售那些有股息的股票呢?我觉得也还好。的确,没有人喜欢缴更多的税。但,大家都是成年人。成年人最重要的,自然是要认账。 因为征收了2%股息收入,我就把有股息的股票卖掉,请问日后还买得回来吗?你会因为拿到的苹果公司股息被抽走了一部分,就把其股票卖掉吗?而且,以后再买,还是这个价格吗? 况且,安华说的是Dividend,而不是收入分配(Distribution)。如果税收局是采用狭义的方式,那么类似产托(REITs)所派发的 “股息” 就不会被征税,因为它是收入分配,而不是股息。而且产托本来就不需要缴税,不存在被双重征税的问题。如果收入分配不会被征税,那么投资者也可以尝试把一部分的资金从原本的股票,转而投在信托基金,因为后者所派发的也是收入分配,而非股息。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政策。你要征收股息的税率,那么公司推出股息再投资计划(dividend reinvestment plan),把所有股息拿去认购新发行的股票,投资者把这些多出来的股票卖掉,也未尝不可。又或者,个人投资者可以找一间资产管理公司,把自己的资金注入账户,投资什么都好,有股息也行,没股息也罢,然后定期提取一小部分资金,这些资金把股息和资本利得都混得不清不楚了,不是吗? 更重要的是,这是针对个人,而非机构。我觉得冲击力并不大。 总而言之,我认为财政预算案是有些不足。但整体来说,我还是可以接受。毕竟,说了很多次的RON95补贴调整,终于启动了。至于消费税会何时回归,实在难说,但从安华最近对此议题的口吻,可能还要等多一些时日。或许是下届大选能够连任之后才开始?我不知道。
2月前
收购献议等条规没有强制买方的收购价必须高于近期股价,所以,买方是有出价高低之自由,以及是何种理由。大众银行也在披露声明中提出了好几种方式来佐证他们的估值方式。当然,你是否认同他们的估值方式,那是另一回事了。 最近的大新闻,可以说是纵使不关心金融新闻的朋友可能都会略有耳闻,那就是大众银行将会以每股9.80令吉买下伦平资本(LPI Capital,下称LPI)的44.15%股权。 由于这触发了收购案的法规要求,因此,大众银行需要向其余的55.85%股权拥有者提出同样的收购献议。LPI在停止交易之前的闭市价为13令吉,消息公开后,LPI股价果不其然地下滑了。这本来是预料中事,但更让人预料之外的是大众银行股价的跌幅却比LPI更甚。 坊间顿时释出许多谣言,各种阴谋论都有。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这一切就要回到大众银行对LPI的收购献议价格。为什么不是13令吉,或者更高的价格? 大众银行披露,他们所购入的44.15%股权是由已故大众银行创办人郑鸿标先生,以及其家族控股公司的股份。换言之,就是处理财产问题。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那么,为何LPI这44.15%的股权不是卖给其他公司,而是要卖给大众银行? 一来是因为LPI的体量,二来恐怕是监管问题。 LPI在普险里的市场份额并不是最大的,本地普险前三名的老大哥分别是来自德国的安联普险(Allianz General)、隶属于马来亚银行的Etiqa General,以及Generali(前身为Multi-Purpose保险)。虽然LPI不是龙头老大,但他们的市场份额也不小,而且与身为老三的Generali的市场份额相差不大。 换言之,没多少普险公司能够轻松地吞下LPI所有股权。 再来,保险和银行都是高度被监管的行业,任何重大买卖举动都需要得到国家银行的允许。你看砂拉越政府要花这么长时间才能买下Affin银行的股权就可以自行想象,如果有一家保险公司要尽数吃下LPI(因为会触发全面收购献议的条件),会是多么耗时耗力的事情。因此,这笔买卖的成功率以及执行速度,可能是出售方需要考虑的。 况且,普险行业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的生意。如此一来,收购方自然就不怎么可能来自于LPI的竞争对手。加上大众银行和LPI共同大股东的紧密联系,大众银行无疑是财力和资格上都最适合的买家。 既然买家是大众银行,你就要问他们是不是要全面收购LPI? 如果你有看到一些分析师的报告或者新闻,他们都会提到,虽然收购LPI能够提升大众银行的盈利,但是会拖累该集团的一级股本比率(CET1 Ratio),而这项比率对面临被高度监管和风险管理要求日益严苛的银行来说,更是头顶上的紧箍圈,宁高勿低。而且,如今大部分银行都倾向于和好几家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因为这种模式让他们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多元的保险产品。 故此,全面收购不会是大众银行的理想模式。 那么,如何要买下44.15%的LPI股权的同时,又不让全面收购发生呢? 对,就是不要出高价。因为收购献议等条规没有强制买方的收购价必须高于近期股价,所以,买方是有出价高低之自由,以及是何种理由。大众银行也在披露声明中提出了好几种方式来佐证他们的估值方式。当然,你是否认同他们的估值方式,那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会有一种印象,以为这种收购献议里,买方出价必须高于市价,而这完全是那些买家为了尽快地以低价完成他们的买卖,所以不介意出更高的价格,求一个速战速决。但要知道,这种 “好康” 的出现,往往都是当那股价已经被 折腾得不成人形了,处在严重被低估的水平,散户们心灰意冷之际被提出。 那么,为何大众银行的献议价是9.80令吉? 另一个观察就是,LPI的股价在过去近10年都没有低于10令吉。也就是说,什么人可能会接受9.80令吉的献价呢?就是那些在2015年之前买入的投资者,如果我们算上通膨以及机会成本,可能就是更早期买入的投资者才会觉得收购价有些许吸引力。但这些早期投资者在过去这么多年收到的股息,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了,不怎么可能对9.80令吉动心。 故此,9.80令吉是一个大众银行有信心的数字。也许是皆大欢喜的数字。 可惜的是,市场的反应却是另一番景象。恢复交易后,大众银行和LPI的股价纷纷下滑,前者跌幅最明显。 按理说,买入LPI的股权后,大众银行的盈利应该增长才是,为何股价还会下滑呢? 这就要提到市场的另一个疑虑,那就是国家银行的《2013年金融服务法》,也就是任何自然人,不能持有超过10%的银行股权,除非这些人在此法生效之前就已经持有超过10%的银行股权。而已故的郑鸿标先生就是被豁免的对象。这位银行家逝世后,市场就有在讨论其遗留的股权问题要怎么处理。 在大众银行献议买入LPI股权的说明会里,郑鸿标的幼女——郑丽贤就表明其家族会在未来5年内,以折价形式逐步脱售股权,降低他们的持股比例到10%。 大众银行的市值在恢复交易之前,差不多是900亿令吉。也就是说,在未来5年里,我们会看到近90亿令吉的大众银行股权交易。如果大众银行股价依旧飞涨,意味着拿到折价股权的投资者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套利空间。因此,其股价也就会下滑,也是迅速把这套利空间压缩的一种现象。 这些都是一个市场变动,和公司基本面没太大影响。 回看整个交易的安排,可以说是充分透露大众银行的良好公司管治(Corporate Governance)。不久前,我出席一场公司的股东特大,有些散户就不明白公司管治的重要性,批评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太多(但董事开销也不大)。我想,我们应该庆幸大众银行这一次的收购献议价,虽然在其他大股东眼里是不高,但起码不是无限榨取,让大众银行用更高溢价来帮其家族套现。 上市公司大股东耍小动作,公器私用的破事儿,这些年来我们还少见吗?
2月前
你这时就是中了毒。你搜寻的新闻,也会加深你的偏见。你看越多金融危机的新闻和资讯,越容易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打,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等,最后形成信息茧房。 好像从8月开始,这股市就没有停止过波动。 最近,我们还看到一些中东冲突升级的新闻,可以说世界真的是不太和平。等等……其实我们的世界好像一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荡不安。就拿中东的冲突来说好了,这冲突并不是现在才开始,也不是去年10月才开始(咦,这么快就过去一年了),而是好多年前就开始了。你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 只不过,媒体对于这类新闻的报道频率以及撰写新闻稿的角度,就已经决定了这些资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对人们的认知产生辐射。这也是为何市场在过去几个月里,在乐观与悲观情绪之间反复波动。 美联储降息是好事或坏事?降息25个基点比较好,还是降50个基点比较好?这些都取决于新闻报道怎么看待那个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是满的,还是空的。 这自然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些困扰,因为需要琢磨市场风向,以及何时产生变化,但偏偏这些思考工作的成本收益是不成比例的,越思考越迷茫,效益也快速下降。 稍微分享一下我被媒体询问的经历。媒体朋友们喜欢询问 “到底马股的支撑位和压力位在什么水平?” 老实说,技术分析并非我所长。奈何,媒体就是爱问。或许他们也不喜欢问,只是单纯觉得有些读者会有兴趣?因此,我只能用别种方式来解读。 我认为人们无法记得马股的收市点是多少,部分同行也不会记得,我们要记得的数字实在太多了。所以,对于这类数字,我都是抓一个模糊的概念,例如吉隆坡综合指数是1,6XX点的水平徘徊,我就记住前面两个数字好了。只要是马股维持在这个水平,我也不管它是1,660还是1,639,因为影响不大。 那么,这股影响力什么时候会增强呢?就是当这数字从1,6XX点上升到1,7XX点,或者下跌到1,5XX点。这有点像商品的定价策略,9.99令吉和10令吉相差无几,但前一个价格会比后一个价格更容易留下 “比较便宜” 的印象。 印象,是一个更为强烈的心理暗示,比你画的各种技术线条还要强。这个印象,就可以成为市场共识。许多技术分析爱好者们的解读都不相同,市场共识从何谈起? 所谓的技术分析,无非就是想要找出一个市场共识,这和基本面分析如出一辙。只不过,基本面分析的市场共识相对更容易形成。相比技术分析,我认为人们对数字的掌握往往习惯于抓住一个大概,加上媒体报道的推动,这些方式反而显得更为可靠。 人类的大脑是非常厉害的,它能够为许多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也使得很多人容易对市场变化过于敏感。有些读者可能觉得自己不属于这类人,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你先买入一些股票,然后每日打开交易平台放着,然后一边 工作,看看自己的心情会不会被股价波动影响。 当股价高了,你会心情愉悦,觉得自己是股神附体(其实纯粹是幸运);股价跌了个5%到10%,你或许还能安抚自己投资是要看长期利益的,不要去理会短期波动;股价再跌10%,你会开始担忧,去搜索有什么信息是自己有所遗漏,如果还有资金就想办法拉低成本;股价跌了20%后开始反弹10%,贪婪恶魔就会开始对你低语,你懊悔为何早前不买入更多来拉低成本,然后现在犹豫要不要买入或追高… 我相信这是许多股民的心理历程。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长期在这种自信心爆棚和自我怀疑之间切换,很快就会崩溃。 为了维持精神上的持续运作,你就会开始寻找理由。是美国在作怪、美联储老是不降息、是政府推出乱七八糟政策、是政客胡言乱语、是庄家要收票而打压股票、是市场没有慧眼而忽视了你买的优质股、是工作妨碍你的股票操作等等等等…这些理由大多不可证伪,但是溢出的鸡汤能量,足以让你继续前行。 你这时就是中了毒。你搜寻的新闻,也会加深你的偏见。你看越多金融危机的新闻和资讯,越容易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打,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等,最后形成信息茧房。 而大多数人,都身处在这个信息茧房里,最后做出更多差劲的投资决策。 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继续待在奥马哈,远离华尔街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一些新闻,尽量保持距离,尤其是那些政治口水战,我宁可去看综艺节目,起码心情还会好一点。
3月前
“如果你的钱不买咖啡,就可以存多少钱” , 仿佛那杯咖啡就是阻碍大家发财的绊脚石。就好像那则笑话故事:“你如果不抽烟,那些买烟的钱已经能够买一辆法拉利…” 。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我国千禧年一族喜欢买咖啡。 据调查,他们每个月会花大约300令吉在咖啡上。接着,我们也就看到随之相关的理财建议:爱喝咖啡人士若把买咖啡的钱用来投资,假以时日,也能累积成为一笔财富。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马来西亚人一年平均会消耗2.2公斤咖啡,虽然这数据远不如许多国家,不过也算是颇为可观。这可能也就能解释为何我们看到各种咖啡品牌林立,不管你是传统南洋咖啡,还是苦哈哈的美式咖啡。 而这篇报道引起我一些好奇:为什么人们要买咖啡? 是提神?习惯?仪式感?同侪压力?还是因为上班途中就是会经过某家咖啡店? 很多人说自己一大早就需要一杯咖啡提神。但请问为什么你需要咖啡提神?是不是睡眠不足?要知道,我们的身体会对咖啡里的咖啡因产生耐受性,日子久了,咖啡因的作用也会逐渐递减。那么,你要如何应对?是不是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减少对咖啡的依赖? 有些人则是觉得早上一杯咖啡是一种仪式感,哪怕那杯咖啡放在桌上久久不碰,却有着安神定魄之效。这类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公司自己冲泡,不管是三合一的咖啡粉,还是即溶咖啡,或者自己买咖啡豆研磨后用水过滤,也是一种省钱方式。 如果是同侪压力,或者你上班途中就会经过咖啡店,那你就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例如找较为合适的用餐伙伴,或者稍微调整上班路线。这样会比较有帮助。 老实说,有许多地方的咖啡价格确实离谱,而且我也不相信大家的味蕾真的能够尝出有何不同。我们买东西还是要看看CP值。 当然啦,更让我感到好奇的,就是很多人都会说的 “如果论” 。 “如果你的钱不买咖啡,就可以存多少钱” , 仿佛那杯咖啡就是阻碍大家发财的绊脚石。就好像那则笑话故事:“你如果不抽烟,那些买烟的钱已经能够买一辆法拉利…” 。 如果不买这杯咖啡,是真的能够省下很多钱吗?或者说这些钱最后必然会累积成一笔财富吗?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你把一笔开销省下来,日子有功,自然能够积沙成塔。不过,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这些花钱买咖啡的人们本身就没有抓好自己的开销。换言之,纵使他们能够省下咖啡钱,这些钱也会花在其他事情上?况且,因为省下一些咖啡钱,让他们能够花得起一些更高价的开销项目,最后搞不好是花了更多钱。 不过,最让我好奇的是,省下这些咖啡钱能够有多少帮助? 理财师们的建议自然就是投资。不过,也诚如我多次撰文提出的,许多人对投资其实是一窍不通,哪怕他们已经看了许多投资理财的书籍。试问,有多少金融产品能够给人们带来稳定的回报率?大众又如何开启自己的火眼金睛,找出合适的投资工具呢? 我们知道公积金的派息率相当稳健,但是,千禧年一族,大多还是正值当打之年,而公积金的提款却要等好久(虽然现在有了第三账户)。故此,公积金未必是最适合的工具。 而且,如果我们从 “人是理性” 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人们之所以不投资,而是拿钱去买咖啡,不完全是短视。更多时候,是他们不知道要从何开始理财。虽然他们对投资的理解非常浅薄,但他们都知道投资必然有亏损风险。因此,他们就有了一个比较:每日一杯十来令吉的咖啡是非常实在的享受,但一个月三百余令吉的投资却容易成了镜花水月,而且还要花时间去阅读和理解。 这个局限性就导致人们宁可买咖啡也不会去投资。 对啊,我们常说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 很多时候,你越努力理财,你的财富却不增反减,因为你买了太多没用的金融产品。 而且,我觉得给一杯咖啡的花费贴上各种污名标签,也不见得是好事,毕竟适当的放松或者社交,也是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比起省下这笔咖啡钱,我会更在乎你要怎么增加自己的收入。 开源节流,是分开的,是 “开源” 与 “节流” 。节流是有极限的,五千令吉的收入不可能省下六千令吉。唯有开源才是那个真正的出路。是投资,还是努力向上爬,就看个人造化了。 但,别怪那杯咖啡。
3月前
散户所身处的大环境,往往不利于他们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我以前认为散户是很多优势的,但渐渐地,我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会更为明显,这也是许多散户劣势的根源所在。 上一篇提到了美联储降息之事,市场如今也不断庆祝50个基点的狂欢派对,科技股也开始启动引擎,想要再创高峰。 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又有人出来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在股市里怎么买都赚钱。 但,很多人不知道,美联储降息是一个强大的化妆技巧,能够把许多基本面奇丑的股票给化成面容姣好的直播主。 纵使市场欢腾,我们还是有下跌股的。而有些朋友就是会买到这些赔钱的股票。当然,我要先戴上头盔,基金经理也是会买错股票。只不过,有一个差异就是,基金经理因为握有更多信息优势,而这些信息会分别巩固或者冲击基金经理原本的投资判断,所以亏损风险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篇文章就说说一般散户和基金经理之间的一些差异吧。 首先,绝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基本面派系,而且信心优势比较大,会有分析师、股票销售经纪、公关公司,以及公司管理层不断给他们投喂资讯,然后他们会根据这些资讯行事。至于技术面分析的技能,则是各有高低。基金经理也会因为个性差异,有些非常激进,愿意不断追高,有些保守,有些则会在投机和稳健之间来回切换策略。 大部分的基金投资者,也就是散户,可以说是完全不知道基金经理这些鲜为人知的一面。他们购买基金时,很多也只是听了销售经纪的推荐而已。因此,基金经理在功底、投入时间,以及专注度,都会比散户来得高。 其次,基金经理都会长期和短期两把抓。也就是说,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中长期投资,另一部分为短期。要注意的是,这个长期和短期的说法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概念,A基金经理的中长期投资可能是3年,对B基金经理来说可能指的是2年以内。所以,你不能用那些财经书籍里提到的,动辄10年的投资。这些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股票市场的本质就是商业市场,而商业本来就是日新月异的,所以,基金经理不可能抱住一只股票终老的。 我以前写过,很多马股是不适合长期持有的(其实这句话套在许多股市也说得通)。结果呢,一些网友不买账,直接断章取义,纷纷丢出各个基本面大师的至理名言,然后配上一些事后诸葛的股价图表来论真他们的观点,说什么如果你持有ABC银行股票XX年后,你肯定是大赚特赚。且不说这种举证充满了幸存者偏差,就算我给你买中了一只若干年后会成长超多倍的股票,我也敢打赌能够只是持有,一个单位都不卖的股民是万中无一。 耐人寻味的是,大家都觉得自己就是万中无一的那位。自信心这东西,多了就是毒药。 第三,基金经理看估值,但也懂得忽略估值。这里先解释一些概念,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分不清 “历年本益比” 和 “预估本益比” ,导致他们犯下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前者是用在一些已经上涨了许多但尚未出现 大回调的市场,使用过去的每股盈利来计算本益比;后者则是使用未来的每股盈利来计算本益比,也就是自己预测的。 如果C公司在过去5年的平均本益比为15倍,然后最新历年本益比则是30,估值来看是高估了没错。可是,你要明白为什么C股的估值会这么高。 如果公司每股盈利维持不变,那么就是公司股价上涨了,高估的说法可能是对的;但如果股价保持不变或下跌,意味着每股盈利下降得更快。这时,你就要审视公司未来是不是有转机。如果未来有转机,那么纵使历年本益比偏高,你也可能需要买入。等到公司未来的盈利记到账本上了,历年本益比也就会下来了。你等这时才入场就太迟了。 要记得,股票市场是一个看向未来的市场。所以,历年本益比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值。有时候,这个参考值是一文不值,甚至阻碍你买入能够扭转乾坤的股票。因此,你需要看未来的本益比。这个做法,不管是用本益比,还是用市账率(price-to-book ratio),都要记得,你不能只看一个数字,而是要明白背后的逻辑。 老实说,基金经理和散户各有优劣。有些散户还是能够有不错的投资成绩,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做得很差劲。不过,散户所身处的大环境,往往不利于他们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我以前认为散户是很多优势的,但渐渐地,我认为环境对人的塑造会更为明显,这也是许多散户劣势的根源所在。
3月前
明明这杯水才一半满,一半空,为什么大家不能成熟一点去面对事实呢?为何市场不能够选择按兵不动,或者说不要急于去得出一个结论呢? 上个星期的股市可以说是重演了类似八月初的情节,先是来一个毫无理由的暴跌,然后再急涨。为了同行们的健康着想,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去医院做个心脏压力测试。 那么,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可以这么剧烈波动? 简单来说,就如我此前文章所言,许多市场投资者都在猜测美联储会否在9月中旬宣布降息,以及幅度多寡,偏偏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和两位前主席有点不同。伯南克和耶伦在利率调控方面的鸽派倾向非常明显,都希望用低利率来给市场注入活水,而鲍威尔就没有特别作风。分析指出他更倾向于那种 “无所谓” 的类型,也就是说,如果市场数据告诉他应该降息,那么他就降息,反之亦然。 按理说,这种看数据办事的人通常较为客观,更应该受到市场拥戴,可为何鲍威尔每次发言都能引起市场剧烈波动呢? 首先,市场数据往往滞后于实际情况。其次,当市场数据不能给出明确指引时,问题就会浮现。比如,2022年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纵使再不懂金融的人也大概能够说出美联储会升息来压制通膨率的结论。但到了2024年,情况就复杂得多,许多数据让你进退两难。失业率高了就该降息、通膨高了就该升息、通膨高了但核心通膨低了要怎么办呢? 过去的市场波动正是在这种数据模糊、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产生的,因为大家摸不着鲍威尔的思维模式。 一个杯子里的水只有一半,请问这个杯子是满的,还是空的? 鲍威尔会说我还要再看看;相反,如果是伯南克或耶伦,他们就会直接说满的,或者空的。这么一来,市场能够知道他们在面对那些模糊的经济数据时会有什么举措,也比较容易部署。 你说,明明这杯水才一半满,一半空,为什么大家不能成熟一点去面对事实呢?为何市场不能够选择按兵不动,或者说不要急于去得出一个结论呢? 因为市场本来就有许多不同的投资者,大家的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各不相同。就算你我都买入同一只股票,成本价也一样,但买入的比例若不同,也会让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出现南辕北辙的状况。我可以等,不等于你可以等。而且,搞不好因为你的套利,使得我也不得不做出相对应的判断。 市场,是在不断寻找一个明确的均衡点,也是鲍威尔过去都无法给到市场投资者的(更别提美联储在俄乌战后爆发初期,漠视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事实,最后升息举动过于缓慢)。 你不给,大家就各种捕风抓影,像个狗仔队那样去细细品味你的新闻稿,或者像ChatGPT那样去深度学习文章脉络,推敲每个字背后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上个星期三晚上,当美国公布通膨率数据时,美股开盘跳水后又收高的原因——这是市场情绪的拉锯战。 然后,美联储昨晚终于宣布降低利率50个基点。按理说,这种比较激进的降息方式,会有强大提振作用才是。市场表现也的确如此,不过却是给你来一个过山车,先涨后跌。幸好,亚洲股市在周四早盘开市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绿意。不过,在一些已经上涨了许多,但还没出现大回调的市场就会有比较多 拉锯战,就像是马股在星期四早上开盘,你可以看到牛熊两方都在不断拔河。 这也是为何我之前也写明了,我们可能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万一美联储没有降息,或者降息幅度不如预期的话,要怎么应对才好。美联储降息后,股市一定会暴涨吗?或者说,股市因美联储降息的上涨是不是能够满足市场的期待呢? 现在说这些,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不过,你可以从现在的市场走势学习到一些事情,那就是要提早进行避险。不要忘记,美联储下一轮的FOMC会议是十一月的事情。而在这之前,我们会有好些经济数据等待释放。下个星期就有个人核心消费支出指数(Core PCE),以及每个星期都会有失业金申请数据。 你可能会觉得这无所谓,反正昨晚美联储都给出了强力的降息举措。但如果你对比上一轮的FOMC声明,就会发现美联储花了更多篇幅提到了就业率的问题。市场也在开始预测到底美联储是不是有办法帮助美国实现经济软着陆。 当然啦,一些投资者是不屑去看这些资讯,他们是盲目地买入他们心中认可的优质股。不过,有一点需要更加谨慎的就是,那些估值超高的股票会再次面对强大卖压。这一点,我觉得本地投资者应该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在过去一、两个月都在经历这样事情,君不见本地的建筑股、房产股、和数据中心相关的股票价格,都经历了强烈的退潮。当然,也包括最近的能源股,同样遭受国油和砂拉越政府的纠纷,以及利比亚打算增加原油产量等消息所拖累。 因此,比较好的做法就是重新调整投资组合,减少高估值股票的仓位比例,或者增加一定比例的现金,用于拉低成本价,或者建立新仓位。在这种高敏感时期,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
3月前
保险共付的优缺点一体两面。这也是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说的,世上不存在解决方案,而是利益上的妥协(there are no solutions, only trade-offs)。保险共付就是一种利益妥协,我们该学习的就是寻求妥协方案的精神。 上一篇文章提到保险共付(co-payment)的概念以及我国医疗体系需要改革。这一期就深入谈谈保险共付的优缺点吧。 我们想象一下,A生病了需要自己付钱看医生,而B生病了却可以通过保险索取全部费用,甚至连索赔程序都免去了,请问,在所有客观条件,例如基因、智力、收入都相同的情况下,A和B,谁会更注意自己的健康? 答案很明显,就是A,因为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A多了一个限制条件(自付医药费),所以A完全有经济诱因去照顾自己的健康,如:改善饮食习惯、多运动,以及定时检查身体状况等;即使看医生,也会更谨慎判断是否所有疗程都需要,有没有过度治疗的问题。 这就是保险共付的第一个优点,通过让投保人承担一小部分的医药费用,例如每次门诊都需要支付5到10令吉不等,才能使用医药卡,或者一年里的首500令吉需要投保人自行支付,后续费用才能开始索赔(这也是deductible的部分,也是自付额,或者起付钱),以此增加他们照顾自体健康的经济诱因。 你有使用过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去挂门诊吗?那你大概率都拿过一堆不需服用,或者过于昂贵的药物,例如喉糖和止痛药等等。这些都不是零成本的,公司明年更新保单时可能就需要支付附加保费(loading fee),因为保额完全不够用。 第二个优点,选择保险共付后,保险公司知道你有经济诱因去照顾身体健康,所以他们也愿意降低你的保单保费。一些情况下,如果你的保单有一定的自付额,例如500令吉,那么你的保费也会相应降低大约1到200令吉,3年下来大约能省下500令吉。换言之,不仅你自身更注重身体健康了,此举还能帮助你减少保费,一举两得。 第三个优点,随着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保险共付或者自付额的保单时,保险公司就会看到投保人们会有行为上的转变,慢慢变得更加健康(也就是少索赔这方面来体现),那么这类保单就具备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每年提高保费的概率以及幅度就会相对更低。一样,都是省钱。 我记得巴菲特早期投资GEICO时就有提到,之所以会选择这家提供车险的保险公司,是因为他发现这家公司的许多投保人都拥有军人背景,他们在开车时比一般人更加谨慎,索赔率也更低,是一笔非常好的生意模式。很多人喜欢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看成互相对立的关系,其实他们更多时候是共生关系,谁也离不开谁。 说完优点,我们来看看缺点。保险共付的主要缺点就是它会大大降低 投保人看病的意愿。在美国,因为医疗费用极度高昂,纵使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中产家庭看病也非常吃力,更别说普通百姓。这就导致在美国有一些奇怪的迷信,即如果生病了,人们往往会先自我检讨,认为是自身体质不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检讨受害者” 。因为只有这么做,才能够掩盖自己囊中羞涩的状况。 一些研究表明,自付额保险和保险共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造成人们因为经济因素而常常拖延寻求治疗,最后酿成大病的状况。因此,如何在投保人 “过于积极” 看病和回避看病之间拿捏得当,就是一门学问。什么样的状况能够全面索赔,什么时候需要支付一些金额,这些只能在有了更多数据后,才能够慢慢调整。 但,马来西亚的情况是,公共医疗服务(也就是政府医院)费用极低,也一定程度导致人们在照顾健康方面有持无恐。或许推行保险共付会是比较好的学习过程,也是国家银行要推行的主因。 其实,保险共付的优缺点一体两面。这也是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Thomas Sowell)说的,世上不存在解决方案,而是利益上的妥协(there are no solutions, only trade-offs)。保险共付就是一种利益妥协,我们该学习的就是寻求妥协方案的精神。 你不想要付更多保费,那么就照顾自身健康。如果不想照顾身体健康,那么就努力赚钱来支付保费或者医药费。钱和健康,自己斟酌,无法两全其美。 我想,这就是这场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经济启示。
3月前
浪费通常发生在人们不在乎成本时,就像自助餐中拿了一大堆食物却吃不完一样。但,浪费不全然是零成本。这些损失表面由保险公司承担,实则最终转嫁给自律的投保人。 看到一则报道,讲述本地一位前保险公司高管进行一项手术和住院后,院方给出的厚厚账单令他感到迷惑,声称当中有许多花费项目是他的职业生涯中闻所未闻,而且也对高昂的医疗费用感到困惑。 凭他的职业生涯和地位,他自然能负担得起这笔医疗费。他的疑问更多在于日益复杂的治疗手段和费用,以及是否所有院方所建议的治疗手段都是必要的。 都说健康是无价的,不过,那只是哲学上的意义。现实社会里,许多事情都是有价的。不久前,国家银行就提到,保险公司需要重新审视他们的保险产品,推出一个医疗保险共付(co-payment)的选项,以确保医疗保险能够永续运营。 “保险共付” 指的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部分费用,而不是全部由保险公司支付。例如,投保人可能需支付医疗费用的5%,其余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此外,有些保单还包含自付额(deductible)的条款,要求投保人在一年内自行承担首1,000令吉的医疗费用,之后才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说到这里时,相信很多人已经按耐不住了,认为这些保险公司就是要从投保人身上榨取更多利益。先别急着骂,让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保险。简单来说,就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利益共同体,每个人固定出一笔钱来成立一个基金,当中要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而需要一笔费用,那么就会从这基金里拨出来缴付。这是基础逻辑。不过,要付诸行动,自然会需要有一个独立的执行人来判断到底收取多少费用才是合适的,以及什么费用是能够报销的。这位独立人需要非常超然,才能做到不偏不倚。 但是,这种想法是非常难实现的,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是一个高风险群体所成立的基金,很快就会弹尽粮绝,因为索偿频率会很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组织来聚合更多不同类型的人们,才能通过广泛的风险分散,确保基金的稳定与可持续性。 这个组织,就是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通过收集投保人的个人信息,形成一个超大型的利益共同体,然后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推算且模拟每年可能会发生的赔偿。他们的奖励也来自于成功维系每一个基金的永续发展,同时通过对这些资金的再投资来获得额外的投资收益。 因此,保险是一门给风险定价的行业。在风险管理领域,通常可以粗略分为风险发生的概率高低和损失金额的大小。每种风险都有其特定的数值评估。其中,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尤为重要。 在经济学里,如果一个人发现不遵从良好守则后,竟不需要承担所有成本,就会有诱因去违反守则。这就是道德风险。 在保险的世界里,道德风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果投保人发现保险公司没有仔细查证就让自己索赔,那么自然就会有诱因不断地去索赔。不久前,台湾就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密集地投保意外险以及意外伤害险,并积极地在公共交通工具上 “跌倒” ,再拿着公交运营方的道歉函件去看诊,还将药品变卖牟利。这一骗,就长达10年之久。据记录,这对夫妇一家三口平均每个月跌倒十余次。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极端,处心积虑地去找时机 “跌倒” 。 然而,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幸事件虽然不是我们主动追求的,却往往是被动产生的,例如因懈怠导致的问题。与健康相关的,就是其中一大例。 举例来说,马来西亚人的饮食习惯非常不健康,加上拥有汽车的成本相对较低(马来西亚汽车数量为3,600万辆,比人还多),进而导致肥胖成为国人常见的健康疾病。肥胖是一种慢性病,会促使多种疾病发病,例如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等。 这种情况下,无论保险公司怎么筛选投保人,他们都绕不开有肥胖问题的群体,而且比例可能会越来越高。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就是,当拥有疾病风险而索赔的人数变多,为了让这些保单得以运作下去,唯有提高保费。可是,这么做除了对那些积极 照顾健康的投保人不公平,也会让该保险的永续发展成为难题。倘若停止运作,对那些已经投保许久,在未来有索赔需求,但尚未索赔的投保人,也不公平。 另一种道德风险情景就是当投保人投保了医疗险,他们的健康风险就转移给保险公司。对他们来说,既然已经交了保费,自然就有持无恐,什么头晕、身体发热,都去问诊。一些医疗机构知道你有保单罩着,他们也放开来给建议,什么药物和保健品都给你,反正你也不在乎,吃不完大不了就放在家里收集灰尘。就如开头里的前保险公司高管提到的,是不是所有院方所建议的治疗手段都是合适的?过度治疗(over treatment),就是一种医疗体系的浪费。 浪费通常发生在人们不在乎成本时,就像自助餐中拿了一大堆食物却吃不完一样。但,浪费不全然是零成本。这些损失表面由保险公司承担,实则最终转嫁给自律的投保人。 这就是我们说的道德风险。 因此,需要有一些机制来反过来逼人们去正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也正视治疗手段。 保险共付就是如今医疗体系需要的改革。下一篇继续说保险共付的优缺点。
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