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鼓勵

前幾天,我也跟風在Instagram發了一個帖子,問大家:“新的一年裡,你最想刪除的一句話是什麼?”我的網友們分享了自己聽過的負面評價,其中一條留言特別抓住了我的眼球——“哪裡可能,你哪裡可能做得到的。”我看到這條留言時,心裡一震,這不是我常對我男朋友說的話嗎? 他總說我愛“潑冷水”,總是以消極的語氣說話。我們在一起一段時間了,他覺得我太理性,忽略了他需要的溫暖與鼓勵。對我來說,這些話出於實際考慮,是為了提醒他。可是,我慢慢明白,他並不總關心結果,更多時候他需要的是精神支持和信心。 有一次,他告訴我想嘗試一個新項目,但內心有很多顧慮。我下意識地說:“你不覺得這很有風險嗎?萬一失敗怎麼辦?”他愣住了,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低聲說:“你總是這麼說,感覺我做什麼都不行。”我突然意識到,這些提醒在他耳中變成了否定,他感到自己做什麼都無法成功。 這一刻,我明白了,我的消極言辭沒有起到提醒作用,反而讓他失去信心。我一直認為理性和現實的提醒能幫助他,但他更需要的是情感支持,而不是質疑。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忽視情感的力量,但正是溫暖的話語,才是最需要的支持。 通過這次反思,我決定改變自己。新的一年,我最想刪除的一句話,不僅是別人對我說的,也是我不經意間說給男朋友聽的那些消極話語。我曾認為這些話是提醒,但現在明白,它們像一道牆,隔開了我們之間的理解與支持。 每個人面對挑戰時,都會有不安與恐懼,而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的不是質疑,而是親近的人的鼓勵與支持。我知道,我需要學會更體貼和理解他,讓他感受到我真心的支持,而不是單純的理性分析。 新的一年,我決定改變我的態度。過去,我總習慣用冷靜的語氣分析問題,甚至不自覺地提出消極觀點。現在,我明白他需要的不是這些分析,而是在困境時,堅定地給他信心,感受到我無條件的支持。 不再急於給出解決方案 我開始調整與他的溝通方式,不再急於給出解決方案,而是更多地聆聽他的想法,給他空間表達感受。當他說出困惑時,我會更關注他的情緒,而不是直接給出理性的建議。我會告訴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即使有困難,也會有辦法解決。”這些簡單的句子,是他最需要的力量。 通過這次反思,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溫暖的語言包圍,而不僅僅是冷靜分析。在新的一年裡,鼓勵和支持能讓我們更有動力去迎接挑戰,而消極的言語常常讓我們感到失落,甚至懷疑自己。 新的一年,我希望能多說些溫暖的話,給自己和周圍的人更多支持。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裡,我們都需要來自他人的鼓勵和正能量,這種支持比任何建議都更為重要。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每個重要時刻,成為那個給別人力量的人,而不是單純的提醒者。 “哪裡可能,你哪裡可能做得到的。”這句話,我不想再聽,也不想再說。新的一年,我選擇刪除它,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的,我相信你。”有時候,支持和信心,能夠改變一切。
3星期前
你出門時,隨身會攜帶什麼呢? 同齡女孩的“出門時尚單品”不外乎是小巧玲瓏的斜挎包、揹包和手提包,裡頭裝著鏡子、口紅、梳子、粉底、證件等各種小物品,方便攜帶又美觀。 與這些女孩兒不同,一位溼疹女孩在購買包包時,優先考量的永遠是包包的大小,其次才是包包的造型。 這個包包的收納空間得足夠大、材質得耐用、揹帶得耐重,女孩才能夠安心地在包內置入手持小電風扇、保溼噴霧、保溼乳液、止癢潤膚霜、防曬霜、護唇膏、手帕、髮圈、消毒液、摺疊傘、透氣外套、充電包、水瓶,對女孩而言是必需品般的存在。 這些瓶瓶罐罐猶如貼身看護,時時刻刻都得伴隨著女孩,隨時為她“補坑填洞”,就連上學也不例外。 褐色木桌的右上角擺放著一瓶無色椰子油,皮膚乾燥時,靠它;抽屜裡擺放的是一個塑料小圓形膏霜盒,皮膚瘙癢時,靠它。 坐在塑料椅子上,解開袖口的紐扣,一層一層往上捲起沾到血漬的白色長袖,在手臂上來回塗抹,再把卷好的袖子平整地往下放,把袖口的紐扣繫上。 又或是時不時在上課途中、站崗巡邏中、操步訓練休息時間,往臉上擦油。 這是女孩同學每天在校園裡看到的景象,是女孩的日常。 雖說是日常,理應習以為常,但女孩始終會在意身旁經過的人,不是因為同學向她投去異樣的眼光,也不是同學刻意與她保持距離,而是生怕別人聞到那一股女孩自己都厭惡至極的“藥味”。 時而椰子油,時而橄欖油,時而中藥混合西藥,上演中西合璧,簡直就是“五味雜陳”。 直到一位男孩的無心之舉,讓女孩卸下顧慮的包袱,稍微不那麼討厭自己身上的味道,也不再害怕旁人靠近。 “你擦的是什麼油?好香哦!” 初三那年,離教室門口最遠、最靠近窗口的位置,坐在女孩隔壁的男孩無意間蹦出這一句話,讓女孩頓時懵了。原來有人喜歡椰子油的香氣,是自己早已忘了,椰子油其實是香的。 女孩隨後回答,說是自制的純天然椰子油。 “那我可以擦點試試看嗎?”男孩目不轉睛地盯著女孩桌上的透明噴霧瓶,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可以啊!”女孩又驚又喜,只因她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因為身上的味道與他人分享手上的瓶瓶罐罐。 女孩拿著瓶子往左邊遞過去,下一秒映入眼簾的,是男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浸在椰子油香味中的畫面。 男孩不經意間的舉動似乎在告訴女孩,平日裡多慮了;男孩坦率自然的回應彷彿在對女孩說,至少他不在意。 如今,女孩畢業了,結束了那段反覆捲起袖子又放下的時光,只不過與無數個藥物為伍的日子仍持續中。 如果問女孩,此刻還會介意身上的味道嗎? 老實說,偶爾還是會感到無奈,還是會幻想搭配衣服,帶上少女心包包的情景,不過卻比當年的女孩少了一份焦躁、多了一份安心。 感謝男孩當年無心插柳的每一句話、每個舉動,悄無聲息地在我內心深處築起無形的支柱。
2月前
2月前
今天上午在臉書上驚悉新加坡前輩作家懷鷹(李承璋)已於2024年11月26日清晨安詳去世,享年74歲。 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我和仍在南大修讀數學系的田土(陳振漢,已故)因喜歡寫作,三不五時投稿到各報刊雜誌,如《星洲日報·青年園地》《南洋商報·青年文藝》及當時的新加坡刊物如《建設》《筆端》《青年文藝》等。 有一天,田土對我說,有一位《青年文藝》雜誌編輯李成章(當時的名字)想從新加坡進來,到我們居住的小鎮K城找我們。 到約定的當天,在車站看到有兩位年輕人從巴士上下來。我和田土互相交換一下眼神,應該是他們吧? 果不其然,他們走到我們面前自我介紹,並問我們是不是紅樺和田土?因到了午餐時間,我們很快熟絡地到我家附近的面檔“撈半餐”先解決肚子的問題。 李承璋的個子和我們一樣高,看起來比我年輕,後來我悄悄問他,果然比我小3歲。另一位因日子比較久遠,忘了是誰,可能是崇漢吧?個子比較瘦削比較高。因為有共同的話題,我們言談甚歡,後來我們帶他們去小鎮和新村逛逛,並介紹兩個同學朱也山和張志權給他們認識。 一直到了傍晚,他們才盡興告別回新加坡,臨走時承璋還說如果下次來,要我們安排去26哩的加拉巴沙威跑跑,因聽說那裡有很多種菜人家,他想體驗生活,充實自己。 之後我和田土常到新加坡去交流,拜訪承璋在組屋底層的住家(忘了是在什麼地區),也曾去大巴窯,紅山、楊厝港等地聚會學習,從而認識一些有共同愛好,共同興趣,以寫作為使命的如高水明、崇漢、吳登等熱愛文藝的青年。 稍後的幾年,我因被當局限制居住在小鎮,不可離開住家方圓20裡的範圍,有一段時間不再踏入新加坡。當時還沒有手機互聯網可以像現在這樣方便,因此漸漸地比較少聯繫了。 遇到不平事一定會直說 在1971年及1972年,新加坡萬里文化企業公司出版了我的兩本書:新詩集《幸福在哪兒?》和短篇小說集《盼望》。有一天,在新加坡工作的大哥從新加坡回來時遞給我一份當地的報紙副刊,告訴我,有一位作者(已忘記大名)洋洋灑灑用了整版篇幅批評拙作小說的不足和各種不恰當及錯誤的寫法。 後來我私詢承璋關於這件事,他說他也有注意到,但他不贊同該作者的看法。他還鼓勵我繼續創作、繼續加油、繼續努力。要我不斷地鞭策自己,更不要頹喪、不要放棄寫作。我很感激他,在我失落的時候為我指點迷津,感覺他像一盞明燈為我照亮前進的道路和方向。 後來有朋友告訴我,吉隆坡的前輩作家陳雪風也曾在《南洋商報》副刊發表鴻文替我辯解,可惜我找不到他的原文。 光陰荏苒,經過好一段日子之後,有一次在新廣連續劇的片末,快速向上流動的字幕上,赫然發現有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已經當上編劇了。偶爾還在某某劇中看見他的身影:匆匆忙忙地走入電梯、走在路上、在巴士站上等車……原來他還是茄哩啡( carry film)客串扮演路人甲、路人乙呢! 很快的來到這個科技發達,可以快速又方便在互聯網傳送訊息的時代。他和朋友創設了“四海,文學雅會”網站。他的作品通過臉書、微信迅速廣泛地被傳播傳遞,我也從而知道更多有關他的消息:他堅持寫作,勤於寫作,幾十年來如一日,從不言放棄,也樂於提攜和指點教導後進,受到廣大讀者的尊敬和愛戴,都尊稱他為老師、前輩。他的驚人毅力和創作力也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著作等身的作家:出版了39部大作,在國內外共獲得28個文學獎項。他在新傳媒服務了14年,也曾任聯合早報電子報編輯。 新加坡詩人語凡說, 懷鷹從以前到現在一直剛正不阿,有話直說,遇到不平事一定會抒發感情。 半年前蒙懷鷹託文友宋銘給我送來一部洋洋灑灑長几十萬字的長篇小說《長夜》,讓我欣喜萬分,愛不釋手。 得悉他逝世的噩耗,如今撫摸這本他費盡心思(歷經前後約47年修改才定稿1973-2020)完成的巨著,回想五十多年以來和他的交往,不勝唏噓感慨! 附上懷鷹〈遺詩〉(只錄前段和後段)—— 我帶了兩袖清風來 在遼闊的天空馳騁 我已啟程了 你會在繁花盛開的彼岸 等我嗎?
3月前
4月前
潘碧華老師寫過〈怕見老師〉,說的是畢業以後覺得自己沒有達到老師的期盼,而一直不敢與老師相見。每當想起這篇文章,我便在想,家長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到老師的跟前。 當老師以來,年年都是班主任,與學生和家長走得最近。個別家長會私訊我,與我交流學生的情況,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在家長日才能見上兩次面。每當把成績冊攤開交到家長的手上,心裡頭有無數的話想要告訴家長,但最終也會嚥下許多的話。每位家長只能有5至10分鐘的時間,試問如何把孩子在班上的學習狀態、交友情況、優點和缺點一一在孩子的面前攤開呢? 許多時候,我選擇說好聽的話。平日常私下與我交流的家長對於學生的學習狀況很瞭解,一般上不等我發問,家長就會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積極交流的家長常與我討論的是孩子的學習及態度問題,因為他們經常關注學生的情況,往往不會形成大問題。反而,我看到的問題是家長與學生的互動。他們總愛放大孩子的缺點,卻縮小孩子的優點。家長與學生同時處於焦慮之中,兩者都不好過。家長說的學生不聽,學生說的家長不理。於我,我會在家長面前肯定學生的優點,說一些家長在家裡看不到的優點,讓家長看到孩子很好。 學習成績比較落後的學生,其實從家長的神情也分辨得出來。一般上,他們坐下來時非常侷促,笑容有些勉強,而且很想趕快離開。很多時候,學生學習成績落後並不需要由老師告訴家長,家長們自己也清楚。遇上這樣的家長,我會打開成績冊,但並不會一個個回顧孩子的成績,而是更多地與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通常,這些學生會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以及強項。我會分享孩子在學校範圍內體現孩子強項的地方,可能是一張紙張上的塗鴉、運動場上的健兒、老師的小幫手或者是同學們的開心果等。我相信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鼓勵家長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專長,學會一門手藝。 不同的家長說不同的話 尖子生好說,後進生好說,最難說的反而是處於中段遊的學生。一般上,他們中規中矩,不會過於突出。然而,最多學生處於這個位子。除了個別的優點,我還會說一些四海皆准的鼓勵語,比如鼓勵家長讓孩子承擔更多的責任,勇於爭取參與巡察員或圖書管理員等職位。此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多增進自己的知識。對於中段生,長期的厚積薄發可以幫助他們在未來進行質的變化。 即便是經常說話的老師,在見家長的時候講話也絲毫不可以馬虎。遇上不同的家長就得說上不同的話,但大多都是好聽的話。就算是缺點,也要經過一番修飾才可以說給家長聽。平心而論,誰又願意自己的孩子在別人的口中是缺點一大堆的人呢? 家長,一年只見兩次。每當家長日結束,老師都還是會忍不住長吁上一口氣。其實不只是怕見老師,老師也會怕見家長。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6月前
8月前
出版與媒體出身,從事文字工作超過二十年光景。喜歡自由,喜歡躺在文字的海洋中,積極經營正職與副業,朝斜槓人生邁進。 電郵:msng288@gmail.com ​今年15歲的陳汶鍹,是一位演員、廣告模特兒,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在籍中學生。 8歲開始就接拍廣告和戲劇的陳汶鍹,一直堅持著自己所愛至今。她用自己的演藝之路與諸位青少年共勉,誰說年紀輕輕就不能追夢? “因為喜歡,所以去做,不怕吃苦。”這是陳汶鍹在追夢的過程中,對演藝事業的堅韌態度。 身為演員,表面上各種光鮮亮麗,然而在拍攝現場,不僅環境不舒服,還可能處處藏著危險。陳汶鍹說,拍攝現場一般都蚊子很多,為了保護被咬傷的皮膚避免影響觀感,父親隨時都會拿出藥膏,在皮膚傷口處塗抹。 “試過有一場戲,是在廢墟中拍攝火場場面,當時我躺在廢墟中,旁邊就是一個空洞,只要稍微一不小心,就會從高處掉下去。四周還佈滿起火點,安全措施也沒有很足夠,當初接拍這場戲時,父母非常擔心,但最終我還是堅持拍完了。 “拍戲肯定是要吃苦的,並不是舒舒服服就能完成。如果有興趣從事這一個行業,必須認知這一點。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往往同學朋友詢問有關演藝事業的事情時,我都是鼓勵他們勇敢嘗試。” 詢問陳汶鍹在接拍戲劇工作是否會先挑選劇本時,她透露,以她的資歷並沒有到挑選工作的地位,通常是男一女一比較有機會先看劇本,再挑選工作。她們身為小角色,只有接到工作和進行拍攝時,才會知道拍攝內容及故事。 陳汶鍹拍攝過上百支廣告,本地及中國電影也有好幾部。她坦言最大的難度是,拍攝廣告需要表情誇張,越誇張越好,以至於後來在拍攝電影及電視劇時,她需要把一直以來拍廣告的表情習慣調整過來,這是她覺得最大的挑戰。 她說,這兩者拍攝的最大不同處是,無論是電影或戲劇,都是要求真情實感,表情不能太誇張,需符合劇情裡頭的真實情感表達。 她指出,雖然拍攝廣告沒有電影及戲劇那麼辛苦,但她還是比較喜歡拍攝電影及戲劇,因為有故事性,角色比較有得發揮。“我希望將來可以衝出海外,往中國演藝圈發展,可以獲得演出重要角色的機會,演出更多好電影、好作品。” 課本上學不到的人情世故 陳汶鍹曾經擔任過百事可樂新年廣告、Lotus平面廣告等大型商家的廣告模特兒,最近上映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3》也有她的身影。這累積下來的一切,都歸功於她的父母,在她8歲時發現她對錶演的熱愛,因此為她報讀才藝班。而第一支廣告就是才藝班的老師介紹的。 舞臺上的挑戰與樂趣 “從小我就很愛表演,很愛展現自己,因此除了演戲、拍廣告,我也愛動漫角色扮演(Cosplay),只要有一個可以展現自己的舞臺,我就會很享受在其中,任何挑戰我都一定會去嘗試。” 陳汶鍹表示,無論是拍戲或廣告,都讓她可以學習到課業以外的人情世故。這是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她說,其中有一場戲,場景是警察防詐騙講座會,她從中吸收了不少防詐騙資訊,隨後她將之分享給家人及身邊的同學,這也是她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 拍攝工作辛苦,幸有父親相伴 因為拍戲及廣告的關係,陳汶鍹逐日變得自信,也積累不少經驗。她鼓勵喜歡演藝工作的朋友,不要因為覺得自己的樣貌不行,就不敢去嘗試。要踏入這一扇門,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元素。 演藝路上的奮鬥與支持 她說,對於有興趣從事演藝夢想的同學,首先要學會吃苦,因為在拍攝現場需要日曬雨淋;同時需要有耐心,因為在等待拍攝的過程中,有時候是相當漫長的:“我曾經試過最高紀錄,是48小時都待在片場拍戲。” 陳汶鍹補充,如果懂得越多才藝,獲選機會就越高,在面試時也就加分。陳汶鍹透露自己從4歲開始就學拉丁舞,後來還有學小提琴、唱歌。擅長的運動有籃球及游泳,每天會堅持抽出時間做運動,由專業的健身教練,為她設計適合的運動項目。 至於如何精進自己的演技,陳汶鍹說,平常拍戲時,她會多觀察其他演員的演繹方式,也會努力聽導演的教導,最主要就是一直拍、一直拍,自然而然就會熟能生巧。 在追夢的路上,父親陳帝維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她很感謝父親的陪伴,無論拍攝地點在哪裡,父親都會親自載送她過去,在拍攝現場也一路陪伴她,直到拍攝完畢。“有一次的拍攝是從早到晚,從晚上到凌晨,超過24小時不間斷的過程,當時父親也一直陪伴在旁,沒有離開過,讓她可以很安心地堅持拍攝下去。” 學業永遠為先 陳汶鍹努力在經營演藝事業的當下,對學業也絲毫不敢怠慢。父母對陳汶鍹的基本要求就是,從事演藝事業的同時,不能忽略學業。 就讀Kingsway International Secondary School國際學校的陳汶鍹,上課時間較有彈性,也可以允許她請假去工作,她自稱這是自己比一般人幸運的地方,讓她可以同時兼顧學業及演藝工作。 兼顧忙碌的演藝事業,並未影響她在學業上考取好成績。陳汶鍹在9個科目中,有至少7個科目拿到A等的好成績。她為自己設下一個規則,那就是在考試前的2至3個星期,她堅持不接任何額外工作,以學業為先。 “我一直讓自己的學業成績維持在優秀的水平,一旦發現自己的學業成績掉了下來,我就會選擇停止所有演藝工作,直到學業成績追上來為止。 “我跟父母約法三章,父母尊重我的想法,我可以去拍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條件是不能影響學業。這是我答應過父母一定要做到的責任。” 拍戲與讀書並重 沒有拍戲的日子,陳汶鍹便是一位用功求學的學生。“我讀書的訣竅是,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記筆記,不清楚的地方一定會當下向老師及同學請教。我還曾經把功課帶到片場去做。”追夢之際,她並沒有忘記自己身為學生的義務——把書讀好。 “未來,我想在本地讀大學,至於會朝哪個領域發展,我目前還沒有想清楚,畢竟我今年才15歲,還有很長時間去考慮。但宏觀而言,我喜歡自由度較高,有挑戰性的工作。” 相關報道: 電影《網紅》公開徵求演員 欲搶攻明年賀歲檔 羅志祥914大馬開唱 最貴票價828令吉 義演30週年玩舞功 歌手總彩高呼挑戰大
10月前
3月下旬的河口湖涼意颼颼,我們入住一家歷史悠久的溫泉旅館。旅館裝潢老派充滿懷舊風味,大堂內擺設許多古董,牆上掛著泛黃的相片,父親特別喜愛古老又有歷史的建築物,那些老物件會把原本嚴肅的他變成小孩般地藏不住好奇心。 我們在大堂十幾分鐘不見其他住客,而且餐廳也不見到一個人,櫃檯只站著一位背挺得筆直的老先生,頭頂如富士山山頂被皚皚白雪覆蓋,他真摯的眼神在冷清大堂裡增加了幾分暖意。老先生用日語夾著日式腔調的英語與我們交談,輕柔語調如潺潺溪水讓我著迷,聽著毫無違和感,邊聽邊揣摩,也能聽懂幾分。這讓我憶起昔日一同玩樂的兒時同伴,年少不精通馬來語,但是交流不是問題,嘰裡咕嚕也可以笑翻天。我們就這樣比手畫腳聊了一會兒,老人家才娓娓道出心聲,說這家旅館比他年紀還大,老了就不受歡迎,被遺棄。父親搬出道理來安慰他:年紀越大應該要學會減法,減去憂心憂慮,眼前快樂為重,快樂開眼睛,快樂閉眼睛。 父母用生澀的英語“咿哦”講得十分精彩,引得大家格格地笑,而我莫名惆悵,只懂陪笑。事後我記不清談話內容卻惦記著當時的氣氛,在這喧譁及令人浮躁不安的世道里,不急不緩,幽默與互相尊重的交談會讓世界溫柔許多。 鼓勵父母脫光光泡溫泉 我們換好浴衣後準備泡溫泉。出門前特別叮囑父母泡溫泉要注意的禮儀和規矩,最重要的是“剝光豬”——連內衣褲也要脫哦,我強調。原本父母興致勃勃,一聽到脫光光,他們臉上溢出似笑非笑的表情,躲閃我的目光,有退縮的意思。父親容易被說服,順著他的喜好給他一顆糖,他年輕時喜愛徒步爬山,富士山是一座讓他心心念念卻無法攻頂的山,我告訴他從男浴池可一邊舒服泡溫泉,一邊欣賞富士山美景。這果然吸引父親眼球,一瞬間他變成雀躍的少年。 母親起初鬧彆扭,要待在房內等我們。一向拘謹又保守的母親,要她在陌生人和女兒面前一絲不掛,這門檻難以跨過。我便同母親坐在更衣室內,陪她醞釀情緒。她自個生悶氣,屢勸我別管她這老古董。我哪放得下她那蹙眉與抿嘴,顯著猶豫不決的神情,是後悔的前兆。父母臉上細紋和斑點如青春痘般飛快生長,日子悄悄地啃噬著他們的骨肉,身體越縮越小,我難以鐵齒地提醒她這個事實,唯有盡我所能,在細紋裡添加幾條新鮮色彩。 我把手搭在她肩上,安撫她就試一下吧,也試著壓住自己不顯露出焦慮的神色。正想著還有什麼殺手鐧之際,浴簾被掀開,霧氣籠罩下走出兩個高挑的人影,步伐的輕盈,優雅地用浴巾擦拭金髮上的水珠。母親立刻垂下雙眸假裝整理浴衣,我向她們打聲招呼攀談起來,談話中她們得知母親的糾結,一再鼓勵她。女生已經穿好浴衣,母親才敢抬起頭,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們紅潤光澤的面容,看得入神。 母親能聽懂簡單英語,最中聽的莫過於那句you are so beautiful。那句話悄悄地在富士山下施展魔法——溫泉水有返老還童功效,浴池裡有個羞答答的少女,輕聲細語警告我:你看別邊,別偷看我!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