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龚万辉

【花踪17.马华小说奖决审会议记录】恰到好处的细节,让小说变成生命的寓言(上) 前文提要:“我没选〈边界之外〉,主要是因为他的叙述方式冷静平实,比较接近散文。”——龚万辉 ●〈初生戒疤〉 葛:我在〈初生戒疤〉和〈边界之外〉间选择。〈初生戒疤〉起码在题材上撞击了我,我更欣赏它的文字,它的文字更冷静、平实。 〈边界之外〉是比较清晰主观的文字,而〈初生戒疤〉相对来说还是有些意义上的留白,及叙事的复杂性,〈初生戒疤〉做得更好。因为有时在叙事视角,或说你去表达时间的切入感、体验感上,往往我们会执于一端,就是你以一个医生的角度,看到病人只是你工作的对象,甚至可能是你长年在这个职业里深耕会不自觉地去摒除这种情感。它讲到蛮多作为手术医生副手如何冰冷看待病人,小说力量来自于同时换位;当时他也把自己当作病人,非常自然及完整地把作品视角与小说结构换位,我读下来觉得这篇在类似题材中高人一等,所以它在我的三甲之内。 龚:〈初生戒疤〉我也蛮喜欢的,它在我的第四名。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笔触蛮冷静,写的东西其实还蛮血淋淋的,非常真实,也非常残酷。它的文字没太多问题,不太煽情,笔触就是不断拷问别人,不同的社会经验、不同的社会层次。我觉得那是站在女性角度所呈现的反思,或是一种抵抗。但以剖腹生产的那个疤作为没法抹除的疤痕,我又觉得这个疤痕其实是一个小孩的诞生。这种种的对比在小说里非常强烈有趣。 徐:这两篇的写法有点接近,都是在探讨某个问题,在执著地探讨某个关键词,〈边界之外〉探讨的是边界,〈初生戒疤〉探讨的是“第一次”的问题。〈初生戒疤〉的语言叙述的确比〈边界之外〉好,更有文学韵味,但中间游离的东西太多了。我看了一下字数,它在9900字,也就是说有意识地控制在1万字内,但中间有部分,就是医生那一块完全游离出去了。不同的医生对第一次不停的责问,不管干了多长时间,有时都会出于职业需要,出于手术需要,他都会质问“你是不是第一次”,有些纯粹是推卸责任,也有的是发泄结果,这些都没问题,但中间游离的东西有点多,多了以后造成一个断裂感,相互之间的张力反而小了。作为编辑,我可能会要求它修改,比如中间医院那部分实在太长,删掉1000或2000字主题会更加集中,现在反而因为横插一大片东西,整个小说有点失衡。 ●〈一个饥饿的男人〉 龚:这是我选的,主要是觉得这篇最特别,叙述方法蛮有趣。它是好看的小说,里面有很多人物,它的故事是流动的,而我们刚才讨论的作品很多故事都不太流动,情节较少。 另一点我非常喜欢的是它的魔幻,像那个虫子的隐喻。虫子从他父亲死后跑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还有胸口碎大石,有一只石头鸟从里面跑出来,有人死后忧伤的女人流泪,眼泪会变成植物等等,这些魔幻的情节都很吸引我。 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整个结构是不同的家庭,不断背弃原有家庭来到另一个,然后喜欢上另一个女生、生小孩等等。它似乎充满隐喻,因为提到很多历史事件,包括日本侵略,可能还有1969年的513,它似乎想用小说跟整个时代历史连接,这样想的话,整个故事是否就是华人的离散史?从父亲南来,背弃自己家庭去更好的地方,去的那个城市应该就是新加坡,因为他里面写的红头巾妈姐之类,不断离开,不断逃离身为父亲的身分认同,那是不是在隐喻南洋华人的离散史。他写得蛮隐晦,我也不确定,只是觉得他用这样的方法也可能是希望不把东西说得那么明白。当然有时我也觉得这样的连结太刻意、太明白了些,这是它的缺点。 我喜欢它人物之间的互动、人物个性的塑造,它的文字非常有活力,跟其他作品相比是比较活泼的一篇。 葛:它是决选作品谱系里,意志感较强的一篇,这是它有趣的地方。读的过程我会有所期待,因为它开头蛮好的,包括铺陈到3页左右,会让我感觉它像在向传统魔幻主义倾向的文本致敬。就是男主人公背后有个不知来处的家族,这个家族人和人之间关联也都带着非常有趣的魔幻意味。但读下来我渐渐不满足,就是它不断重复这样的手法,当它涉及历史,它也没有把这部分展开。有时这在一些成熟的文本铺陈中是有效的,叫“点到即止”,但这个作品中所谓的历史阴谋,处理得较浮光掠影。 我也考量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阅读感受。其实还有一个它自己内在事件的架构,就是一个男人犹豫于各个女人组建的家庭中,围绕着他的人生流转,而几个女人之间实际上还有一种情感的博弈,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最后的那种效果其实有一点点苟且。他最后回到了一个女人身边,故事结尾也表现出一种由衷的自我满足,甚至有种胜利感;特别是中间这种隐喻也非常明显,几个女人都用花来命名,所谓的四君子梅、竹、菊,我的感觉就是,它以男性中心视角,把这几个女性全部物化了,还要求她们要做君子,没有自我主动争取和博弈的过程,几个人都在争取这个男性。通俗一点讲,这个男性很大爷,他整个生命的铺展是在几个女性,以及相关家庭的选择过程。实际上他处在不怎么讲基本伦理的社会,没有真正把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贯彻到底,就是在现实主义层面出现了刚才我讲到的这种意蕴的割裂,所以初读和读到最后,心理反差蛮大的,这也是我没法把它放前面的原因。 龚:对,我读完就发现他似乎真的只有饥饿。就是他对欲望、对整个爱恋不断的背离,又不断的组建不同的家庭。 徐:前面一半都挺好,非常独特。因为我对马华文学有个期待,也是这么多年读马华文学的自然反应吧,希望语言或是日常生活里有些魔幻的东西,正好这篇小说满足了我这个期待。但可能这个作者前面还比较清楚,写到一半以后自己就乱了,有点找不到方向而乱来的感觉。因为他缺少逻辑上的说服力。这种逻辑不是现实逻辑,而是一种魔幻自身的逻辑,他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尤其到了后半部,整个戏码是写到哪算哪,很多东西无论是在现实逻辑上的理解,还是小说本身经营出来的魔幻逻辑,都缺少说服力,有点随便。 细挑每一段,我觉得特别好,整个想像力特别棒,但从整体上看是“有细节,无完整”。我读了两遍,特别想把它的微言大义给搞清楚,包括政治上的隐喻,但两遍以后依然很费解,我就在想是我的问题吗?后来反过来一想,没准也是作者的问题。他在写的时候本身就挺费解,这样一想我就把它给放弃了。 【第二轮讨论结果】 龚:6篇得票作品都大致聊过,那现应该在这6篇内投选我们的两个名次,好吗?就是心目中的首奖和评审奖。 徐:只能投两篇吗?我的首选是〈土〉。 葛:对,我也一样,这个我们比较有共识吧! 徐:剩下两篇,我就在〈云之国〉和〈边界之外〉里选,最后看你们两位,我可以服从你们的,就是两者之间哪一篇都行。 龚:那葛亮老师呢? 葛:第二篇会选〈云之国〉吧。 龚:我的话〈土〉会入选。然后考虑的是〈云之国〉和〈初生戒疤〉。以现在票数来看,〈土〉是一定得奖的啦,〈云之国〉在徐则臣老师的考虑之内,也在我考虑之内,葛亮老师也选它,那如果就让它得奖,老师们有没意见? 徐:我没意见。 龚:好,这样两篇得奖作品就产生啦:〈土〉和〈云之国〉。最终的评选就是首奖,该给〈土〉还是〈云之国〉? 葛:好像也蛮明确的,〈土〉得前面3票。 龚:好,那这样看起来〈土〉就是我们这一届华踪小说首奖。〈云之国〉是评审奖。 徐:认同。 【整体印象与结论】 龚:我常觉得文学奖入围靠实力,所以对这10篇并没预设一定要有怎样的主题,也不会说必须要有本土题材,或是必须要反映社会等等,这都不是我会考虑的,有的话是附带的价值。1万字的短篇小说,作为一个故事容器,它像个箱子,你可以在里面装什么东西?因为超过1万字就满出来,所以你必须控制到底要装什么。 这些小说作者的写作和叙述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用比较多的细节描写,堆叠出故事,它可能不是故事性很强的小说,但它营造的氛围或细节的建构,会让我觉得短篇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另一种是里头有很多情节的流动,给我们目不暇给的故事,这样感觉也不错。所以我没预设必须要选出怎样的作品。但今天选出来的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篇。 这届也有一些东马的小说创作者,可能可以提一下。他们基本上已脱离了张贵兴或李永平那种东马作家擅长的雨林书写,但他们也一样有那种对故乡的幽微心理纠葛。这些都是期待之内的小说,但我反而希望有一些期待之外的小说。他们的语言和文字调度、技巧是好的,但题材选择还是比较守成。 葛:这次的花踪决选作品还蛮符合我对马华文学的期待。首先,题材精彩纷呈,它有马华文学独有的特质,就是稳中有齐。它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特别是几部有共识的作品,我们能看到非常丰沛的细节,包括仅在1万字的体量里呈现出难得的格局感,这都非常值得称道。 但万辉讲的我也心有戚戚,就是我提到的稳中有齐,从这角度上来说,我更想把着眼点或焦点放在“齐”。因为马华文学作为华语文学中气象鲜明的一支,已非常有成就,包括它的叙事体系也相当成熟和完善。但像万辉讲到的守成,作者也更倾向于向经典叙事靠拢,所以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突破与新意。 徐:整体而言它们特别的丰富且多样,拓宽了我过去对马华文学生态的了解。这里面既有对宏大问题的关切和探讨,也有很多幽微的个人经验呈现,比如女性或是同性的爱情,以及性别经验的挖掘。阅读这些作品,我觉得马华文学对华语的使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像契合一种新的语法和表达的经验,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与启发。它们保留了南方的入声字的表达,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一直传承下来的内容。跟马华文学相比,可能中国大陆的文学更口语化、更日常化,失掉了部分东西。 但评奖本身就是这么残酷,手背手心都是肉,也得做出选择。目前选的两篇我都非常满意,评奖结果很好地代表了马华文学当下的华语文学,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文学生态,所以这两篇非常有代表性。当然也有一些小建议,或不是特别满足的地方。就是有一批作品在整体感、评分感上稍弱,打磨还不够。 总之,这次评选,包括上届我也做过一次评选,马华文学虽像刚才两位老师说的有些守成、比较传统,但整体呈现出来的还是一直在拓宽写作题材,一直在寻找新的表达方式,以及更深入地对很多生活现实问题的经验呈现。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小说奖决审会议记录】恰到好处的细节,让小说变成生命的寓言(上) 【花踪17.马华小说评审奖】赖威竣/云之国(上) 【花踪17.马华小说评审奖】赖威竣/云之国(下) 【花踪17.马华小说首奖】颜家升/土(上) 【花踪17.马华小说首奖】颜家升/土(下)
3星期前
日期:2024年8月31日 时间:上午10时 地点:Zoom线上会议 决审委员:葛亮(简称“葛”)、徐则臣(简称“徐”)、龚万辉(简称“龚”) 记录:本刊记者 张露华 本届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奖共收到97篇作品,经初审评委叶蕙、许钦斐、林韦地选出30篇,再由复审评委黄俊麟、黄琦旺、邓观杰选出10篇进入决选。龚万辉被推举为主评。 龚:徐老师好,葛老师好。上一届我当过复审,花踪对我来说比较熟悉,所以我就承大家不弃,担任主评。大家手上有10篇作品,选出的名次只有首奖和评审奖,所以建议先把各位最满意的3篇选出来。 徐:有些可能不需要花太多力气讨论。 龚:对,先选出最满意作品,再看结果怎样。我大概列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可能就由我先来。 【第一轮投票】 〈土〉3票(龚、葛、徐) 〈云之国〉2票(龚、葛) 〈一个饥饿的男人〉1票(龚) 〈初生戒疤〉1票(葛) 〈香火〉1票(徐) 〈边界之外〉1票(徐) 龚:现在入围的有6篇,4篇不在讨论范围,大家有意见吗?这4篇对我来说还好,看大家对这4篇有没有遗珠之憾,若没有那我们先讨论这6篇。 【得票作品讨论】 ●〈土〉 龚:虽然它故事性不强,但细节很丰富、扎实。他写出耕耘一片土地的不确定感,因为那不是真正属于他的土地,所以没有归宿感。他常常在自己的橡胶园里迷路,种种描写似乎在隐喻华人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的处境。他有不断延伸出来的一些梦魇,写被困在土地上,想要耕耘出新的东西,后来却徒劳无功。这个题材写得蛮好的,他特意用许多华文之外的语言,包括方言、马来文等等,这种混杂对我来说是熟悉及可以接受的。 第二,他在描写农务,包括种香蕉的过程写得还蛮真实的。先不论他是不是农地出生的,至少耕地考察还做得蛮好、蛮写实的,这是我选它的一个理由。 葛:我对这篇也蛮有好感,文字特别,细节非常扎实,万辉也提到它有非常浓厚的在地感,作为马华读者,可能觉得更亲切。在马华之外,陌生感呈现出来的文学张力还蛮强的。特别是他有大量关于农作非常细节的在地知识性展示,这跟我个人审美叠合,尤其是接近于格物的部分,他一定是做了大量田野考察,才会集中展现。 它的节奏感蛮好的,不会特别密集,不会被知识所捆缚,又有一种很微妙的松弛感。他选取了非常鲜明的马华本土题材,呈现出非常纷呈的文化混杂性,它也提到外来文化对本土的影响,甚至于不同阶别、国际的人交互,这也蛮有意思。它也呈现出一种无助感,体会到对于生活的无力感。在这种无力感之下,它又有点微微自嘲,所以赋予整个作品的气韵相当高的完成度,我给这篇的分数相当高。 徐:按照我的标准打分,〈土〉是最高的。它也可能是完成度、成熟度最高的一篇,包括语言和叙述。我喜欢它的原因是,虽然那是一个马华农夫一生的某个片段,感觉这一段大概前后不过几个月,但这段时间像一生那么漫长,呈现出非常强烈的命运和轮回感,感觉他像他父亲一样,走在父辈队伍里,慢慢慢慢也变成了父辈的一员。但这种生活依然会前仆后继,接下来假如他有孩子,也可能依然是这样的命运,所以又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命运感。 它的细节,像葛亮刚才说的格物,非常详尽,但这个详尽很耐烦又不拖沓、不累赘,让我不觉得节奏特别慢,因为它整个语言和叙述都特别的清爽。 我做编辑久了会有个毛病,看东西都会拿着笔,有时忍不住要给它改。但是这篇小说我基本上没怎么动,整个语言的叙述虽然有些可能跟大陆、跟我的语言表达系统稍微不一样,但是放在他自身的逻辑里完全是自洽的,整个语言特别流畅。它也让我想到很多小说,比如胡安·鲁尔福写墨西哥的《烈火平原》,还有像阎连科《年月日》那样的小说,它就是对着一件小事一直盯着走,很简单的一个事,就是一个人的事,但最后慢慢写成了一个寓言。他的细节落实得特别好,呈现出来的整体感就是那小说的意义。它也没有什么宏大或是微言大义的东西,但是小说呈现出的命运感,最后慢慢变得像寓言。它脱离了非常现实的那一块,虽然它非常现实,但写着写着最后变成一种,就像福克纳在小说里说的:我们都在苦熬,就一下变成这么一个东西。所以我对这个小说比较满意,我还在想这样的小说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发一下,作为编辑,这是职业病啊! ●〈云之国〉 龚:〈云之国〉是我和葛亮老师选的。它大概就写一个男生对自己性别的疑惑,在整个青春成长时候对性别的探索。然后可能对身为男孩的抗拒,他想变成一个女孩,他希望有个女孩的名字,一个女孩子的身分。他在小说里遇见的人,像隔壁的男孩学长、自己的父亲,还有一个变性的马来人,性别转换在马来西亚当然是个蛮敏感的课题,尤其是马来人,他们的教义非常严格。对于这点,我在小说里也看到,这种想要改变自身性别,却需面对很大的现实考虑,里面的细节很吸引我。比如他常常在凌晨时分听见祈祷的声音,反正睡不着,他有时会跟着哼,这些小细节让我感受到他的孤独感,那种不被理解的感觉。 他描写跟父亲的关系时,有点暧昧。我可能解读错误,但我觉得他跟父亲之间有一些蛮耐人寻味的情愫,可能他也以父亲为学习对象,但父亲后来出走,离开了那个家。 他的文字也掌控得好,很多情欲流动的部分,有些还蛮露骨,但他不煽情。以这样的题材,他用这样的手法,还蛮难得的。当然它的故事性不强,但可以看到自己的纠葛,我们也可从中看到整个大环境、现实对性少数者的压抑,所以我蛮喜欢这一篇。 葛:他写的是相对来说比较锐利的题材,但其实在当下吧,特别是这个华语文学界,年轻一代的作者处理这一类题材也不为少数了,它涉及性别觉醒,甚至是性别认同的问题。我在上创意写作课时,每年都有学生涉及此课题。但这篇给我蛮深刻的印象,他想处理的问题还蛮复杂的,而且这种复杂性下面能看出这个作者的勇气。 是它体现出实际上马华所处的语境,一个所谓的宗教体系之间的冲撞。其二就是社会伦理的冲撞。万辉也说到小说中间的暧昧,这在作品中形成了一个线索,他跟父亲的关系有很多层次,其中一个就是父亲对他达到了一种性的启蒙。然后是代际之间的处理,因为他一直到了后期,包括选择伴侣、在情爱方面的诉求,都有非常鲜明的向父辈倾斜的倾向。父亲成了他人生的依赖,这在作品中还是非常明确的。它非常动人的一点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在外界没有清晰的指引下,表达出自我和解及博弈的过程。 他有一个马来朋友,这人的出现好像是他的一个文化,乃至于性别认同的引渡者。实际上这也是他自我启蒙的过程。这和他的文字表达是切乎相关的,伴随着一种非常深重的痛感。 但这一篇我没有把它放到最前面。因为我一直觉得似曾相识,特别是文字表达,较像朱天文早期的名著《荒人手记》。《荒人手记》也在处理这种题材,也在表达一个人的这种内部觉醒,表达他和外界的种种交互,甚至也会有种非常深重的疼痛感。虽然当下这作品的完成度相当高,但就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有更多考量,所以我暂时把它放在后面。 龚:徐老师没有选这一篇,我还是希望听听你没有选它的原因。 徐:我不是没有选,只是排第四,刚才说选三篇嘛。两位谈的我非常赞成。这块在大陆写作里相对来说较少,他写得非常好,对性别醒觉的认同等意识,呈现得非常彻底。那种纠结粘稠的暧昧,包括作者的勇气,这些我都非常认同,但他更多的是细部的呈现,缺少了某种整体感或是目标感。它跟〈土〉的感觉不太一样。〈土〉也是呈现细节,在细节上一点一点的推进,好像心无旁骛写一个农夫面临一片土地,改种香蕉的整个过程。〈土〉有一个我可以抽象出来的东西,但〈云之国〉更像一个平面的、拼贴的不同经验,缺少一种纵深感。 里面虽提到宗教关系,但是作为短篇小说题材,它的攻击性还是少了点,也就是说目标稍微少了一点。它的篇幅受限于1万字,按照这样的写法与思路,这小说可以写很长,把同样的经验反复不停地拼贴,它可以越来越广。它在对自我的认同和发现过程有一定的推进,但有些经验是比较单一的。所以我稍微有点不满足,整体感可能弱了一点。 〈香火〉和〈土〉是同一题材。同一题材的确有些遗憾,至少参赛作品该有不同的样貌,写作生态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体现。虽然我把〈香火〉的分打得比〈云之国〉要高,但最后综合一下,用〈云之国〉替代〈香火〉我也能接受,它能更全面地呈现出马华生活的现实和经验。 ●〈香火〉 龚:花踪比较残酷的就是它只有两个名次,首奖和一个评审奖,以前有3个奖。但在题材选择上是不是要有考量,我觉得还可以再斟酌,后面还有好几篇,所以不急在一时。我们就接着徐老师提的,直接进入〈香火〉。 徐:〈香火〉是我看的第一篇作品,因为我打印以后就往那一放,再随便抽一篇来读,抽的第一篇是〈香火〉。看的时候特别兴奋,第一篇就写得这么好,那10篇的质量应该都是非常棒的。 之前做过一点黎紫书的评论,所以读到这个作品时我就觉得整个叙述是比较地道、比较本色的,整个语言和叙述都比较马来西亚。语言挺好的,虽然故事性不是很强,但生活的繁琐交待得比较完整,而且小说里的任务有一种躲不掉的宿命感,这种宿命感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逐渐饱满和充分。〈香火〉对东南亚,尤其大陆南方意义重大,但这个重大的意义又由于小说中那种虚无感结合起来,写得特别有意思。 从一个读者角度来看,透过〈香火〉可以对马来西亚关于香火的认识有了比较丰富、到位的认知,从语言叙述上知道它的确有这样一个问题。后来我看了〈土〉,就觉得它的语言有点拉杂,或者说语言没有〈土〉那么清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它比〈土〉更丰富、更博杂,但在阅读感受上它不如〈土〉,所以我选〈土〉。 葛:对,我的感觉其实蛮相似,因为我也是先读〈香火〉,当时确实有审美上的撞击感。老实说这些年也看了一系列的马华文学作品,这一篇十分地道,像真实人物跃然纸上,比较集中在一个家庭空间展开所有故事,围绕着所谓的社会伦理,对整个事件逻辑铺陈的路径也非常在地与独特,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与〈土〉的分别。 初读〈香火〉,你会觉得它的文字老到,而且整个铺陈自然和舒展,但〈土〉的完整度甚至格局会更鲜明。〈香火〉确实有些值得称道的地方,比方文字叙述特点鲜明,对于家族成员矛盾,他都用四两拨千斤的笔法,让我觉得这个作者在文字表达上游刃有余。但整体结构或格局和〈土〉相比,可能稍稍逊色。 徐:葛亮说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如果叙述和文字兩相比较就是,〈土〉是打磨过的,〈香火〉还需要再打磨,就是那种边边角角、丝丝拉拉的东西有点多。 龚:这一篇我没有放在太前面,主要也像刚才葛亮老师说的,就是他用了近万字,但还是给人一种小品的感觉。当然他在人物塑造方面蛮成功,个性蛮鲜活,人物互动也蛮有趣,但若用〈土〉来比较,〈土〉的深刻感觉是它没有的。它以香火为题材,从现今的角度来看就已经有点落伍了,我希望在小说里读到一种可能对香火传统的反讽,虽有一点但不多,相对于整个故事就是个家庭剧场,父亲死后财产怎么分配及各种冲突等等。 对于家庭剧场,我反而更喜欢〈一个饥饿的男人〉,在文字表达和创意方面,我更喜欢这篇。 ●〈边界之外〉 徐:〈边界之外〉可能跟这次的小说都不太一样。我觉得写小说有两种,一种是以写小说、讲故事的方式去写;还有一种是用写论文的方式去写。当然我不了解这个作者,也不知是谁,但我感觉他应该是个学院生或做学问的人,他以写论文的方式来写小说。他在论证,是一种学者式的小说,用故事、细节论证自己的观点:边界在哪里、边界之外是什么。它以不同的生活、学问、对猫如何等几个方面、几条线交叉,相互论证他的主题,就是边界的问题。这与其他小说迥然不同,整个叙述比较冷静与理性。虽然有点干涩,但这种问题的意识我是比较赞成的。这是它给我的最大感受。 有些小说细部特别好,把一段生活或现实场景呈现得特别好,但缺少某些意识,尤其是问题意识。这小说基本上是弥补了其他小说的态度,从这意义上来说我挑了它。 葛:我跟则臣一样都给每篇打分,这篇的排名是比较高的。它在题材考量方面比较完整。我也选了另一篇〈初生戒疤〉,两篇对读,因为它们都涉及了女性的自我认同问题。它的起点是,把问题置于所谓的学术政治范围内考量,或说一个学院政治的范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它最后对自己生命的再次选择跟放弃。实际上它是看到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学院政治的刻板印象,因为我们能感觉到它有一系列隐喻,伴随着女性的自我认同;比方说少数族裔,甚至是性别少数的部分。它有两个角色:阿里和依布拉欣,这两个角色的隐喻感非常强,就是一对男性伴侣。另一个是猫和狗,在小说里也是很重要的隐喻;比方说“你们华人一般不都是养狗的吗?为什么你会倾向于和我们一样”?通过对猫的关注,它或也代表着主人公身为女性的自我认同,就是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学术政治上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种伪世界政治的表达。 相对来说,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霸权体系。这个女孩子为什么七、八年时间都拿不到学位,就是因为她的论述体系跟所谓的学术要求,产生了非常鲜明的砥砺跟冲撞。在这种情况下,她必须要有一个屈从而牺牲的姿态,面对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游戏规则,接受整个世界的对她的评估,才能嵌合在里面。但她最后选择了放弃,实现了自我生命的肯定和选择,所以从她的个体角度上来说,她其实是胜利了。 这个小说主题很鲜明,它的题目已概括了我们刚才想探讨的。从“边界”这个角度上而言,这个女生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要冲破这个边界,所以这个作品相当有力量。 但后来因为我又读了〈初生戒疤〉,它用医生与病患的双重视角,去切入“女性经验”这种非常切肤的生命体验,让我那种感受更加深切。首先〈初生戒疤〉的叙事相对成熟,文字特别冷静和自持。我们在表达一种很锋利的生命体验时,往往会有很强大,特别希望跟读者共情的角色,这种共情会表现出强大的情感指向。但在〈初生戒疤〉里,你看到它的文字流淌是非常冷静的,而且那个铺陈过程游刃有余,因为它涉及大量场景的切换,相对来说〈边界之外〉较是自我心路逻辑的铺设跟延展。就女性经验而言,〈初生戒疤〉技巧更复杂,两篇相较,我会更倾向于〈初生戒疤〉。 龚:我没选〈边界之外〉,主要是因为他的叙述方式冷静平实,比较接近散文。它有很多东西写得太明白,失去了小说值得玩味的部分。包括面对刻板印象的各种抵抗,如刚才讲的华人养狗,马来人养猫,或者男生就要喜欢蓝色,女生就要喜欢粉色。而最重要的是,它对男性女性这个学术圈子的权力不等,我还是觉得它写得太一目了然。最后他把收容所的动物都放走,自己也分享了所谓的一个边界之外的自由,对我来说理所当然了一点,所以我没有选它。我比较喜欢〈初生戒疤〉。(11月26日续) (备注:马华小说奖入围名单——郑家瀚〈海马体〉/ 赵佳浩〈终于失恋的麦先生〉/ 颜家升〈土〉/ 谢阳声〈香火〉/ 赖威竣〈云之国〉/ 杨焌恒〈边界之外〉/ 蔡晓玲〈出走〉/ 李宣春〈我们很快乐〉/ 王晋恒〈初生戒疤〉/ 方肯〈一个饥饿的男人〉)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小说奖决审会议记录】恰到好处的细节,让小说变成生命的寓言(下) 【花踪17.马华小说评审奖】赖威竣/云之国(上) 【花踪17.马华小说评审奖】赖威竣/云之国(下) 【花踪17.马华小说首奖】颜家升/土(上) 【花踪17.马华小说首奖】颜家升/土(下) ​
4星期前
最近随着读书会读完了两部非常精彩的马华长篇小说,分别是黎紫书的《流俗地》和龚万辉的《人工少女》,久久沉浸在精致细腻的故事编排和人物刻画中无法自拔之时,在有店订购的《秘密河流》便送到了家里。《秘密河流》的作者王修捷是我在新纪元大学学院的老师,感觉“只识其人,未读其文”甚是惭愧,所以在一个夜晚慌忙下单了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说。 《秘密河流》出版自有人出版社,小说篇幅不长,才一百三十多页,叙述了一个神秘的女子Claire无意间闯入了王修捷的生活中,修捷则同时作为Claire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与叙述者,为这位神秘且坚强的女子旁述。尽管我非常敬佩修捷老师的知识含量与教学方式,但对这部中篇小说的期待依旧不高,认为篇幅不长难以对故事和角色有深刻的叙述与刻画。 ◢去个性化的叙事:将读者带入故事 喜欢在网上冲浪的朋友大抵都看过“迷因”(Meme或梗图)。迷因之所以能如此流行且具有感染力,原因之一是迷因中的人物描绘是简单、普通的(例如知名迷因人物“Wojak”),去个性化的形象搭配契合生活的文字更有助于读者或观众将自身代入作者创作的语境下并感同身受。 迷因是共情的艺术,文学是共情的语言。虽然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事,修捷在小说中并未进行更多个性化的设置与刻画,其反应、笑话和行动多是普通人都会做的。因此文中的修捷便作为读者替身而存在,醉心于追踪Claire的故事。在读完《秘密河流》后,读者的情感多会留存于Claire的故事和结局中,而非“修捷”的生活上,因为读者已经化身作“修捷”。 ◢每人心中都有一道无声河流 小说最后一段是:“关于Claire的事情,我知道的从来就不多。Claire从来不让我进入她的世界。我对她的所知,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永远只知道那么一点点。”Claire就是路过修捷与我们生活的说书人,与我们人生中无数个擦肩而过的路人一样,擦肩的瞬间将他人生的一小块带入到了我们一小块的生活中。 Claire与修捷、修捷与我们、我们与Claire之间都横跨着一道无声的河流,这道河流虽无声却激荡。激荡的河流持续冲刷折磨着Claire的身心,激荡震撼的浪涛席卷Claire的灵魂;作为隔岸观测者的我们面对着激荡的河流却只能以无声对之。浪声越大,越是无人应答,越是无法应答。 生存或是死亡?从来都是个问题,没有答案的问题。人生种种十字路口都并非选择题,而是开放题,且唯有答题者的答案才能算作分数。 相关文章: 【特辑.非常文学奖】王修捷/哈罗,全世界的创作者,别互相瞧不起了! 【读家投稿】蔡家杰 / 上一代的悲剧,要下一代的正视
4星期前
1月前
如果我们从〈序章〉 开始读起,那这是父亲写给女儿的呓语。那些如梦般荒谬如记忆般扭曲的情节的预设读者并不是我们这些一般读者,而是那位本该继承他们的女儿。 当我读完《人工少女》的前5章时,我还在思索,人工少女莉莉卡到底在小说中有着什么作用。她不过就像个新游戏开篇里出来给玩家引导和学习操作的NPC——哦不,莉莉卡甚至都没说话,而自顾自带我们游历小说内一处处记忆的,是主人公“我”。 小说里的各种记忆被称为“房间”,里头承载了主人公所欲让莉莉卡经历之事或记忆。这个被“提早被唤醒”而没说过半句话的人工少女为何总是被迫陪着她的父亲去经历各个门背后偶尔荒诞甚至惊异的事?万辉在最后一个房间〈房间的雨林〉 里给出了答案: 你依着母体留下的DNA,被复制……必然要再一次经历同样的人生和记忆,以及时间轴上那已经重复了许多遍的毁灭时刻。 但这是否是身为父亲的我的最初想法?似乎不是,让我们看看〈 序章〉 里莉莉卡提早被唤醒时,作为父亲的我的想像: 我也想像过,你出生之后,我和你一起生活的各种细节——我将教会你各种不同的知识与技艺……但结果我也只能带着你不断地在迁徙而已。 于是乎,仿佛宿命也仿佛枷锁,无论重生或轮回,莉莉卡都必须跟着父亲重复推开那些记忆的房间,“继承”双亲的过去——一个出生于未来的人工少女,竟然要一直回到过去。 可这依旧无法解惑,一个篇幅极少的虚构人物却总是做着开篇引导的工作究竟为何?直到我读到〈后记〉。如果后记不是小说的一部分(看起来不是),那万辉乃是将自身现实中存在的痛(但愿已不再痛)建构出这样一个故事。正如后记标题所揭示的——看不见的女儿,以及看不见的父亲——小说这门技艺为现实中无法企及或意欲寻找安栖地的情绪、意念、回望提供了居所。 回到小说阅读,如果我们从〈序章〉 开始读起,那这是父亲写给女儿的呓语。那些如梦般荒谬如记忆般扭曲的情节的预设读者并不是我们这些一般读者,而是那位本该继承他们的女儿。 那如果我们从〈后记〉读起呢?那我便才知道那些为莉莉卡打开的房间有着什么意义。对于这点我想万辉是有自觉的,因他在〈后记〉 里说到: 这本小说的完成,其实有点像是钢之炼金术士的等价交换——以看不见的女儿,换取了一个情节零散的故事。 无独有偶,《钢之炼金术士》是我喜欢的日漫之一(还曾为它写过一首诗),天才炼金术兄弟在尝试炼成已死去的母亲,哥哥为此付出了一条胳膊,弟弟则付出了整个肉身,而他们等价交换回来的母亲,不过是如同丧尸的肉状人形,没有几分钟便死亡。 那万辉交换回来的故事呢?我私心觉得该从后记开始阅读,莉莉卡的轮廓才会第十二房间结尾处,那星空下的转身前,清楚显现。 (按:龚万辉《人工少女》夺得2024年花踪马华文学大奖)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会议记录】得奖作品获评审一致肯定 |花踪17|第17届花踪文学奖得奖感言——文学之路不寂寞
2月前
这是6部札实的文学作品。有3部或者可以称之为“创伤叙述”的小说, 其中有环绕于513事件和合艾和平协议的,另一部作品则未有特定事件。另有科幻小说等小说集,诗集。 许多作品都有着Covid-19的大背景(有一部分是戒严),在这样的氛围下,特别显示了主人翁孤独的心灵。 要如何决定评选标准?我在《蒙面战纪》(p.122 )读到:“一般人会偏向完整性高的物体。但在特定情况下,人会偏好独特性多于完整性。”这么来说评选标准应该是合宜的,但事实上一般和特定往往也是难分轩轾。我个人的选择不易。 ☉ 海凡《雨林的背影》 描述马共游击队的森林山村战斗生活,以及恍若李伯大梦般的结束,理想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大叙述。 小说以和平协议签订的“新时代”开始,今昔交替,两个时代间的矛盾,逐个显现,很具张力。在现实生活,选村管委上,“新时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凌驾老同志所代表的忠诚、坚定……(p.59);在心灵上“草绿色的军服脱下了,我是谁?和平协议公布了,我又是谁?”(p.132)“我们是不是也不合时宜?”(p.139)现实主义文学出发,小说的技艺札实。    写景写情的功夫高深,写密林气象万千(第二章第一节p.75),写大河气势磅礴(第二章第二节p.83),而在写景之中,融入了男女脚色的情愫。第二章第三节末段(p91-92)灵芝夜思,缠绵矛盾,借景借物拟情,都是高明之笔。 ☉ 牛油小生 《那些进化了的,以及……》 相当精准的时代风景猎人。Covid-19时期的见证,或是又一个爱在瘟疫蔓延时? 用字灵活聪慧,对话生动。 对各种动物有着抵死的喜爱与认知,无论是比喻或是直接变形深入拟人化,都显示出作者对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终究要指涉到人的世界,那他的人文与文字的理解和使用真正是出入自如了。 而对物事的繁复与细致描绘,可说是充分发挥了“小美”的境界。 ☉ 龚万辉 《人工少女》 虽然大部分的小说广泛来说都是时间的故事,但《人工少女》是如此的用力经营于时间与回忆。在各种时间的断片里,有着神秘的空间,遭欺凌的受伤者可能和不可能的遮护所。那些脚色都想变身成另外的人,或者让自己从人群中消失,总之,是要躲到背光的另一面去。 人生许多决定性的时光就在那里,命定了似的。时间如此无情,想要暂停或快转的期望终究不能改变什么。各种手机、电玩、动漫、充气娃娃(性爱玩偶)、组屋、城市、废墟、地底的深渊、雨林、荒废的游乐园……撑起了1980年代以来的欲望、伤悲、歧视、不能理解、禁锢、失落的童年与青春、传说、(走出来或走不出来的)梦境、远去的革命……以微微的奇幻笔法,回望一部悲观的徒然的终将消解的生命史。 因为是徒然吧,文字和叙述都呈现了哀伤的调子。   小说里有一段文字:“所以,那其实只是以一种时光倒退的方向,倒转了亿万年间不断诞生和消亡的整个地球生物史?”(p.230-231)用来参照这部小说也适合。 ☉ 贺淑芳 《蜕》 那些被政治蒙蔽的创伤,被政治叙述的历史要如何发掘?显然有一种方式是用小说。作者设定了许多罹难者的家族以及后人,甚至另一方的脚色,叙述他们艰难的,失去希望的生活,也叙述他们“如常的”继续生存的日子。“我自己应该对所有的创伤敬畏。创伤有我为了安全而剖挖封锁冻结的形状,创伤就是容器,它召唤一个人进来我生命。”(p.241)这一段在小说里未必对应到题旨的叙述,似乎可以注解整部作品。 穿越几个世代的华人庶民生活,写得至为生动,戏班生活那一大段也是精采万分。或说有些情节会不会太离主轴?作者在后记里说了:“对事件的诠释不统一、驳杂,甚至不和谐,带来繁复,最是自然不过。”(p.297) ☉ 周若涛 《蒙面战纪》 辑一的〈蒙面战纪〉有着香港的模本,现实性较强。 辑二,〈星光缓慢〉和〈先知〉组成的中篇(?)比较丰富完整可观。 影像,虚拟,情感,实体的触感……谈组织,谈自由,谈宰制,谈占星,谈人在制度里的对应……几乎是一道道哲学的、物理学的、美学的以及其他种种问题的提出,而以历史及未来的经验和想像来呈现。时而有诗般的语言。 向未知的想像,永远是科学或艺术创作的主轴。“一个永世追逐的幻影,让人脱离当下现实,像处身零重力状态而被磨得形销骨瘦。”(p.148)科幻世界如此,文学世界亦然。 在这本小说的篇章里,几乎所有的科学都是为人心服务的,以文学的字句。“……相信我,光速虽是绝对,但人心能凌驾其上。“(p.157) 许多篇章,或者说这部小说集都在讨论人的极限,人类的极限,然而,主人翁都在怀念着永远的、失去的童年。仿佛电影《大国民》(Citizen Kane)里的“玫瑰蓓蕾”(Rosebud)。        ☉ 吕育陶 《一个人的都市》 虽然诗人在后记自承这部诗集因Covid-19使人们的封城独居而启动并增加了他对科技改变人们生活的诗作,同时也有诗人一贯以诗对政治的发言,但诗人毕竟是不受约束的: p.39〈小诗〉诗小却具重量。诗人从“轻阅读  浅写作  微感动  伪艺术”“小确幸……小情小爱……”流动到“……千百座银河系  一幅亿万光年史前的星空”。 应该可以说明诗心的无限。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会议记录】得奖作品获评审一致肯定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王润华/完整呈现马华文学的突破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韩敬群/致力走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陈雨航/难以取舍的独特性与完整性
2月前
海外华语文学因为题材的独特性以及艺术的高水准已经成为当代汉语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近10年来,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异军突起,当之无愧地成为海外华语文学的亮点与骄傲。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等大家独具风格的创作,挟带着热带雨林的潮湿溽热、野蛮生长的奇观与生气,让人耳目一新。张贵兴的《野猪渡河》、黄锦树的《雨》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就大陆文坛来看,黎紫书是近几年最成功的马华作家,甚至可以称为现象级作家。她的长篇小说《流俗地》2021年出版,几乎横扫大陆所有榜单,销售也早已超过十几万册。豆瓣上它的评分稳定在9.2分,这是有2万多人参与打分的结果,是了不起的成绩,“想读”也将近8万人。黎紫书以她对锡都怡保普通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切与深入观察,设身处地地同情同感,以她对写作艺术“一个字都不肯懈怠”的精神给汉语文学带来一部可以称得上经典的作品。 上述几位大家都是花踪文学奖的获奖大户,这也可以证明花踪文学奖已经成为华语文学世界的一个重要奖项,不但力度十足地奖掖了马来西亚本土的华语写作,也是代表华语文学创作水准的一个风向标。 本届花踪马华文学大奖进入终评阶段的6部作品从21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说明它们各自具有不俗的实力。6部作品包括3部长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集,1部诗集。题材不同,但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以下两个共同点:一是它们都深深烙印着马来西亚社会近几十年尤其是近4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急剧变化的历史,历史作用于个人挥之不去的影响,以及作者的思考。其中尤其有两个事件是作家们深切关注的: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及新冠疫情全球大暴发。其二是作者们都致力于在艺术上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径,树立自己的创作个性。 巧的是,贺淑芳的《蜕》刚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而在2023年7月份,作家东西已经把龚万辉的《人工少女》推荐给我。这也可以看出马华作家在扩大自己文学影响力、开拓作品文学市场方面的努力。 龚万辉的《人工少女》其实可以看做几个少年的成长小说。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急剧变化,因此具有这一代青少年特有的成长迷思。城市是容器,故乡是容器,而记忆是最大的容器。这些容器把人们装进来,塑造成不同的形状。在这样的塑形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被消解无形。作品的结构很精致巧妙,人物的故事如回响,发声于此,响应于彼,形成圆融的闭环。 贺淑芳的《蜕》其实写的就是五一三事件的PTSD(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蜕皮原来会致命。能够成功完成蜕皮的,就会啜吸旧皮上的汁液。”可见走出历史阴影之难。文学固然不是历史,但文学可以通过书写历史中个人的命运,提供丰富而有意味的细节让历史“活化”。 《雨林的背影》写马共的生活与战斗。也许因为类似的书写在大陆屡见不鲜,有时不免让人有些恍惚,有时空倒错之感。看到其中不时穿插出现的大陆某个时期流行的图书、革命歌曲,还是感到很亲切的。也许从艺术上看,作品还是显得“实”了一些。 两部短篇小说,《那些进化了的,以及……》让我想到黎紫书所说她早年为了获奖,往往会在技巧上下足工夫。而炫技可能产生的一个缺点是忽略了内容准确而有效的表达。《蒙面战纪》是一部科幻小说集,感觉作者还是更看重表达自己的观念,而科幻的特点不是特别突出。 《一个人的都市》是一部诗集。作者有饱满的政治情怀,也许是他过于直白的政治表达影响了诗歌的“隐秀”美学。“失踪的飞行器依旧失踪,迷航的国家继续迷航”,这个句子让人印象深刻。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会议记录】得奖作品获评审一致肯定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王润华/完整呈现马华文学的突破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韩敬群/致力走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陈雨航/难以取舍的独特性与完整性
2月前
这次马华文学大奖决审的著作,共有6本。5本小说:3本长篇小说:海凡《雨林的背影》、龚万辉《人工少女》、贺淑芳《蜕》;2本小说集:牛油小生《那些进化了的,以及……》、周若涛《蒙面战纪》;一本诗集:吕育陶《一个人的都市》。6本杰著,相当完整地呈现马华文学当前突破性的变化,引领文学因应社会文化、科技、人类与人工智慧的突变,产生惊人的新书写。今天呈现给大家,说明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给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启发、鼓励,创造新的作品,又一次带来惊喜。 ☉ 吕育陶《一个人的都市》 吕育陶的诗集《一个人的都市》继承文学的抒情与叙事,以爆炸性的语言与意象,思考与书写了马来西亚及全球人类社会环境、文化、心灵的复杂情境。对以后诗的艺术,将会造成极大的挑战。 ☉ 周若涛《蒙面战纪》 周若涛《蒙面战纪》是一部极端创新超越的小说。龚万辉的推荐序引导读者去了解这部作品:若我们相信一草一木之中有诗意,我亦愿意相信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中有诗意……而科幻小说这样的类型文本,恰好就是一种可以把科学理论和人类情感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的创作方式。 《蒙面战纪》即是一次漂亮的示范——科幻小说家凝望宇宙而期望破译生命的意义,一如在微小的光子之中看见爱情的模样。 读完〈蒙面战纪〉、〈花要怎样开无人能决定 〉,读者惊醒这是植根马华特殊的多元种族与文化社会的华文科幻小说,也是作者诗人与小说家的魔幻艺术。 ☉ 牛油小生《那些进化了的,以及……》 《那些进化了的,以及……》大胆又细心地把散文、童话叙事、小说故事打造成新的小说艺术。他诗意化各种动物的隐喻,变化成人类的历史、记忆、情欲的符号。他用新的语言把人类新的生存状况写下。南洋最年轻一代的典型文学越界创造。 ☉ 贺淑芳《蜕》 1969年513是马来西亚的重大社会议题,太多人以大叙述来重现这个受伤的国度。贺淑芳很技巧地以小叙述(作者所说的“小写”),借用作家黄琦旺所说,通过往返窄巷日常生活中的他者的自己发声。 这就是经过严密封禁,有着众多讨论与诠释后,513的蜕变。 ☉ 龚万辉《人工少女》 龚万辉的《人工少女》,处处都有传统的科幻小说、漫画、童话、传说的碎片。虚构与真实交错,各种叙事与时序交替,故事情节模糊又清晰——一位逃亡的父亲,一位人工创造的女儿、尝试生育屡屡失败的夫妻,不安于自己性别的少年,他们走进12个房间追逐与迷失,即魔幻、科幻、真实虚构,是我们的后现代社会生活,使读者唤起电脑游戏、线上直播、cosplay、偶像秀的视觉世界。 这样的勉强归类为科幻小说的作品,挑战我们对小说,甚至文学的定义。也挑战什么是人类生活道德的定义。 ☉ 海凡《雨林的背影》 热带雨林提供取之不尽的人类社会生活所需的资源,如经济医药植物与矿藏、水源,绿化等等,在马来西亚山脉边缘埋藏着各种矿藏,如锡矿、铜铁等,其旷野更盛产世界作家取之不尽的文学题材,提供作家完成数之不尽的诺贝尔文学奖杰作,如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奈保尔的《大河湾》 。海凡《雨林的背影》就是继承世界热带雨林的小说书写的传统。他也是继承东南亚反殖民战争、被压制的马共文学书写。时间的美学距离,现代文学的新传统,使到海凡冷却了反殖民的口号、土地与民族的悲愤为艺术。 《雨林的背影》颠覆了传统马共大书写,放弃政治大叙述,学习文化书写的小事件、小叙述,他写雨林的背影,放弃描绘雨林的正面。东南亚,尤其印尼、泰马丛林小径上的落叶、热带山野奇怪的植物生态,孤单饥饿的马共游击队员寻找食物的生活,建构另一部反殖民、最后的马共历史。这是上个世纪东南亚一部后马共热带丛林书写,再涂上冷战的色彩,赤道阳光的油画。 相关文章: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会议记录】得奖作品获评审一致肯定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王润华/完整呈现马华文学的突破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韩敬群/致力走出独特的艺术路径 【花踪17.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报告】陈雨航/难以取舍的独特性与完整性
2月前
2月前
8月办完音乐会,9月马上就开始龚万辉的“如光如影插画展”。其实早在约10年前龚万辉第一次在八打灵再也办展,我就曾经跟羊男去看过一次,买了一本书。 大概两三年前,季风带书局还在楼上的时候,也曾经办过一次画展。当时趁放工时上楼看展,一边看一边心想要是可以在楼下办那该多好。不过,因为已经在楼上办了,我就不好意思询问楼下也办办看好吗。 大概两个月前,有天在寻羊遇到龚万辉和翁菀君,不记得是谁开的口,突然就拍板决定下来一整个9月都办插画展好了。当时,我还记得自己胆粗粗跟龚万辉老师说很久以前就想办了呢,没想到老师说他一直都在等我问啊。真没想到呢。 才说好不久,老师就做好展出海报,还新鲜出炉一张《寻羊冒险记》的水彩画。第一眼我已经很喜欢。 從零開始畫不簡單 其实我见过很多插画师,身边的朋友也有相当多人是做平面设计师的。可是真正动手画出来,再把图编成电脑档案的却很少。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直接用电脑画,方便改来改去,undo redo。可是要从零开始慢慢画出一张图,不得修改,就需要很深的功夫。我想至少画一张图前,一定要计划好那张画的构图、层次、颜色、风格之类的吧。 像我这种完全不会画画和设计的人,做一份菜单已经可以花我好多天。我有一个朋友开怪兽精酿啤酒店。他虽然平时都在办活动,处理店里的事项,半夜就在家里画画。店里的所有菜单、海报,都是真材实料地自己的画作。真让我羡慕不已。 龚万辉的画展开始的第一天,《寻羊冒险记》这幅水彩画马上就被一位熟客买下。大家都以为我会把那幅画买下来,其实我也以为我会买。可是没想到店才开门不久,就有客人说要买。要是第一张画就说不卖,意头不好。幸好客人说他会把画一直摆在寻羊店里供大家观赏,等我想要的时候,他也愿意原价卖我(故意在这里写下来,请大家当我的证人)。 不知道是不是龚万辉看我没买到那幅《寻羊冒险记》,老师提议9月的每个星期五都来店里画一幅画。我当然很是开心,每次见到老师的时候,就暗示老师可以再画一幅寻羊冒险记吗?可以怎样怎样吗?要求还特别多。 基本上老师在店里画画的每一个星期五,老师人还没来,就已经有客人在店里等待。有一些还会心急地问,会来吗?会来吗?起初我相当担心老师没办法专心画完一幅图。因为来找老师的人实在很多。有老师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和朋友们。我以为我要做那个挡箭牌,挡住干扰到老师的人。结果我这个挡箭牌也没有用,因为人多,我做饮料挖雪糕都没忙得过来。最后每次看到老师5点正都可以画完一幅画,真的很是佩服。 第一张画是《潮湿的记忆》,关于一个女孩在思考金鱼的记忆。画完成不到6个小时就售出。第二张画是苹果和少女,老师还带了一颗苹果来写生。水彩还没有干透就售出。第三张画,是《寻羊冒险记2》,基本上还没有开始画,就已经是我的,因为我已经念了一个月。
2月前
第17届花踪文学奖最终成绩会在2024年10月11日,晚上7.30,于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雅歌剧院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揭晓!此刻不妨先看看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决审评委的一人一句评审会议记录。 愉快又纠葛的评选过程 ● 王润华(马)/ 马华文学大奖决审评委 简介:出生于霹雳地摩。学者、诗人、散文家。曾获创世纪20周年纪念奖、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中兴文艺奖、新加坡国家文化奖、泰国的东南亚文学奖、东南亚国协的亚细安文化奖。现为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副院长兼中文系教授。 评语: “这次的比赛,马华作家几乎都很创新,不管是写小说或写诗,都几乎颠覆了很多传统的叙事,也创新了很多手法,最大变化是非常的科幻化,不像马华文学最早的传统都是非常写实的。” 对象应是各年龄层儿童读者 ● 张光达(马)/ 童诗奖决审评委 简介:生于吉打,祖籍福建同安,毕业于马来亚大学。著作以文学评论为主,着有《风雨中的一枝笔:当代马华诗人作品评述》、《马华现代诗论:时代性质与文化属性》、《马华当代诗论:政治性、后现代性与文化属性》,编有《辣味马华文学:90年代马华文学争论性课题文选》等。 评语: “我们的要求主要是以孩童角度来想像。因为我们也不清楚作者的年纪,所以谁都可以写童诗。不过,对象应该是儿童读者,而且我们必须有一个概念:这个’儿童’必须是包括几个年龄层的,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   偏重童趣缺乏诗味 ●郑景祥(新)/ 童诗奖决审评委 简介: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学士。现任《联合早报》新闻编辑副主任。曾获新加坡青年艺术家奖、世界华文报告文学奖、Lycos Asia中文原创文学奖、亚细安青年微型小说奖、新加坡全国诗歌创作奖。 评语: “有些诗偏重童趣,可是缺乏诗味。如果能够同时达到既有童心、童趣又有诗的韵味、有意象的运用,那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甚至比较上乘的童诗。” 愉快又纠葛的评选过程 ● 陈志锐(新)/ 马华新诗奖决审评委 简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学士、莱斯特大学商业管理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文学学士、剑桥大学汉学博士。现任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研究与发展)。曾获金笔奖、方修文学奖、新加坡青年艺术奖、杰出青年奖、新加坡文学奖。撰写并主编的华文创作、中英文学术论着共20种。 评语: “在诗意方面,有者急于表露内心诉求或渴望,稍微显得直白,有者能够通过诗的语言进行转换,让人看到文字表面、文字深层,甚至文字以外的多重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愉快,也带有一点纠葛的评选过程。” 诗的语言需要更精确 ● 杨川(马)/ 马华新诗奖决审评委 简介:本名杨启平,成长于马六甲,后定居新山。美国奥克拉荷马中央大学理学士,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曾经担任新山教师教育学院中文组高级讲师,中文组主任。马来西亚开放大学,吉隆坡大学兼职讲师。着有评论集《当代大陆与马华女性小说论》,小说集《红尘有唤》,诗集《未竟之行》、《寻树》。 评语: “有些诗作过于直白,有些诗的语言可以再精确一些,但基本上给我的印象都相当理想,内容各异,风采各异,风格各异。重要的是找到他们的个人风格和观点,这是我最注重的。有时候,我不在意那首诗要说什么,而是比较在意作者如何去说这个主题。” 符合基本原则但欠文学性 ● 陈文贵(马)/ 报告文学奖决审评委 简介:曾任新闻记者,后转投电子媒体,历任ntv7华语新闻制作人兼新闻编辑、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主任、首要媒体旗下ntv7与八度空间华语新闻与时事节目总监。 2019年创办网络杂志《访问》The Interview.asia至今。 评语: “评选报告文学必须回到最基本的原则:第一、作品必须是真人真事;第二,符合文学性;第三,真实的去采访,而不是资料整理。这一次大部分的作品都符合这个报告原则,但在文学性方面有些还是欠缺。” 作品需重新构思并呈现 ● 李慧玲(新)/ 报告文学奖决审评委 简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南亚研究硕士。哈佛甘乃迪学院艾希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亚洲研究员和连瀛洲纪念奖学金学者。现任新加坡新报业媒体(SPH Media)华文媒体集团社长。 2019年获颁星云真善美传播奖“杰出贡献奖”。 评语: “现在包括新闻报导,因为有了线上视频的形式,如果它只是叙述受访者讲什么,我们完全是可以看视频就完了。如果它还是一个报告文学,就需要重新去构思,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它应该怎样呈现。” 过多疫情作品有点过时 ● 黄凯德(新)/ 马华散文奖决审评委 简介: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兼职讲师。毕业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后获得南大中文系硕士文凭,曾在报馆任职记者长达7年。 2015年获选为南大中文系驻校作家,2020年《豹变》、《dakota》获新加坡文学奖小说类与非小说类。 2022年《小东西》入围梁实秋散文大师奖,并获新加坡文学奖非小说类。 2023年《如果爱情是一间鬼屋》获新加坡《联合早报》年度书选。 评语: “很多篇作品其实都有涉及所谓的大疫之年或疫情,乍读时第一个感想是,这些作品是不是已搁置了两三年?感觉上它应是2021年还是2022年的事, 2024年还在回溯,而且以这么好像’刚刚苦过去’的心情来描述这个疫情,我第一个感受是有点过时了。” 四平八稳仅一篇较出彩 ● 梁靖芬(马)/ 马华散文奖决审评委 简介:生于瓜拉庇劳。马来西亚工艺大学科学电脑教育系学士,中国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曾获花踪马华文学大奖、花踪马华小说首奖、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台湾梁实秋散文大师奖、海鸥文学奖等。着有散文集《野风波》、《梦寐以北》;短篇小说集《朗岛唱本》、《五行颠簸》、《水颤》。 评语: “10篇的整体印象,我觉得还是比较平的,四平八稳的‘平’。它没有太多风格化的文字,可能只有一篇比较出彩,其他都很安全。” 现实世界课题处理得好 ● 龚万辉(马)/ 马华小说奖决审评委 简介:出生于峇株巴辖,曾就读于吉隆坡美术学院和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曾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花踪文学奖、海鸥文学奖、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亚洲周刊》年度中文十大小说等。着有长篇小说《人工少女》,小说集《卵生年代》、《隔壁的房间》,散文集《清晨校车》以及插画作品集《如光如影Ⅰ、Ⅱ》和《比寂寞更轻》。 评语: “这一届入围作品带给我不同的阅读经验,主要是他们有不同的叙事主体,创作者所关心的课题也各有不同,虽然大部分还是从个人经验出发,寻找自我,正视自己的欲望,可能也正视整个社会的压抑感等等,对于现实世界各种方向处理得蛮好。” / 星洲日报第17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 日期:2024年10月11日(星期五) 时间:7:30PM至10PM 地点:柔佛新山苏丹后查丽苏菲雅歌剧院 Permaisuri Zarith Sofiah Opera House 购票链接:https://www.cloudjoi.com/shows/2270-hua-zong-2024/ * 凡购票者皆获赠《花踪文汇16》一本  
3月前
12月1日至31日,《神秘之歌》音乐会暨艺文联展将于吉隆坡诚品举行。参与艺术家有画家龚万辉、装置艺术家李慕义,及摄影师陈子韩。他们的作品都围绕着诗歌而创作,把文字转变为可视可触的多重感官盛宴。展出期间,还会同时举办多场座谈、分享会及短片播映。 《神秘之歌》原是歌手欣彦主唱的专辑,专辑里的10首歌曲出自诗人周若涛同名诗集,由作曲家王修捷谱曲,再集结大马多位著名艺术家联手完成。专辑融合了现代诗、流行乐及马来传统的玛蓉乐(Mak Yong),也收录龚万辉为每首单曲手绘的画作,为作品增添了艺术层次。 龚万辉的展出作品是“昨夜少女”系列,包括专为《神秘之歌》十首歌曲所创作的插画,及以少女为主题的画作。李慕义则用黑胶唱片为材料,以黑胶唱片旋转的形式配合诗人的文字,制作成动态雕塑。陈子韩用街拍和人物照,配合诗句,呈现文字和景物相交融的作品。 玛蓉乐纪录片首播 此外,陈子韩为专辑拍摄的多支MV和短片,也将在联展期间放映。其中一支介绍玛蓉乐的纪录片将作首播,并邀得知名玛蓉舞者Zamzuriah Zahari专场分享。 来自吉兰丹的Zamzuriah Zahari为2006年国家艺术奖(青年-舞蹈类别)得主。她除了是马来西亚传统舞蹈及剧场的习舞者、编舞者及研习者,也被喻为带动及复兴我国传统舞蹈及剧场的中坚分子,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 她专研Tari Inai(宫廷舞)、Mak Yong Kelantan(吉兰丹州的玛蓉舞)、 Mek Mulung Kedah(吉打的传统马来剧场)及 Mak Yong Riau(廖内群岛的玛蓉舞),多次回乡或至各地采集这4种舞蹈的相关知识和动作,并在国家艺术文化遗产大学(ASWARA)设计出一套完整的传统舞蹈课纲(学生必修),现担任该校全职讲师以及马来亚大学的兼职讲师。   推介礼分享创作历程 作为推介,团队将于12月3日(3pm-5pm)于诚品Forum举办分享会及音乐会。届时,专辑制作团队将分享歌曲创作的历程,艺术家们也将介绍他们的作品。欣彦更会现场演唱多首《神秘之歌》的歌曲。 专辑制作人陈颖豪指出,联展一直是专辑整体企划的一部分,只是碰上冠病疫情,才被迫延迟。出品人及诗人周若涛表示,疫情让专辑的推广加倍困难,但幸好获得许多朋友帮忙。他特别感谢这次的协办单位吉隆坡诚品,为联展提供了最理想的场地。 《神秘之歌》音乐会、联展和各项活动都免费入场,欢迎公众参与。完整时间表可上神秘之歌脸书专页(https://www.fb.com/shenmizhige)和吉隆坡诚品专页(https://www.fb.com/esliteMY)获取。   【活动简讯】 ●《神秘之歌》艺文联展 日期:2023年12月1日至31日 地点:诚品书店 ●《神秘之歌》联展推介礼 & 欣彦 & Friends 诗曲音乐会 日期与时间:2023年12月3日(日)@ 3pm 地点:诚品 Forum 讲者:欣彦、周若涛、陈颖豪、何福权、龚万辉、李慕义、Zamzuriah Zahari ● 说唱玛蓉乐 & 纪录片播映会 Mak Yong Beyond Boundaries 日期与时间:2023年12月9日(六)@ 8pm 地点:诚品 Forum 讲者:Zamzuriah Zahari ● 音乐人的粗活儿:专辑制作团队的实战经验与技巧分享 日期与时间:2023年12月10日(日)@ 2pm 地点:诚品 Forum 讲者:何福权、王修捷 ● 场域、观众与素材:创作分享 日期与时间:2023年12月10日(日)@ 4:30pm 地点:诚品Forum 讲者:李慕义 ● 诗的图像和影像:创作分享 & 短片放映 日期与时间:2023年12月17日(日)@ 2pm 地点:诚品 Forum 讲者:龚万辉、陈子韩。
1年前
你了解90后吗?九字辈马华作家,你认识的又有谁?且看同辈的王晋恆,如何呈现一起出书的梁馨元、胡玖洲和陈凯宇,看看跟你想像一样吗? 龚万辉于2022年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结束后,说90后新秀目前处于“蓝色时期”。所谓的蓝色时期有两层意义,其一指的是动画《蓝色时期》年少的矢口八虎在绘画技艺上的磨练与追寻,其二是指毕加索在20至24岁时阴冷又忧伤的画风。龚万辉认为“在‘蓝色时期’的短暂的几年之间,却是他(毕加索)最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时光。” 如果将字辈比喻作班级,马华文坛的九字辈可以95年作为分水岭。《蕉风》做过两期间隔10年的九字辈访谈,95前被喻为“先驱者”,95后则是“后段班”。分而治之倒也不是两班人水火不容,而是在这个时间点来说,不少95前早已出书,不在新秀之列。今年10月,轮到梁馨元、胡玖洲和陈凯宇的文字付梓出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字,通过以上3位青年作家的诗与文,我们读到这个世代在大环境的峡壁之间,如何自信却也迷茫地走在追寻的道上。90后的文字大多关注“私我”,但正如凯宇所说:“私我的书写其实也可以是以小见大,从个人经验投射出集体经验,无论是书写和阅读都有了更多的空间。” ◢身体是一座受伤的欲望森林 “诚实面对身体深处之需,总好过在青春的尾巴坐以待毙。”凯宇的散文集《深夜拾荒手记》如此写道。印度教把人的身体比喻成一座庙宇,所以书写身体,哪怕是最私密的部位,都可以被视作神圣的心灵活动。舌尖流溢欲望之味,逗引潜意识压抑的本我:“日久为常,对于七情六欲之口味的耽溺,自然不再只限于光照渐稀的黄昏,还有嘴馋的夜深、父母外出的时刻。”对镜审视身体,亦是直面父权和社会的压迫:“如何像个男孩子?那时候,这是一道生殖器官无论如何勃起或柔软,也无法替我定义的问题。”随岁月变化的岂止是人心,甚至包括私密的体味:“将错归咎于时间以前,止汗剂的变色最先让我想到的其实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决定从对方可见之处把自己深藏起来,也远远隔开,是一种明明相互记得,却拒绝了一切问候寒暄……” 凯宇赤裸袒露患有牛皮藓的身躯,同时反思畸形的拇指,连同其密友H的单眼皮,都是命运的注解,预示崎岖的人生:“唯独左手拇指的河岸地形一如最初,我站在河的一岸,H站在对岸。”谈及身体书写,凯宇说道,他通过情感、情欲和身体的书写,可以借语言去建构它们的真实样子——“从更私密(自私)的角度看,因为这些还原与建构,我找到了一个方式去留下或接受,那些已经不再一样的旧地,以及离开的人——在这些人事物被时间篡改得面目全非以前。” 梁馨元的《我吞下一颗发烫的黑曜石》中的身体则迷幻且潮湿如一座丛林,可以纳含粗粝的岩石或灵性的黑曜石,常有奇异的生物出没,比如黑黄色马陆、火蚁、长脚蜘蛛、白角九色鹿……它们是青春爱欲的意象,其中更包括蝶豆花(clitoria)与性器的互相指涉。“当我写身体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一种‘生态’的身体。我们用四肢、五官去与宇宙万物连结,去抵达生态中巨大的静谧或翻涌。”馨元在访谈时这样说道。 馨元的新诗集是“莉莉丝之歌”合集,以波德莱尔式的败德,拯救那些被男性凝视、意淫和道德规训的阿芙萝黛蒂。馨元如是回应我的解读:“说成拯救,或许有点言重了。我们很常羞于在光明之下谈论欲望,它被视为不道德的、污秽的,但实际上欲望不止局限于求性、求爱;求知与求生的欲望彼此等同,一样磨人,且没有谁能够更轻易地与新来的欲望共处。” 于是她写道:“我欲成为那样美丽的女子/在我还来不及/从善以前”;那个美丽女子“粗鄙而美丽”,养着恶灵并把信仰纹在眉头。馨元写诗,是在歧义的陌路上寻觅未被道德儒衣包裹的真我。 ◢忠心不二的孤独 欲望与孤独是孪生的。叔本华: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因为有了欲望,人才会深陷“求不得苦”。馨元写欣慕之情:“爱完之后呢?或许是死/我羡慕那些怀着爱/奔赴死亡的人/但同时,替他们痛苦”;写自卑之情:“她们是天生的美丽/而我仅仅是,人造的赝品/住在一座满布瑕疵的人身城池/肤表尽是,上帝恩赐的碎屑”;写人与人不相通的情感:“人多的地方,会快乐/但快乐的人不清醒/孤立却并连的房/寂寞之时也能偷听”。 那些细琐的孤独感,可有书写的意义?馨元答:“这个悲伤弥漫的时代,药物依赖、抑郁、自杀也早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我看来自我书写如是苦行,它未必比其他书写来得轻松;而且书写本来就是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我们孤独地写,他们远远地读,我们的悲伤相互指涉。” 尘世索爱,等待果陀,情欲的变幻无定,是凯宇和馨元新书的重要主题。凯宇善于铺排长篇幅的散文,以承托绵长情绪。〈借火〉写的是作者在交友软体寻找爱与陪伴的经历。迷离、幽暗、孤绝、迷蒙,仿若一出王家卫的电影,纤细刻画当代人情感的易碎和空虚。其他写恋人的篇章比如〈两河〉、〈之间〉借偌大城市的背景,衬托人的孤独渺小:“作为重点交通枢纽,听闻地下街有二十几个出口之多,一如单字的Y可以孵化出许多关键词,Young、游人、愉快、永远、欲望、Yesterday,还有很多很多。” ◢偏不主义 辛波斯卡:“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谈胡玖洲,我想先从“写诗的荒谬”说起。辛波斯卡的〈种种可能〉重复以“偏爱”昭告自己的价值观,而胡玖洲则在〈偏不主义〉一诗中表现他的执拗。如果时下的文青生活已经变成一种表演,那他的立场绝对是反文青,反美学的。《我们在房里看A片》辑四〈文青生活手记〉讽刺伪文青的浅薄、附庸风雅是对文艺的亵渎,比如随便将句子分段即当成诗;故作含蓄换假文青头像;使用高深莫测的语词故弄玄虚…… 在影像时代写诗,搞文艺,注定是不入流的活动。于是才有了玖洲的〈我们在房里看A片〉,宁可“天未亮,我将诗集藏匿在A片的空匣子/以兽性包装诗性,融入日复一日的人群”。面对文艺的堕落,至终成为美丽空壳,诗人无疑是失望的,然而这已经不是煽情的抒情年代,所以我们读到诗人的语言一贯戏谑,借以挑战体制和俗众。 愤怒出诗人,玖洲的新书同时收录很多政治诗。然而,在这个不读书的时代,文学人的呼声微乎其微,政府甚至懒于审查我们写的东西。被问及书写政治仍是否有意义时,玖洲这样回答道:“政治诗的书写其实是一种冲撞体制和规则的方式。”他忆起中学时故意投敏感的政治诗给中学文学奖的叛逆经验,却感叹如今“少了这种一腔热血的愤怒,最后就只剩下使用诙谐和自嘲的语言去写作了。” 馨元也写出不少具有人文关怀的新诗,比如关心远方事件的〈在田里睡觉的一株伤痕麦子〉、〈无用之石〉。但是她坦言写政治诗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是为了跳脱自我,寻找诗艺上更多的可能性。 掀开历史的伤痕,她的文字轻柔:“月光缓缓降落在左手上/他终于看懂屋子、人和家国都向左边靠拢/的理由。而只有麦子,依然安详地/保持一株麦子应有的姿势/在田里睡觉”。花踪得奖作〈无用之石〉对照诗与强权、死亡、战争的关系。既哀伤无力,却又凸显诗意精神作为金刚石般的永续存在: 而他终究被掏空。他们割开诗人的身体 取出珍稀脏腑与无用的结石 那闪亮之矿,说着诗的遗言—— “他们朝头部射击, 却不知革命其实在心中” ◢流动,变幻中的蓝色时期 90后写作群中,最年轻的馨元也已经24岁,时近而立之年,书写主题自然难以和成长的失落感脱钩。 凯宇行至人生路口,回望故乡,感叹道:“一个地方走向正确,往往不会有太多恋旧的负累、集体的抗议。好像本应是这个样子。”现代人因为交通便利总是处于流动状态,彼此交换着故乡,正如凯宇在〈填海〉所写:“当外坡人甘于远离海岸而纷纷涌入吉隆坡,我却自觉是一颗鼻牛,干燥且灰,因缺乏弹性而迫切往外钻;钻入半岛以北的槟岛和以南的新加坡,钻入冬天的港岛——那些被海环抱的城市。” 凯宇说:“留学使我得以拉开一个非常安全的距离,旁观我生长的地方,很多原先模糊的观念和来历变得清晰起来,与家人之间也因为离开而变得更亲近。”远走他乡,才能更全面地观照故乡。玖洲留学台湾的经验,让他对国家、种族、语言和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初阶语文助教心得报告书〉中,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学习中文,最后挑起诗人内心的疑惑:“——是侨生吗?是侨生吗?仿佛沉默地/时间再次退缩回喑哑,连结与我共同的记忆”。 罗伯特·哈斯:“因为初尝大人的悲伤让我们感觉长大。”我们的青春变化,或许是社会化的进程。沿途我们抛弃什么,收获什么?二十几岁,以凯宇的话来说便是我们“重新感受并且覆盖幼年第一次失衡、跌倒流血、撞破头割损手、第一天上幼稚园、第一次跟家人在超级市场走失等等生命经验。” 书写,会不会是无法割弃,保护自我的抵抗运动?询及现实生活和书写之间的关系,玖洲说:“如果有两个人同时找我合伙经营书店和杂菜饭,我绝对会拒绝前者。”凯宇直言:“必须要先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自己啊。”而馨元倾向清楚分开现实的自己和写诗的自己,让她们彼此忍让,彼此共存:“只有现实足够丰厚了,积攒了足够的底气,再回过神来端详理想。且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变得那么现实的理由。” “少年精力无穷,最具象的无疑是书写之欲。不怕书写的徒然,便是对于消逝和缺憾的补偿。”凯宇在后记的这句话很适合引为结尾。原本也想问大家有关未来五年还会不会写作的问题,却也知道人生之轨本来就无法预测。未来5年,我们没能预见自己身处何处,是否还有经济和时间的余裕去写作,至少这一刻,大家仍旧信仰着文学。 纵观3本新书的内容和标题,一般人可能轻易以“私欲”、“身体”标签90后作家。但是分类帽总会失准。这里,想要以原是军事术语,后来被商人用来描述21世纪的概念V.U.C.A.定位我们的新时代书写。 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20世纪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艾略特的〈荒原〉推动了现代主义。到了21世纪,世界遭逢巨变,所以文学作品自是更难以读懂,方能应付时代之需。凯宇、馨元和玖洲的新书尝试捕捉的正是那些多变、不确定、复杂且模糊的议题。 他们正是新时代之声。 相关文章: 【九字辈新晋马华作家探讨】王晋恒访梁馨元、胡玖洲、陈凯宇
1年前
主办活动是需要成本的,但文学讲座的演讲费该给多少才算合理?邀请作家演讲时,他们会要求什么?该留多少时间准备?【文艺春秋】请来5位创作风格不同,却一样有着丰富演讲经验的马华作家——方肯、黎紫书、龚万辉、蔡晓玲和刘育龙,谈他们受邀时的考量与在乎的事。 策划活动不容易,准备讲稿也不容易,本期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或建议,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主讲人该有的认真。 以下为龚万辉的解答—— ● 你的第一场文学讲座在何时? 我的第一场文学讲座,应该是2002年2月2日,和一群刚从台湾回马的朋友们办的“人,诗意的栖居——旅台创作与长成”文学交流会。主讲者包括我、木焱、陈耀宗、蔡兴隆、Skyblue,以及依然是月树的刘艺婉(但那时候她没回来只是录音朗诵了一首诗)。这个阵容如今看来是不太可能重现了。当时应该是木焱觉得同辈的旅台创作者不曾和本地读者交流过,而想办一场活动,主动与大将书行接洽。然而现在回想,我对讲座的内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只记得月树的录音(那时才没有什么连线直播这回事),她朗诵了一首怪诗。 ● 目前最想讲哪方面的内容? 早前的文学讲座,好像都在分享所谓的成长和创作经验,谈这些自身经验,大概也不必多做准备,聊聊青春回忆,因为失恋写诗的启蒙,喜欢哪些诗人作家,好像就可以了。后来我愈发觉得这些自身经验其实也没什么好分享的,换个角度去想,若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我会期待这个作家讲什么?现在我反而更希望多谈一些各种文本(文学、绘画、摄影、电影、动漫等等)之间的关连和互涉,这些怎样影响我的写作,或者变成了我的小说的一部分。我也愿意聊聊小说成形之前的各种发想和过程,让读者可以看见作品的“Behind-the-Scenes”。毕竟我不是那种很会说故事的人,但讨论摄影或绘画可能会让我想多说一些。据说王文兴的讲座,就是用两小时精读他小说里的一段,这样去剖析自己的作品,也是很厉害的。 ● 合理的演讲费是多少?怎么计算? 我目前收到最高的演讲费,应该是在2022年新加坡作家节,一小时的个人讲座给予讲者新币350元(依当时汇率约1200令吉左右)。在马来西亚的演讲费一般是300令吉至500令吉之间,有时又体恤是非营利团体,或者学生办文学营也筹款不易,收得更少了;若再扣掉远赴外州的交通费、住宿费,大概就要以做功德的心情去推动马华文学了。 我也很难提出所谓“合理”的价钱是多少,以作家资历、名气来算?以活动时间、人数、地点来算?或许和稿费一样,它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目前来说,一场一小时半的讲座,给予讲者500令吉或以上的费用,应该是主办单位和作家都比较“舒服”的价位。 近年有些书店活动开始向听众收取小额的报名费,只要讲师和讲题吸引人,听众是愿意付费的,我想这也是提高讲师费的一个方法。 ● 演讲前怎样做准备?需多少时间? 首先我会先立好一个讲题,好让主办单位先做宣传、海报等。然后在这个主题之下,列出5至10条我的内容大纲(视讲座时间长短、或有没有作家一起同台而定)。大致确定了讲座内容,就会开始整理讲座里会引用的文字和图片,比起组织内容,花费在搜寻材料的时间反而长一些。之后就以这些文本材料制作PPT。以我自己的表达方式,一小时的讲座,大概就是40张左右的PPT。我早期并不准备现场播放PPT,因为觉得太麻烦,但图文的并置呈现,对讲题内容的传达、观众的注意力其实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我也没什么群众魅力,大家还是看屏幕比较好。 做好了PPT,若是比较严谨的场合,我会预先写好完整的演讲稿。一小时的演讲长度,大概要写7000至8000字的稿子。整个过程下来,通常也不是一气呵成的,零零散散算起来,大约要5到7天的时间去准备吧。 ● 演讲时最在意什么? 我会蛮在意现场有没有麦克风的,没有的话,我会自己带去。我有一个流动式的麦克风和扩音器,和走唱歌手是一模一样的。大概握着麦克风让我面对群众时比较有安全感。 ● 最难忘的一次演讲经历? 几次讲座都有惊无险地过去了。若要说难忘,就是以前几个坐在台下目光炯炯、穿着校服的中学生,现在都是台上的作家了。 ​相关文章: 【特辑.文学答客问 01】方肯 / 文学讲座与我 【特辑.文学答客问 02】黎紫书 / 文学讲座与我 【特辑.文学答客问 03】龚万辉 / 文学讲座与我 【特辑.文学答客问 04】刘育龙 / 文学讲座与我 【特辑.文学答客问 05】蔡晓玲 / 文学讲座与我
1年前
1年前
【读家】破天荒,连续两期谈同一个作家——米兰·昆德拉。本期除了有马华作家龚万辉的导读,也请来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凭《野蛮人入侵》荣获第32届马来西亚电影节影后的名导陈翠梅。他们心目中的昆德拉,是怎样的呢? 几次有人问,“你喜欢米兰·昆德拉吗?”我都无法回答。我的确很喜欢米兰·昆德拉,也自认为他对我的创作甚至世界观影响极大。但是我怀疑,昆德拉是厌恶“被喜欢”的。 “不可承受之轻”里,到了后半部,Sabrina到了巴黎。她和法国男人Franz约会。Franz是个知识分子,热情浪漫,健硕有力,他深深为Sabrina着迷,但也有可能是为她逃离的充满战乱的捷克所着迷。在Sabrina消失后,他和他年轻的学生情人出席一场捷克政治分子的活动,他为那个高昂激烈的、手指长长的、满头白发的捷克老者深深感动。但他不知道这些是Sabrina厌恶的,避之不及的人和事。Franz为了Sabrina,对被侵略和被压迫的小国家热血澎湃。被自己的正义崇高感动的Franz,去参加了反抗越南战争的示威。后来在曼谷街头,试图用他黑段柔道制服劫匪,而被一刀刺伤,最后死去。他深爱Sabrina,但是他对她充满误解。Franz就像我们这些热情的读者,因为昆德拉,对捷克充满幻想,却又是极其天真与荒谬的。 在《笑忘书》里,Tamina梦见她被困在一个满是小孩的岛上。我怀疑,昆德拉离开了捷克之后,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里,充斥着这些很像小孩的人: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也逼迫别人说出心里的想法。轻易地自我感动。 中学时第一次读昆德拉,好像才16岁。但是他给我对人类的复杂性做了很好的准备。包括对一切保持怀疑。对一切保持假想和戏谑。 他在小说里解释小说的方法。给读者展示如何虚构一个人物:一个男人凭空出现,他思考着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或者一个女人从一个优美的手势诞生了。这是他的世界,他在虚空里召唤出不同的人物。这些人物也在思考自己的存在。人和人之间充满不可化解的分歧和误解,即便是相爱的两个人,也无法理解对方。 每次有人问,你喜欢米兰·昆德拉吗?我都会想起那个高大浪漫的法国人Franz,然后我从来不说“喜欢。”只是开始跟对方谈起里面的人物。 我2010年刚到北京时,跟一个要投资1000万人民币拍纪录片的老总开会。不到几分钟我就拒绝了案子。但是聊得很愉快,竟然聊起米兰·昆德拉。我记得他说起“为了道别的聚会“里,那个一直在衣服里藏着一颗毒药的男人。就是万一被逼做出违背自我的时刻,还可以有自杀的选择。我当时在心里默算他的岁数。也在想年轻的他可能也还真的模仿Jacob把蓝色药丸深藏在身边。或者一直这么想像的活着。 我很常把《可笑的爱》、《笑忘书》和《玩笑》这3本书搞混。因为这些书名都是可以相互套用的。 小说家离开了。反正这个再也没有隐私的世界他也待不下去了。但是他虚构出来的这些人,Tomas, Teresa, Sabrina, Franz, Tamina, Jacob会一直留下。不朽还是有点可怕的。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延伸阅读:【重读米兰·昆德拉】龚万辉 / 阅读昆德拉的几个关键词 上一期:【悼念米兰·昆德拉】:王晋恒 / 生命轻重、媚俗与记忆的最后叩问——送别米兰·昆德拉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