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黄晓玲

年岁增长,益发觉得与人交谈时适度地维持着礼貌的沉默,胜过无意义地随口附和,像之前老爱挂嘴边的口头禅:“你说的对。” 记得某次与友人聚会,期间她分享了自己制作的舒芙蕾之所以蓬松好吃的原因,那就是事先将蛋黄和蛋清分开,并把蛋清快速打发呈奶油状态,然后才把打发好的蛋白掺入备妥的蛋黄中和面粉拌匀,这样做出来的蛋糕才不容易塌陷。 我听了冲口而出:“嘿你说的对。”一旁的朋友促狭地问我:“你试过如此的做法?” 我顿时语塞。我确实不曾亲手尝试这方法,赞同是因为自己曾看过类似教法的烘焙视频罢了。其实,我哪知这方法“对”在哪一点上?这句口头禅大有不懂装懂之嫌。 那以后,我发现这种不假思索的脱口一旦变为习惯,就成了一句废话;虽然内心并不真认同对方。 口头禅的养成乃是不自觉的,仿佛一个不被注意的念头在日渐壮大,甚至,它有时会喧宾夺主地,趁人心不在焉时就从嘴里吐出来。 从表面来说,那不过是一种想与人为善的表达,然而有时候,这句口头禅也隐含着自己在委婉地拒绝他人的说法。 譬如早年工作面临裁员危机,身边一些好心的朋友纷纷劝我说要趁年轻不妨考虑去创业,或试着拓展事业的版图,或另谋高就。 虽然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我也有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考量。对于他人的热心忠告,我不会决绝地说不,却也不一定会实践他人的忠告,反而是感激地对他们说:“你说的对,让我好好考虑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尽管他人对那时候我留守原地的选择多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可笑,可若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如今的生活即使平淡,我也不曾后悔当初的决定。 流于表面不如不说 我就是在这种不让他人感到难堪,又不愿随波逐流的复杂心态下,产生了这么矛盾的一句:“你说的对。” 当然,这口头禅也不是毫无正面意义的。譬如在公事上与同事意见相左时说:“你说的对,但我的想法是……”往往就能把彼此的对立转化为脑力激荡。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吧:自我不一定都是对的,他人也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恶意的批评和嘲讽,谦虚聆听、接纳不同的意见,这不但缓和紧绷的气氛,有时还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只是这句口头禅不一定放诸四海皆准,尤其当它变成了一种表面无用的话,那还不如不说。诚然,人人都需要被尊重,但若一味地只从口头上去赞同他人,自己却未必真正理解,难免就带有轻率的意味了。 有人说,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些微改变。我50岁的生日愿望之一,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说敷衍的话,改掉一些不必要的顺口溜,而是如实地去回应当下的情境。不必急着去表达自己的“知”,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不言而喻的眼神,也比未经琢磨的口头禅来得意义深刻。
3月前
我是律师事务所的书记。律师事务所共有两个部门,一是诉讼官司(Litigation),二是产业转易买卖(Conveyancing),我隶属后者,负责房产买卖、商业或个人再融资的相关手续工作。 我经历过传统打字机、电动打字机的年代,直至今日进入电脑操作,这行业依然离不开纸作业。平时的工作流程是:备妥上级交代的文件,例如买卖合约、借贷的来往书信、转易买卖的表格等,上线印花税部门作产业估价,上线各别银行网站更新工作状况,以及安排和照应客户签署文件,期间,也得致电政府部门、银行部门、房产中介员、发展商以跟进或催促有关的工作进度。为免忙中出纰漏,此时更需要团队的凝聚力,每份档案的合约除了必须经过律师的审核外,同事之间也得分工合作。 有时工作像“救火”,只要其中一方的步骤做慢了,譬如说印花税局延迟发出估价单,必会拖累接下来的工序,以致原本可以如期完成的工作就变得紧凑了,倘若逾期,当呈交文件予土地局注册时会被罚款,不仅如此,连带客户也蒙受损失。所以,我们得在有期限的时间里尽快地完成手头上的任务。 问题发生就立即处理 我们还有一个隶属公司的群组。如果工作效率欠佳,客户就会投诉,上司在群组里问责时,尽管有时被斥责的不是自己,我也明白被骂的滋味不好受。当然,我也有怠慢、疏忽的时候,甚至还曾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然而,那不是终极的方法。当问题发生了,逃避和抱怨不过在加深自己的愧疚,唯有正视它,及时处理它,虽亡羊补牢,未为迟——记得初入行时前辈就以过来人的身分劝我自责和推卸责任都于事无补,唯一可做的,就是立即着手去处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从此,我懂得每个细节是环环相扣的,正如一件工程之完成,除了个人和团队的努力,还须得到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例如印花税局、土地局、银行贷款部门等)而我的本分就是负责扣紧所有环节的“螺丝钉”。尤其面对庞杂的工作量时,更不能马虎了事,经验告诉我,往往,就是那一点松懈,结果会是天差地远。 当我指导初入行的新手时,除了工作上的难题,偶尔会跟他们分享我如何消化工作繁重时所带来的精神压力,那就是深呼吸10下,然后轻轻拍打自己紧绷的肩膀,自我鼓励一番。每一份工作都有它艰难的时候,关键只在于个人的心态:你到底有多喜欢目前的工作。 然而,也不是没有快乐的时刻——当我们赶在“死期”逼近前完成手头上的任务时,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犹如放下心头大石;当把一份注册好的房屋地契交到新屋主的手上,对方的笑容就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就这样,一晃眼29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呢?每当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时,我看到的不只是一摞摞的档案,还有在过程中不断学习与人之间的磨合和忍耐,体谅和包容,以及在困境中大家不分你我地展现的团队精神。 【星云】长期稿约/我们这一行 电邮:[email protected] 来稿请注明:我们这一行 •文长勿超过1000字,可附上相关照片。 •请于稿末注明中英文姓名、身分证号、联络地址、银行户头、电邮等作者资料,否则恕不录用。 •文章经录用,除了在平面媒体刊载,本报也拥有作品上网、录影、录音、改编等其他使用权。
4月前
小说的创作确实需要天分和才华。然而个人的努力耕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虽说作家鲜少公开传授他们的写作秘诀,而有志创作者即使通过广泛的阅读,也无法窥其全貌,写作的技巧还得靠自己慢慢摸索、领悟,不断尝试而成功的。 但总有例外的时候。三岛由纪夫的《文章读本》就是一盏明灯,虽然此书多以日本文学来作为基调讲解,当中他所提出的要诀还是带出了不少值得思索的问题。 首先,作家本人就开宗明义表明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引广大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读者,逐步成为精读读者。我们不能单纯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因为如果要成为作家,他必须也是精读读者。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诚然,读书是一种消遣,但囫囵吞枣地读书,带给你的只是片面的理解,我们不要忘了文章也是语言的艺术。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三岛由纪夫指出了现代人的盲区,与其不求甚解地阅读,何妨放慢速度去欣赏文章里的铺陈和叙述,犹如欣赏一件编织精美的手工艺品,他提醒我们:“在文章中驱车疾驶的时候,它不过是主题与情节铺陈的轨迹,若是慢慢品读,你会发现那是一张由语言编成的织锦。” 然而,徒有修饰唯美的文学作品不见得都是上乘作品,但上乘作品必是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不断锤炼文字而来的。因此,作家在书中举出不少小说的范列来供读者参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戏剧文章、评论文章和翻译文章,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优劣,作家也做了一番详细的解说。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多时候好的作品总是清晰明快的,“文字不能滥用,用多余的想像污染文字,只会让作品里的物象模糊不清而已。” 换言之,能把一个题材说到位了不表示什么,而是把题材以简洁、精准的文字说好了,任是平凡、庸俗的事物,也会焕然一新。 当然,也因为作家在书中列举了各种文章的范例,让我们间接地看见作家主观而直率的一面,照他自己的话说是:“当我对某位作家的赞扬仿佛都成了对另一位作家的贬抑。”  实情是他不仅对文章作品抱持着严谨态度,也是在“选择”读者。他甚至不讳言自己对于粗糙、机械化的文字有着明显的厌恶,所以,即便是被冠上“偏见”之名,还是道出了文章的素质,从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位作家的风骨。 ◢除了才华,写作也靠努力 小说的创作确实需要天分和才华。然而个人的努力耕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作家在书中的结语这么说:“尽管我持续从事小说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技巧上仍然时而熟练,时而生疏,有时写来轻松愉快,有时则窒碍难行。”  可见创作之艰难,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谁会耐烦地每天端坐书桌前琢磨,反复推敲字句呢? 此外,此书还附录了关于文章种种的疑难,不管老手还是新手创作都必然会提出的疑问,三岛由纪夫都作了很好的解答,我认为,这是一本热衷创作者不可错过的好书。 相关文章: 黄晓玲 / 非一般纪实报导文学 黄晓玲 / 声音的奇妙旅程 黄晓玲·年关·年味
8月前
与初中时期的潘老师在一家商场偶遇,我主动趋前问候。老师抬起灰白的头,推推眼镜,认不出我来。我忙道出自己的名字、中学在哪就读,她才想起来,脸上绽放温和的笑容说:“是你啊。” 我点点头,感到脸颊微微发热。 老师和蔼地问起了我的近况。当我表示自己不过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时,老师却欣慰地笑说:“很好啊,自食其力,平淡就是福。” 我听了心里暖烘烘。 不知为何,尽管已经老大不小,遇见老师时还是会显得拘谨,更多的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年少时看老师觉得她高而瘦,如今自己个头虽然比老师高了一些,仍觉得老师的形象不容侵犯,并不因为她难以接近,相反地,正因为她曾无私地关怀我,让我觉得若对老师过于亲昵就是一种冒犯。 从小到大我的课业表现中规中矩,在班上也是普通不起眼的学生。中三和中四,潘老师是我的级任老师,负责教导英文。她授课生动有趣,每当发问,总有同学抢着举手回答,除了我。 有次她在授课,我却因为偷看武侠小说而浑然不觉她喊我名字,结果被逮个正着。她二话不说就把我书包里4册的《射雕英雄传》没收了。几天后,她把书归还,出乎意料地,她没有说长篇大论的道理,反而问我是否接触过其他类型的书籍,然后送了我一些二手故事书,其中还包括国语和英语的丛书。 我愕然又感动地捧着那一大叠的书籍。生命中有一扇窗就在那个时候打开了,和煦的阳光洒了我满脸满身。至今还记得潘老师当时的话:“人就是要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来开拓视野,但前提是你得把学校的课业做好,上课时要专心,好吗?” 学生对老师的爱护是单纯的,当老师以她的真诚和耐心对我说“即使你的成绩不出色,但在老师的眼中,你仍是独一无二的”, 便让我看见自己那得过且过的心态,从此努力用功,一心考出好成绩来回报恩师的提点。 “因为知道你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孩子,我就用另一种方式来鼓励你,而你也不负所望,我还记得那年的SPM你的语文科都考获了优良的成绩。” 潘老师回忆起往事时,嘴角犹泛起浅浅的笑意。 发掘学生各自的潜能 老师的善意不只在鼓励我,也普及所有她教过的学生。当我日后当了几年的补习老师,终于明白了老师的不易。老师除了授业解惑,也像辛勤的耕作者,默默把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在莘莘学子的心田上。 就像潘老师,她接受、包容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也愿意发掘他们各自的潜能和天赋,因此不会急着去否认、批判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是用怀柔、迂回的方式来使人改正,慢慢把学生导入正轨。这番用心良苦的背后是有着多大的爱心和热忱在支撑啊。 记得那一年的中学毕业典礼,我们纷纷要求和潘老师合照,有的同学还依依不舍地落泪。潘老师感慨地说:“当你们出来社会工作,你们也许就不会认得老师了,但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今天的模样。” 怎会呢。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位曾对自己循循善诱的良师。相隔许多年,老师的眼神依然那么亲切而温暖,而我就曾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找到自己的出路,改变了命运。纵然现在早已不是青涩懵懂的少年,我还是会衷心地向她说一声老师好。
8月前
年少时曾听父亲忆述他与姑姑一起在表姑父家过年的事。 那是二战后百业待兴的50年代,他们失去双亲的第一年,兄妹俩寄人篱下,在一个生疏的环境中,度过他们有生以来最难忘的新年。 表叔(父亲的表弟)对他们说:“你们不可以过年哦。”根据华人习俗,至亲逝后,家属服丧一年期间,是有不参加喜庆活动、不围桌吃饭等禁忌。同是十来岁的少年,父亲当时明白表弟说这话时并无恶意,只是表达方式过于直率,而年幼的姑姑,则不服气问为何不能与其他小朋友一块玩炮仗。 表姑父怕晦气,在年除夕的大清早就叮嘱他们两个乖乖待在房间里,没事别出来。 父亲识趣,整日就把自己和妹妹锁在房里,外面喧嚣热闹的世界,将他们区隔。为了安抚闹别扭的妹妹,他教她剪纸来分散注意力,也苦中作乐。 然而,表姑母还是在大年除夕为他们留了丰盛佳肴,并不避讳地给了他们红包。 父亲说那是他毕生最难忘的团圆饭。没有双亲的团圆饭,兄妹俩挤在窄小的房间里,静静地把饭吃完。父亲说,眼前美味的食物不会再有妈妈的味道了,一切都变了样,但外面震天欲聋的鞭炮声却告诉他,应该变的是自己面对未来的心态。 “所以,幸福不是必然的。”父亲最后平静地总结,没再往下说。当时的我听了只把父亲这段往事当作他心酸的过去,未曾真体会到个中的五味杂陈。 直至许多年后,当我失去了父亲,终于明白那种至亲离世的锥心之痛,是刻骨铭心的。 父后的第一年,我在怀念和悲伤之间摆荡。望着父亲写过的新春对联,他栽种过的水仙花,他珍藏的贺岁CD,心里空荡荡的。犹记得去年今日,他还兴致勃勃地忙着布置、营造新春气氛,并不厌其烦地指导我春联要对仗工整,而其中的贴法则是上右下左。而今,物在,人不在。唯独母亲不怕触景伤情,坚持留下他的旧物作纪念。 少了父亲的新年,仿佛变得不再圆满了。我甚至打算把这自己喜欢的节日当作普通的假日那样地度过,不必大肆铺张,不必张灯结彩,反正也不会有亲朋戚友上门拜年。 然转念又想,父亲生前即使抱恙,也不会如此自暴自弃地封闭自己。他极喜欢新年的热闹欣悦。即使肉身衰迈,也无法熄灭他对新年的期盼和挚爱,他既写挥春、贴春联,也播放着新年歌。那时我还说他太隆重其事了,他却说:“这过年的心情啊,其实也反映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新的一年就是新的开始,所以,我们过年就有了重新出发的意思,你说能将就地过吗?” 言犹在耳。他已不在了。 新的一年,并不因为人世的沧桑和无常而停驻,年依然踩着欢快而隆重的步伐踅近。到处都是年的味道和声音。正月里难得好天气,阳光炽烈,春风和煦。不时听见燃放烟花疏落的劈啪声,还有,邻居在前院炭烤的鸡蛋卷香,那阵阵传来的浓郁焦糖香,以及,他们一家人的欢笑声。 只有我们的大年除夕,显得冷清。母亲强打起精神来准备团圆饭。热腾腾的食物不仅滋养身体,也温暖了贫瘠的心情。还记得,那是一场简单的团圆饭:香气四溢的南乳粗斋煲,精致的芦笋炒带子,还有香煎豆腐,一一被端上了桌,食物的分量减少了,也没有佳节应有的大鱼大肉,然而,却凝聚、延续着属于我们一家三口的味觉记忆。 蜕变重生迎新年 年,还是要过的,就像日子依然要继续。 我问自己,新年的禁忌到底是为了什么,若过于拘泥传统禁忌,则成了作茧自缚,与其说不能庆祝新年,毋宁把这当作是一个缓冲期,让我们调整心态去面对一个新的转变。因为,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也不会想看到家人终日沉湎于痛苦、无助的心情中。 除夕夜,承载着崭新一年的意蕴,也承载着蜕变重生的可能。 那一年的除夕夜,我想起了父亲的幸福论,终于明白了他隐忍不说的话:人这一生,与至亲能有多少次的团圆饭?是否珍惜、体会过当中的快乐和温馨?能否每年都是相同的人围桌欢聚呢?除夕团圆,是亲情的凝聚力,也像是一绺切不断的精神纽带,不论天涯海角,都会把一家人的感情紧密地系在一起。 新年伊始,是展望一个新的开始,不让幸福时光轻易地溜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片刻,说不定就是将来难再得的回忆。难忘的团圆饭之所以深烙在我心底,不是为了自哀自怜,而是使人反思,莫负时光,珍惜眼前人。
10月前
趁午休上网谷歌蒜香意大利面的煮法。搜索的结果是由一个简单的主题蹦出无数个类似的做法,而且每一则讯息看起来是多么有趣,像从魔术师帽子里不断溢出的彩带,可以无限度地延伸下去,填满人的脑袋。 关键是,有时候这些源源不绝的点子会使我产生一种想要把它们都收集起来的冲动,尽管有一些资讯对目前的我毫无用处。 为了不被过量的资讯消耗心神,我有意识地停止了这样无止境的浏览,减去了那些看起来美味又复杂的做法。毕竟,我想做一道简单的蒜香意大利面而已。 囫囵吞枣地搜集大量资讯,其实也是贪心作祟吧。一开始以为自己可以从中获益,后来慢慢地发现,当脑海里充斥太多片面的想法时,会造成思路不畅,一种精神的疲累,与其说是攥紧它们不放,毋宁是让它们牵着鼻子走,如果不学着筛选、过滤掉那些虚假、无用的资讯,人只会被纷杂的思绪占据,结果当然是贪多嚼不烂了。 尤其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想法和说法了。点击一个相关的网站,立马会出现许多立场迥异的观点和论述,铺天盖地的意见扑面而来,使人眼花缭乱之余,其实也正逐步分化着人的耐性与观察力——在海量的资讯淹没下,人其实更难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要不人云亦云,要不对自己不认可的价值观仓促地下判断。 记得不久前与一位退休的教师朋友茶叙,期间聊起因材施教的课题时,她说了一番启迪人心的话:“你无法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得考量他们消化和吸收知识的能力,所以要给予他们一点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着急地用知识来‘喂饱’他们。人吃太多会消化不良,精神的材料也如此,过度了脑袋就变得僵化,人就停滞不前了。” 我听了有如当头棒喝,觉得她也在无意间点出了自己之前常犯的毛病。当周围充满了各种资讯的诱惑,人会不时地为了“我所不知道的事”而感到焦虑不安,以为掌握的资讯越多越好,偏偏又过目即忘。而那些没经过自己验证,或反复思考其中理论的资讯,充其量不过是一些二手的知识。 根据目前需要选读资讯 于是,当我改变了读取资讯的方式,心情也相对地轻松起来。除了每天必读的时事新闻、一些知识型的视频外,也会根据目前的状况来选读自己需要的资讯,譬如说当我想要做一道料理时,我比较着眼在自己能够实现的目标上,也唯有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才会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 两千多年前,庄子已道出人生短暂,劝诫人们莫以有限的生命盲目追求无穷尽的知识,遑论是活在资讯泛滥的现代,在繁琐芜杂的资讯网络前,人显得何其渺小,但与其对“知”的欲望仅停留在一些零碎、片面的认知层面,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把学来的知识运用在工作或学习上有意思得多。
11月前
连续几天酷热的天气,也飘散了几天的异味,那是焚烧东西时所散发的焦味。 自从环境局发出警告不可露天焚烧,以往在屋后空地上一片焦黑的垃圾山被清除了。原以为从此可以自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岂料还有明知故犯者,竟在住家范围内焚烧垃圾。 而且只在入夜时分开始烧,隐隐约约的烧焦味会准时地传来,只要当天的风向对了,就会闻到那一阵阵令人作呕的气味。 有时气味似有若无,不浓烈。有时气味钻入屋内,撒下罗网似地黏附在物体表面,这时即使室内电风扇开得再大,也驱散不了那股刺鼻的恶臭。 那天我以为是失火了,忙走出户外张望,却不见一丝起火的迹象。倒是附近邻居纷纷关紧门窗,有的还开了空调,有的则拉上窗帘,索性来个眼不见为净。 入夜后的街巷,静悄悄,充斥着一股焦味。我捂着鼻子循着气味走,终于在一盏街灯的照映下,一缕白烟袅袅上升,那股烧焦味就来自路尽头,那间靠边的房屋前,燃烧着的树枝枯叶正发出“哔剥”的轻响。而租赁此处的住户则是刚搬来的印尼籍劳工。 屋子的大门虚掩,有人从屋里走了出来。我鼓起勇气趋前试图告知对方,焚烧垃圾是被禁止的,只是未待我把话说完,对方就不耐烦地朝我挥挥手,然后又指了指他隔壁的住户,表示连他们都不干涉,我凭什么来多管闲事?气氛越闹越僵了,我在对方逐渐提高的声量中感到某种怯弱、急躁。 我憋着一肚子气回家,打开手机里的通讯录,指尖在环境局和屋主的电话号码之间游移,念头在举报和劝诫之间来回,最后我选择了后者。还是由屋主出面调解吧,我的用意并不是要对方接受惩罚,而是比惩罚更重要的,使他明白这样处理垃圾实在有欠妥当。 意识到自己说的话难听 屋主是明事理的人,在得知情况后翌日便亲自前来处理,他为其租户造成的麻烦向我致歉,也好言劝导那名租户。他不是以屋主的身分来压制对方,而是以自己患有哮喘病的孩子为例,因为之前吸入污染的烟霾而加重病情,他希望对方将心比心。 屋主继续向对方分析露天焚烧带来的种种后果,苦口婆心地说焚烧垃圾时散发的恶臭不仅污染空气,还会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 他们交谈期间,最令我惊讶的是,原来那名租户并不知道露天焚烧是违法的,他之所以在屋前焚烧垃圾不过是为了驱赶蚊虫。他甚至坦言这焚烧活动在其乡下是极为普遍的事,他们从来只关注烧芭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危及健康和环境的课题。 看着对方从满脸的不悦到保持缄默的模样,那原本紧绷的氛围在屋主温和的语调下渐渐化解了,也使我意识到自己当天说话确实难听,于是为当天自己的鲁莽而诚恳地向对方道歉。他有点愕然,脸上倔强的线条顿时柔和起来,嘴角也出现了一抹腼腆的笑意。他终于点头答应,不再露天焚烧。 一场小风波总算圆满解决。我不禁想起那名租户的话来,虽说不知者不罪,可往往问题的发生,“无知”就是其中一股顽强的推动力,对人对事都会形成伤害;而这里的无知其实也包括了我自己。我想,倘若我也身处对方的社会环境,也经历了他所经历的,我会否也有相同的想法和做法呢?不免哑然失笑。 是夜,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痛快地冲刷连日来的闷热和浮躁。雨后周遭显得异常安静,潮润的空气沁人心脾。第一次,我感觉这微凉的空气,是如此的珍贵和美好。
1年前
比我大5岁的同事J递了辞呈,目前在结束手头工作和交接事宜。 有一晚下班搭J的顺风车回家,忍不住问她是否已提早退休。J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微笑说:“应该说要开始新生活了。有些事若不付诸实践,就会变成我日后的遗憾。You know?You only live once.” 于是,J决定辞职,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手工作坊里去。如今她的孩子有了谋生能力,卸下大半的经济负担,加上她先生不反对,以及这许多年的充分准备,令她觉得时机对了,终于可以落实开一间手工作坊的心愿。J还公开授课,让感兴趣的人有个学习手工制品的地方。 与J识于微时,并肩作战地一路走来,也知道她平素喜欢手作,是廿多年来不变的志趣。她的巧手在同事和朋友当中是公认的好,即使一支“水草”,经她一番折叠也能变成好看的玫瑰花。 有时看她趁午休时躲在接线员的柜台后方打毛线,同事偶尔会请她编织一些精致的小耳环、发夹、手袋之类的东西,她总是来者不拒。J打趣的说,这一切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怎会持续不辍,怎会在事业的稳定期毅然选择开拓人生的新跑道? J的话在我心底泛起了些微波澜。 这些年,也许是来到了某个年龄阶段,心头不时会浮上两个尖锐,不容回避的自问:“倘若再过个10年、15年,我还会在目前的位置上吗?老后的自己又是怎么过的?” 有时这么想,仿佛真的看见了老年的自己,在某个未来默然回首注视现在的自己。那时候的她会说什么呢?或者,她是在想念着今天的自己,怎样在充满变数的人生旅途中突围,找到下一个据点?即使她不说,现在的我也知道,人生并没有真正地一劳永逸,退而不休才是真理。 是的,年轻时曾天真地以为退休就是拥有丰厚的退休金和过着悠闲、无所作为的日子。可当自己一步步地走到应该规划老年退休的时刻,开始发觉“退休”二字在我心中已悄然变化,退休并不意味着就此失去了生产力和创造力,退休是一种隐喻,暗示着我应该在尚未到达人生的断崖前,寻找下一个新的出路。 毕竟无人能保证好景常在,尤其在前景不明朗的后疫情时代里,人工智能面世,冰冷的机器人据说即将取代人类大部分工作,在物价高涨,银根紧缩的大环境之下,有非政府组织还建议国人应该延长退休年龄,可我想到的不是盲目地抓牢眼前的焦虑,与其怨天尤人,何不就试着去改变目前的现况,打造一个自己属意的新人生?趁现在的身心尚有余裕,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一定等到暮年才来实现心中的愿景。 不为自己设限 与此同时,同行的J已勇敢地往前跃进了。在许多人来看,J离开舒适圈去开发自己的天地,是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想像。殊不知这些成功的表象是以滴水穿石的努力才成就的。J知道生命没有take two,所以不会在自己的四周设下条框,她诚实地说出自己对生命的向往,循序渐进地,抵达新的目的地。 古人说五十知天命,那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也不是随波逐流地任由时代摆布,而是清楚认知现实的局限,即使在限制下仍有突破、改变现状的决心,在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生旅途上,换一种方式继续生活,继续学习。
1年前
朋友向我分享她在惊蛰当天初次到神庙参与打小人的习俗。她说当她终于完成一系列的仪式后,无意间听到庙祝对其中一名信众说:“送小人比打小人来得好,以敬畏之心送走不顺遂的霉运,来祈求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 我的脑海原本出现以往看过的港产片中,老妇人蹲在天桥底下手持木屐狠狠拍打地上的小人符纸,边打边骂的情景,听了朋友的转述后,登时切换成平心静气地和小人划清界限,从此河水不犯井水。也对,小人难缠,无谓与之一般见识。 惊蛰日打小人的习俗由来已久,而据说惊蛰既是节气也是最佳打小人的时日。曾翻阅有关节气的书籍,里头不曾记载在此节日要打小人,反而说惊蛰代表春雷鸣,万物长,而匿藏洞穴里冬眠的蛇虫鼠蚁苏醒了,纷纷钻出洞。 朋友解开我的疑惑:“庙祝说古时人们在惊蛰耕作前会以棍棒来驱逐这些在田里肆虐的害虫,久了,就演变成民间的打小人习俗,流传至今。” 使我感到有趣的是把小人比喻为蛇虫鼠蚁,既贴切又生动地具体化了小人的意象。 现实生活里,谁不畏惧小人当道,与己作对?于是就有了打小人的仪式,先发制人地以诅咒的语言来镇压小人,使他永无翻身的机会,一方面也是在发泄心中的委屈和怒火。只是如此激烈手段,当真能化解小人的牵缠吗? 庙祝的话有如醍醐灌顶,如果把“打小人”的意念改作“送小人”,就有了解冤释结的意思,把诅咒和伤害之意变成“我不要再与小人纠缠下去了”,这一字之差,也是一念之间,带来的是天壤之觉,当中所扭转的不仅是敌对态度,还是从中转化了自己的心境,唯有摆脱怨愤的桎梏,才能看到另一个宽阔、敞亮的天地啊。 最体己的贵人就是自己 谁不想顺风顺水地过日子呢?然而,生活难免就会遭遇令自己不愉快的人事物,这是常态。 朋友点头表示认同,且感慨的说,送小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迎贵人,殊不知在这世上,那个最体己的贵人就是自己,唯有自己才懂得烦恼症结的源头,才找到和解的方式,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自己的心念。 虽然惊蛰已过,朋友在分享这仪式的过程中不只让她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也让我深思,人在彷徨无着时,往往会借助外在仪式力量来祈求庇佑,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在这些仪式的深处是不是也指涉了某些肉眼所看不见的精神层面呢?比如说,它让我们从不妥协的情绪中暂时抽离,以局外人的视角去审视目前的自己,与其陷入是非的漩涡,不如试着开拓另一个新阶段,而不是囿于现有的困境?说到底,心才是真正解锁、转运的主宰。
1年前
网上一名穆斯林男子在他的推文中以幽默口吻表示,他不介意非穆斯林朋友在斋戒的穆斯林面前吃喝,并认为前者也无需躲起来用餐,除非吃的是他喜爱的食物。我看了这则帖文时会意笑了,心里直喊“我明白你要说什么”,因为在他之前,我也听过类似的话,来自马来同事茜蒂。 每逢斋戒月,非穆斯林的我们上班期间总在吃喝方面格外留心。比如为了赶工,午餐不外出而叫外卖,会关上茶水间的门用餐;喝水时会自动转身背对马来同事。华裔主管也在斋戒月期间暂停了下午茶。然而,到了下午3、4点,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偷偷晃进茶水间去冲泡咖啡或茶来提提神,只是避免在马来同事面前大口畅饮,虽然,他们从不介意,也未曾要求我们这么做。 记得有一次,印裔同事玛尼一时大意在茜蒂面前大口咀嚼饼干,待意识过来时立刻尴尬地向她道歉。茜蒂摇头表示自己对此无动于衷,还趁机向我们解释,穆斯林斋戒的意义就是为了要记住不幸的人所经历的饥渴,同时也是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净化。所以,茜蒂说我们无需顾忌她的存在而躲起来吃喝。 其实,她说的道理我们也懂。在这顾忌的背后不是只有尊重和体恤,也许还掺和了一点乡愿情绪,可是其中也不乏日常相处时的情谊,以及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和谐氛围。工作场所就是多元社会的缩影,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必然经过一段磨合期,更遑论是当不同肤色,宗教文化迥异的人共处一间办公室时,期间的互相理解、包容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正因彼此都有各自的立足点,所以都不想去冒犯、挑衅对方的文化和禁忌。 斋戒月的茜蒂在执行工作时与平常无异。她以1小时的午休时间来换取提早1小时下班。近乎一整天不吃不喝,却不断地消耗脑力和体力来处理繁琐的工作,我佩服茜蒂的毅力,她但笑不语。也曾见茜蒂因为月事而无法恪守斋戒,那时候她会托我们外出时顺便为她打包快餐吃食,月事后她会在其他时间里补偿斋戒,一点也不含糊。 细节里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茜蒂,还有跑外勤的亚西尔,工作的关系而顶着烈阳,骑一辆摩托四处奔波递送邮件,绝不误时拖延。下午他返回办公室时脸上总掩盖不住的疲惫,和茜蒂一样,斋戒期间,都不大爱开口说话。 记得去年开斋节,疫情稍缓的节庆里,全体同事仍做好防疫措施,拉大队前往茜蒂的家拜访祝贺。期间,她不只亲自招待我们,还贴心地提醒我和玛尼,席间有哪几道佳肴是以牛肉烹制的。她知道我们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不食牛肉,而那是她平时与我们一块外出用餐时,从中得知各人的饮食禁忌。 不知为什么,那当下纯粹的善意一直都刻印在我心底。回想起自己身边的巫裔和印裔朋友,虽然不至于深交到无所不谈的地步,但对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已不是字面上的意义,而是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显现它的珍贵和美好。 国文不是有句谚语:“Tak kenal maka tak cinta”?意指当我们没有去深入了解一些人事物时,就会心存隔阂。而我对友族朋友的认知并非来自于一些政客的排他分化论,而是当我们同在一块时,在一个没有政治藩篱的对等交流中,相互衍生的情感里,以真心换真心,那是一种比文字和语言都来得真实的感动。
2年前
自从学会在智能手机上点开YouTube,输入关键字眼搜索,母亲的日子变得有趣起来。 初时,她看的是有关佛教和养生的频道。耄耋之年,手指难免不灵活,有时按错频道,若我在时,她立马就把手机递过来,要我调正。有时候,据她说,只好将错就错地把意外弹出的视频看完。即使一切顺利,她看节目的时间也不超过1小时,不久双眼会开始酸涩,加上精神不济,母亲嘴里边嚷嚷“老了没用”的晦气话,边放下手机,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不一会儿鼾声响起。 一天,见她对着一段讲述“如何自制水果皮酵素”的视频看得入神,事后竟想不如自己动手做做看的念头来。原因不是“水果皮酵素既减废又环保”,而是“我也要试一下”的心理。 那天,当我把剥掉的香蕉皮随手扔进垃圾桶时,母亲即在身后喝止:“不是跟你说了,把水果皮丢进另一个桶里去。” 垃圾桶旁还有一个塑料桶,里面堆满了果皮厨余。我照做了。 看来母亲是下了决心要作一番尝试。她把平时收集的瓶瓶罐罐都搜出来,一个人在庭院里,像古时熬煮汤药的巫师,边碎碎念从网上学来的制法,边把搅碎的果皮分别装入不同的瓶罐里,然后注入七分满清水,以及些许的红糖去培养……。培养什么呢?母亲的回答甚妙:“培养时间。” 而这些塞了果皮的瓶罐,暴晒在阳光下,得不时地打开瓶盖透气,个多月来,它们表面看似静止,其实内里已发生了肉眼看不见的变异;果皮会渐渐腐烂、消解,与瓶里的水和糖融合,发酵成有机营养液。发酵后的果皮会沉淀瓶底,瓶里浮面的白色菌种则是对土壤有益的微生物。 这有别于过去用盐来腌渍食物。母亲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活到八十余岁,没想过原来用糖和水来浸泡那些无用的果皮厨余也能变成有用的肥料,“但是,我得亲自用过了才会确定它的好处。”母亲虽然读书不多,也认为凡事都要靠自身动手去做,亲身经历了才好说个明白。 接下来是试验它们的功效了。母亲打开其中一支瓶子,一股类似水果酒的味道扑鼻,只见她倒了2小匙的“精华”入半桶水中,搅拌均匀后,像洒甘露一样,嘱我每星期一次浇灌园里的蔬菜和花草。然而短时间里是看不出效果的。这回轮到我半信半疑了,泼冷水说:“没什么分别嘛!”母亲瞪我一眼:“啧,拜托有点耐心好吗?” 果不其然。一个月后,原本萎蔫的甘蓝恢复翠绿生气,菜心的叶面减少了蛀洞,四季豆开始抽出嫩嫩的根须,连只长叶子的富贵花也冒出花苞来了。 没用不代表真的无能 母亲对她逐渐改善、变好的作物由衷地感到满意。我看见她绽开的笑颜,心里也感到踏实和欢喜。 我的母亲不懂得酵素维持生态环境的原理,在这之前,她也曾经验多次失败,甚至当她向街坊邻居推荐这些有机酵素时,被嘲笑这酵素其实已风行多时,没什么稀奇,她也不觉得尴尬,反而阿Q的自嘲我现在知道了也不迟啊。 因为是抱着一种好奇、有趣的心态来制造有机酵素,所以没有患得患失的感受,倒激发了她作出不同的尝试。期间,我认为最美好的收获是母亲不再唠叨自己“老了没用”的沮丧,而是改口说,没用不代表真的无能,无用之物也未必是废物,只要善加利用,它们也可以变化出有用的物质来。 母亲说,她在一堆无用之物中看出了它们内里闪光的价值,也找到了老人可以挑战未知的正面意义。母亲说这话时,显得神采奕奕的,真棒!
2年前
2年前
新年期间,远嫁怡保的表妹返乡,她的女儿欣儿第一次以海南方言喊我表姨,并道声新年快乐时,因发音不准,表妹耐心纠正。欣儿马上拿出随身的记事本,记下刚学会的字汇发音。 亲友间若以方言交谈,总会倍感亲切。以前见长辈们围坐一桌以海南方言交谈,我是有听没有懂。认为那是自己走不进的另一次元。渐长,渐发现身边的长者已相继走向另一个世界,有者见面时也多以华语来互动交流。 方言其实就像其他语言一样,若疏于开口,缺乏交谈的训练,久了就会忘掉它的正确发音和语调,往往说着谈着就从舌间不经意地弹跳出自己熟悉的华语来。 很惭愧,我终究没把海南语学好,以至今日的自己成了半桶水,只略懂简单的词汇。我问表妹,为何会想以海南语来交谈? 表妹指了指欣儿说:“是她嚷着要学海南话来和外婆沟通呀。” 自从晚年的姑母患上失智症,性格变得抑郁寡言,语言表达方面日益退化,说话不连贯,常夹杂大量的海南方言,偶尔会自言自语地提起尘封的旧事,思绪变得飘忽不定,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昔的人事物已逐渐、逐渐地被她从记忆库里剔除,连她极疼爱的外孙欣儿也不例外。 在这之前,12岁的欣儿即使人在外地,会不时地透过视讯与外婆聊天,甚至当老人的语言和行动开始变得迟缓,欣儿仍一如既往地致电向外婆问安,只是沟通的方式与以往不同,两人初时都显得磕磕绊绊,一个是记忆混乱,一个是语言障碍。姑母常把亲人当外人,不是重复同一问题,就是说起一些久远不相关的琐事,有时则以茫然的眼神回应。 然而,欣儿的努力不全然是徒劳的,日子有功,她学会了海南语,也慢慢懂得如何细心地倾听老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孤独。 尽管表妹描述得淡然,我听了感动不已。我知道这不是容易的事,对一个外向活泼的孩子来说,要她静下来耐心地陪一个失忆的老人聊天,当中需要多大的坚持和韧性啊。然而欣儿却说出我忽略的一个事实:“因为外婆疼我,我不想她不记得我。” 把外婆说过的话记录下来 这时候,表妹抬头微笑望了我一眼。我立即明白了她递来的眼神,还有那苦涩的笑容。我想,我们实在不忍心,不愿告诉她这是一种长期多变、难以治愈的病症,我们也许可以延缓病情的恶化,但不管愿意与否,我们都会一点一滴地失去她。我甚至害怕自己说出不合时宜的话,不小心触及孩子纤细柔软的纯真,那些大人正在面临的许多棘手的照护问题,都不该是欣儿这个年龄应去承受的残酷现实。 小欣儿却直接戳破了我虚假的防线,她伤感地说:“我一直都在把外婆说过的话记录下来,她会永远活在我心中。” 她们走后,欣儿的话萦绕心底不散。我想起她那摊开的记事本,一本普通的练习簿,扉页里因为累积的字而温而旧,在字汇和词语的空隙间,是满满的孺慕之情。欣儿不自觉地以这种记载的方式让外婆参与了自己的成长,而那些曾被冷落的方言词汇,也因为一个孩子的爱而延伸,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2年前
跟马来邻居伊莎蒂讨了一把散叶生菜的种子。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先靶松泥土,在湿润的土壤上戳洞,一个小洞一颗种子,埋好土后,才浇水。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生菜的种子尚未萌芽。每天依旧浇水,光照也充足,种子仍固执地在土里沉默着。 到底是哪儿出了差错?我百思不得其解。 两个星期后,我向伊莎蒂提出了我的问题。她听了也感奇怪,亲自过来查看情况,然后一一指出我的错误:首先,种子应洒在土地表层,浅浅盖上一层薄土就可以了(不必把种子掩埋),并保持土地的湿润(无需天天大水浇灌),因为过度的浇水可能会导致种子在湿土中无法透气,未萌芽已坏死。 听了才恍然大悟。惭愧的是,自诩懂园艺的我,其实未必真晓得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回想自己之前的做法,根本就是惰性的使然,未曾认真地深入研究散叶生菜的种植方法,就以自己一贯的方式来处理,当然事与愿违。 我对伊莎蒂说还以为种植生菜就像种植其他蔬菜一样简易,伊莎蒂笑说:“Tak semestinya.” 她说不同的种子有不一样的种植方式。 我望着那堆毫无生机的泥土,开始认同伊莎蒂的口头禅:那可不一定。如果自以为是也是一颗种子,那么它就像杂草一样会不时地掩盖了部分的事实真相。 记得邻居哈菲兹和妻子伊莎蒂刚搬来的时候,因为左邻右舍都有养狗,于是他们把屋子左右围栏拆了,改砌砖墙,墙不高,却足以防止狗儿攀爬其上,也隐含拒人千里的意思,以为他们是在拒绝与邻居沟通,其实不然。 想起那一天,当他们热情主动地向我们一众街坊打招呼时,我内心的疑虑全消,是自己从开始就往不好的方向思考,为何根据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一件事呢?有时候,第一印象不一定就是理智的。 别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 相处久了,发现哈菲兹待人温和有礼,有时会义务地帮助独居老者除草、修剪树木;雨季来临前,我们担心会发生闪电水灾,一天,却见哈菲兹卷起裤管,屈身打捞排水沟里的垃圾,他说这么做是为了降低水患的可能。问他这是市政府的工作,何苦非要自己动手做?他答说:“Tak kisahlah, janji persekitaran kita bersih.” 伊莎蒂则好客,逢开斋节会邀请街坊邻里一起庆祝。她制作的马来糕点,总使我垂涎三尺。我们的兴趣相同,喜欢园艺劳作,她在庭园摆满了大小不一的盆栽,绚丽灿烂的花草,充满热带风情,争奇斗艳地绽放了一个又一个季节。她还在丈夫的协助下,另辟了一方园地,全是有机种植的瓜果蔬菜,常唱丰收。 但是,他们都害怕狗儿。尤其哈菲兹,有次他坦然向我表示他不但惧怕狗,甚至厌恶它们。原因是小时候曾被恶犬追咬,致使他一见到狗儿靠近自己时就心生憎厌,连带地讨厌起狗的主人。 有一次,伊莎蒂对我说,他们初见我时,还以为我是个高傲冷漠的人,直到那一天下雨了,她听见我从隔壁提醒她出来收衣时,她才释然,并对她丈夫说别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 我听了感到愕然,没想到他们在意的是这些小事,随即又扪心自问,难道我本身就没有心存偏见的时候吗?这其间存在的问题,不是他人的选择或爱恶背离了自己所想的,而是自己所投射的主观印象所导致的。 由此可见,先入为主的成见力量是多么强大可怕啊,既形成个人的心理障碍,也会隐蔽部分事实的本质,而这些看不见的盲点,总是在我们与他人互动时忽然闪现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及时发现并纠正它,还是根本就对它视而不见。 后来,好心肠的伊莎蒂,不只送了我几把鲜嫩的生菜,还再给了我一些生菜种子,鼓励我:“Cuba lagi, jangan putus asa ya.” 我没有辜负她的一番好意,这次是依照她所指点的方法,重新播种,果然不到一个星期,种子都发芽了。
2年前
2年前
我对美的启蒙教育来自外婆。 幼时陪母亲回劳勿娘家探亲,最爱和外婆一起在厨房角落煎药的情景:小炭炉上坐一古朴陶瓦药壶,炉膛口半开,外婆一边用火钳拨弄炉内的炭火,一边轻轻摇动蒲扇,那不时蹦跳、窜高的小火苗,我总百看不厌。 药煎好,她会叫我去端碗来。外婆知道我懂她的心意。她有几个专用的精致碗具:喝普洱的宜兴茶具,吃饭时的褐色木碗,喝汤的白底描金花瓷碗,还有盛药汤的深蓝草纹八角碗。这些碗具,一半是外公留下来的,一半是她从卖旧物摊搜罗回来的战利品。 母亲有次说:“多好看的碗盘,换作是我,才舍不得用。”外婆不以为然的说:“得物无所用,东西再美也是无用之物。” 外婆喜欢搭配得宜的东西,她对美的事物有自己的坚持,但凡家里煮红豆黑糯米糖水,她会选用白底金花瓷碗,来衬托红豆糖水的香甜,若人大意拿错了她喜欢的碗具,就要被她碎碎念一番了。 东西用久了会有种温润感 有次轮到我指着那些大同小异的碗盘问她:“何必换?它们看起来都一样啊。”外婆说:“才不呢,每一个碗的颜色、形状不同,所盛载食物的味道也就不一样。” 长大后,偶然读了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其中有一篇章是这么描述的:“假设把白饭装在闪闪发亮的黑漆饭锅里,放在暗处,看起来会更美,也更能刺激食欲。”竟和外婆对碗具的讲究如此相似。 随即又想起她爱挂嘴边的耐看和好用,在外婆心中,美不仅止于欣赏,而是能融入寻常百姓家,可以被重复使用的东西,但它又不是平庸的,东西用久了,就会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手感,那是冷冰冰的古董摆设所缺乏的温暖回忆,因为人与物之间的珍惜,东西发挥了本身的价值,就是一种美。 虽然与外婆相处的时间不长,她却教会了我,如何在平庸的生活里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日子再匮乏我们仍可感受到美,记得在她人生的最后时间里,家人把熬好的汤药徐徐倒入八角碗里,她一边趁热喝那煎好的药汤,一边还眯眼去回味药的甘苦,然后声音沙哑对懵懂的我说:“人生,不就是苦中有乐嘛。”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