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快讯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1天前
1天前
新的一年是一本空白的书,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作者。用我们的目标和行动为这本书写上一个精彩的故事,用我们的坚持和努力为它增添深度。无论最终呈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都将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成就。 午夜时分,窗外的烟花劈啪作响,虽不至于震耳欲聋,却仿佛宣告了地球绕着太阳完成一圈公转的旅程,新的一年也正式启航。 每当此刻,我们总会回首与过去的自己“碰面”,在重新定义与规划中寻找生命的新起点。不论过去的一年充满挑战还是收获满满,新的一年始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给我们机会重新审视自我、调整方向,以更坚定的步伐迎接未来。 在踏上新旅程之前,天哥认为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反思我们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有提升的空间,从而让自己在未来的一年继续保持着自我成长与进步。 唯根据天哥之前无意间阅读过,由市研公司汇编美国斯克兰顿大学(University of Scranton)的一份研究,发现很多人其实都会在每一年为自己制定一个新的计划,但是却仅仅只维持了三分钟的热度,并且也只有8%的人能够真正达到自己的新年计划。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成功率只有8%?难道大部分人真的那么不济?其实天哥认为,真正的问题是很多人都想要在新的一年做个全新的自己,所以往往会设定一些难以实现的目标。 例如一个大胖子想说今年要每个星期去跑步多少次,不再吃油腻的食物,或者一个经常熬夜的人说新的一年要早睡早起,但问题是这些习惯都已经刻在骨子里了,而改变都是日积月累的,要立马改变几乎不可能,这也是为何大部分的人都无法达成自己的新目标。 那么天哥自己又如何?去年2024年的目标是否达标呢? 天哥去年设定了6个目标,包括要帮助自己的基金团队成员达到目标、帮助自己的顾客达到目标、帮助自己达到目标,以及控制自己的贷款比例、个人投资组合和投资回报等。排除最后一环的投资回报需要视行情好坏而无法达标之外,其他的大部分还是达标的;即便没达标的部分,都有确保其保持进步。如果要天哥给自己打分数的话,天哥会给自己80分,意指还有进步空间,但也算挺高分的。 其实嘛,总结不仅仅是列出得失,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从失败中找到教训,才能让我们在新的一年更好地避免重蹈覆辙。俗话说:“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航向的船,只会随波逐流。” 设定目标是让我们保持动力和方向感的关键。 那么,应该怎么去设定目标,才能达到更高的效益呢? 一个有效的目标,需要符合S.M.A.R.T.原则。而这个原则总共包含5个重要的元素: 具体(Specific) 目标越明确,越容易实现。例如【我要减肥】【我要发达】,这就是个不具体的目标,毕竟要减多少公斤?如何减?发达的定义是什么?变相就是设了等于没设,那么最后失败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可衡量(Measurable) 目标必须是可量化的,以上述例子,要减多少公斤,要每个星期做运动多少次,要存到或者赚到多少钱,如何存等,设定可以量化的标准,方便跟踪进展。 可实现(Achievable) 目标需要现实的,例如我要禁食一个月减重,或者我每个月收入5千,我要每个月存5千等,都是不现实的。 相关性(Relevant) 目标要与你本身的需求有关联性,例如我减肥是希望达到健康的体魄,我要存钱是因为我要为退休做准备等,必须跟自己有所相关,才能更有动力去完成,而不是半途而废。 时限性(Time-bound) 给目标设定一个明确的截止日期,避免因为拖延症而导致最后不了了之。 例如,可以把【我要减肥】的目标,改成 “我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的锻炼(跑步和力量训练)以及控制每日热量摄入(1500-1800卡路里),减重5公斤,并提升健康状况。” 至于【我要发达】,可以改成 [vip_content_start] “我计划在2025年1月至12月期间,每月存入1,000马币到储蓄账户,通过减少不必要支出和优化预算,在12个月内存下12,000马币,用于明年的欧洲旅行旅费,或者作为3-6个月的紧急后备金。 有了目标之后,行动是成功的唯一途径。许多人在新年伊始充满激情,但随着时间推移却逐渐失去动力。这种现象常被称为“新年决心衰退”症。要克服这种现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制定详细的计划 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每日、每周任务,确保每一步都清晰可行 2,定期回顾进展 每月检查一次自己的进度,持续提醒自己,可以让我们的动力更为长久一些。 不过说到底,还是得看个人的性格与心态,在追求梦想或者目标的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逆风飞翔。 心态积极者,遇到挫折会通过努力和学习,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消极心态者,即便一切看似顺利,他们都会认为,我还是不行的了,算了吧之类的,他们往往认为自身能力不足,害怕失败,但是,最坏的结果就是推倒重来而已,又有何惧?对吗? 所以,当我们遇到挑战时,不妨问问自己:“我能从中学到什么?这次的经历如何帮助我变得更强大?” 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者简单地每天读一本新书,都会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新鲜感和活力。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新的一年是一本空白的书,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作者。用我们的目标和行动为这本书写上一个精彩的故事,用我们的坚持和努力为它增添深度。无论最终呈现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都将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成就。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行动。” 愿我们在新的一年中,不负时光,不负自己,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5天前
政府目前正在研究着 “诊断相关组” (Diagnosis-related Groups,简称DRG)的可行性,试图让医疗机构在诊断和给出医疗方案时更加谨慎。不过,我不认为这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问世。 不久前写到了保费涨价的 “错觉” 后,果不其然,许多网民并不能接受这些事实。纷纷觉得保险机构在 “吃人” ,要求政府出手干预。 当然,我们亲爱的政府自然也是有求必应。 国家银行也出了一份声明,软硬兼施地逼保险公司延迟保费调整速度。但在我看来这也只是缓兵之计,更别说,国家银行早就知道了保险公司调整保费一事(但还是架不住政府给他们的演出剧本)。 政府作为掌权者,确实可以用各种名义去干预,全都师出有名。 但是,我们还是要问,这就足够了吗?因为保费终将还是要调整的,医疗费用的涨价是压不住的,投保人的怨气就更别提了。 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和投保人之间的三角难题要怎么解决呢? 在这里,提一个名为 “马科夫过程” 的数学模型概念。 简单来说,学校在检讨老师的教学素质,希望能够让全部学生都不翘课,因此,校方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诸多要求。而有趣的是,这学校的学生总会按照一个固定概率翘课,翘课之后也会按一定概率重返学校上课。 马科夫按照这些模型假设来推演,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总会有75%的学生会认真听课,而有25%的学生翘课。 纵使老师在某天的状态极好,让 100%的学生认真听课。之后,还是会打回原形,达到75%的学生会认真听课,而有25%的学生翘课的均衡准状态。 因此,如果学校要改善这个问题,那么就要认真压低学生翘课的概率,以及提高他们翘课后重返学校上课的概率。而且是长期改变这两个变量。 这个数学模型概念就点出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就是——我们需要从一个完整系统的方式去理解问题。关键的变量如果没有改变,那么就你怎么干预,还是做无用功。 我们回到正题,来试着模拟一些情景吧。 假设一个村子里有100人,每人一开始就交出1,000令吉出来,作为医疗保费。那么这里的保费总共会有10万令吉。假设每年有一半的人会索赔,索赔金额(也就是医疗费用)为1,500令吉(如果保费和索赔金额相同,那么保险机制就没必要了),总索赔金额为7.5万令吉,那么我们就会带着2.5万令吉进入第二年。 到了第二年,假设有2%的人觉得不划算,决定断保,那么这一年的所收集到的保费就会是9.8万令吉,新旧保费共有12.3万令吉。 如果医疗费用上涨了5%,而且同样有一半的人索赔。那么第二年的索赔金额为78,750令吉,剩余金额为44,250令吉) 到了第三年,有更多人觉得不划算,4人退出。 我们以此类推,到了第六年年末,不再有人退出,剩下的80名投保人都不会退出。这个时候,整个保费池子的金额也来到了高峰,年末剩余金额约为6.6万令吉。 随后那几年,因为还是有一半的投保人索赔,于是这个池子的年末金额越来越少。到了第十年,为3.9万令吉,80名投保人平均得到大约490令吉的保障。 以上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拟。 我在关键变量的选择都是很保守,如果我们把医疗费用的涨幅设为10%,那么这条村子的保险机制到了第七年就没钱了 。而且,我也没有调整索赔人数的比率。要知道,一个正常的保单里, [vip_content_start] 会退出的人们自然是索赔概率较少的群体。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演,索赔人数的比率是会越来越高,而非一直维持在50%。 当然,如果我再做一些调整,例如保费每年都上涨5%,那么这个保险池子到了第十年还是有钱的,但还是难逃人均保额严重下滑的局面。 会用到这个模拟,是用来说明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医疗费用,保险费用,以及投保人之间的三角难题。 整个医疗保健系统里,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变量,分别为:保费调整幅度,医疗费用调整、投保人索赔率、平均索赔金额,以及断保率。 医疗费用涨价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此前文章已经提到了,不管是疲弱令吉、新型仪器和药物费用、医疗劳动力短缺等等。 政府目前正在研究着 “诊断相关组” (Diagnosis-related Groups,简称DRG)的可行性,试图让医疗机构在诊断和给出医疗方案时更加谨慎。不过,我不认为这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问世。所以,医疗费用的变量,很难调整(不厚道地说,医疗机构比保险公司好赚多了)。 那么,我们就只有另一个做法,那就是减少投保人索赔的概率。 这一点,国家银行的立场已经很明确,要求保险公司退出 “共同支付” 性质的医疗保单(co-payment medical insurance),关于这一点,我之前两篇文章有详细说明。简单来说,就是让投保人在索赔之前支付一小部分,类似象征意义的5令吉,乃至15令吉的费用。 这一点,或多或少能够改变投保人的索赔习惯,会更认真思考是否有看病的需求。有共同支付性质的保单,其保费也会比较便宜。因此,保险公司是能够在索赔率、平均索赔金额,以及断保率,这三个变量上做出调整。 这也是目前能够看得到的较好解决方案了。 不过,还是举步维艰,因为许多投保人都不喜欢这类保单,保险经纪也不喜欢卖。毕竟,大家都喜欢简单和容易的方案。 唉,不说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身体健康,不需要有任何索赔需求。说到底,不管你是有钱,还是没钱,只有健康是真财富!
1星期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我们告诉他:“结果或许无法完全掌控,但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努力。只要你全力以赴,即使所有顶尖学校都拒绝了你,那也没关系;但如果你现在就放弃,那才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我儿子曾一度怀揣梦想,立志申请美国常春藤盟校。高中九年级和十年级时,他非常努力,是学校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和校长的夸奖。 他甚至一度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不仅比同龄人优秀,甚至比我们这些父母更胜一筹。作为父母,我们虽笑而不语,但也为他的自信与动力感到欣慰。 然而,这一切在几个月前戛然而止。他在标准化考试中表现屡屡不佳,甚至在几次重考后也没有显著改善。接二连三的失利,犹如一记记重拳击碎了他原本强大的自信心,把他推向了一个他从未经历过的低谷。 美国大学申请的过程 在美国,高中生申请大学的过程可以说是漫长而复杂的。他们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包括高中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以及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如ACT或SAT。这些分数是评估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顶尖大学,对这些考试成绩的要求格外苛刻。 初试ACT:信心的初步打击 我儿子为了准备常春藤盟校的申请,首次参加了ACT考试,成绩算不上差:英语和科学部分表现尚可,但数学拖了后腿,总分为30/36。这个分数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是很好的,但对于排名前20的顶尖学校,显然还不够。 我们建议他参加补习班或请家教,专攻数学。然而,他自信心太强,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复习,分数一定能提高。结果第二次考试成绩几乎和第一次一样,数学依然是短板。 转战SAT:反复的失落 他的同学们开始选择参加SAT考试,并且取得了足够申请好大学的成绩。于是,我儿子决定也尝试SAT。然而,他的首考成绩为1420/1600,与之前的ACT成绩相当。此时,他已开始丧失信心。 就在第四次考试前一周,他告诉我们他已经不再追求那些顶尖学校了。他说了很多理由,比如课程负担太重,或者“顶尖学校也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我们知道,这只是借口。他内心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成绩不足以进入梦想学府。 第四次的考试,他几乎是垂头丧气地走进考场,没有任何准备。最终,成绩是他所有考试中最差的一次。 父母的抉择:在支持与放手之间寻找平衡 作为父母,自然会为孩子的处境感到担忧。我们不仅想帮他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思考:面对这样的挫折,我们该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 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有高低起伏,而每一次低谷往往是他们学习和进步的契机。然而,作为父母,我们的反应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能从中汲取经验,找到新的动力。是过度干预,替他解决问题,还是给他充分的空间,让他独自面对?这种平衡并不容易掌握。 我们意识到,仅仅给予建议和督促是不够的。他需要的不只是我们的期待,更需要内心重新燃起的斗志和信念。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找到既能支持他,又不会剥夺他成长机会的方式。我们也问自己:应该如何调整沟通的方式?如何为他营造一个不以分数论成败的环境?如何让他重新找到自信和方向?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挑战,更是对我们的考验。因为孩子的成功,往往不在于他避开了多少失败,而在于他学会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始终站在他的身后,做最坚实的支持者。 挽救低谷中的孩子 面对儿子的低谷,我们决定采取行动,不仅仅是简单的鼓励,而是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我老婆主动联系了 [vip_content_start] 他的导师李教授,和我们一起分析问题的根源。我们发现,问题并不是他缺乏能力,而是屡次失利后信心的严重缺失。这份曾经支撑他一路走来的自信,如今摇摇欲坠。 我们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这次对话,不只是讨论考试,更是直面他内心的恐惧与压力。 我们先从分享自己的经历开始。我告诉他,我在中学时也经历过一次巨大的失望。那次考试本该拿满分,但结果却只是勉强及格。我意识到,自己并非没有能力,而是缺乏适合的策略。通过总结教训并努力改进,我最终取得了突破。我的妻子也分享了她曾经在考试中的失利经验,强调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只要愿意坚持,成果迟早会到来。 我们反复告诉他几点重要的原则: 我们永远支持你,并相信你的能力; 不要和别人比较,只需要和过去的自己比较; 我们只希望你不留遗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李教授也提出了一个方案,他愿意让我们的儿子“驻扎”在他的办公室,为他提供实时指导。与此同时,我们为他安排了一位数学导师,专门帮助他攻克难点,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最后的准备。 在对话的尾声,我们注意到他眼中闪动着泪光。他的声音颤抖地说,他最害怕的就是让我们失望。但我们明确地告诉他:我们不会因为结果失望,只有在你选择放弃、不去尝试时,才会感到遗憾。 我们告诉他:“结果或许无法完全掌控,但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努力。只要你全力以赴,即使所有顶尖学校都拒绝了你,那也没关系;但如果你现在就放弃,那才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这次对话不仅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也重新唤起了他的斗志。他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全力以赴迎接最后的挑战。 绝地反击:用尽全力迎接最后的挑战 这一次,他决心改变。经过深入的对话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准备中,特别是数学的提升。我们为他安排了一个月的密集辅导课程,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导师,帮助他攻克了之前一直困扰他的难题。 第五次考试那天,也是大学申请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次机会。他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不再畏惧分数,而是专注于展现自己最好的水平。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他取得了ACT 34分的好成绩(满分为36)。虽然这个分数在常春藤盟校中仍低于平均水平,但已经达到了申请的基本门槛。这不仅是分数的突破,更是他信心的重建。 接下来的常规申请,他没有松懈,继续全力以赴完善申请材料,包括精心打磨的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最终,他如愿收到了多所优秀学校的录取通知。尽管常春藤盟校可能不是最终的归宿,还要等几个月,但这一刻,他已经从低谷中站起来,重新掌握了自己的未来。 反思:成长的意义 这次经历不仅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低谷,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我们学到了: 改变必须源于自身。孩子需要经历失败后才能真正理解努力的重要性。 向他人寻求帮助不是弱点。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无法独自解决问题时,寻求导师或教练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的支持至关重要。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但只要我们耐心引导,机会就会出现。   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如果他没有经历这次挫折,或许他会过于自满,认为世界无难事。然而,面对挑战,他学会了谦逊、求助和自我提升。 人生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我们作为父母,也在这段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孩子。
1星期前
人类的工作时长能够减少,都非常讲究时代机缘,像是流水线的发明。 之前有份关于冰岛实行4天工作制的实验报告出台,里面说的是冰岛经过大约两年时间,把一些领域的工作日减少至4天,结果发现不但员工开心了,就连效率也没有受到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没被耽误。这篇报告被报道后,想当然会有人觉得4天工作制是未来大势所趋。 那么,这种事情真的可行吗? 我觉得是不可行。准确来说,是这种实验不具备普遍性。在解释这个结论之前,容许我先谈谈另一个也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经济实验,那就是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某些时候也被称为无条件基本收入)。 简单来说,UBI就是政府无条件地给全部人定期发放一笔能够满足基本生活开销的收入,大家自给自足后,能够更自由地决定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或者成就感,因为大家不再因为缺钱而工作(这听起来很美好,对不?),而是兴趣或者使命感。 这概念的讨论热度在疫情封锁期间达到一个新高点,因为许多人都拿到了政府发放的各种补贴,让他们的消费能力大增。 有些政府也有在一些地方实行UBI的小规模实验,你也能够搜索得到相关信息,那就是获取UBI的群体会觉得他们的整体消费能力有大幅跃升,因而有各种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现象再一次论证物质上的满足是精神世界的基础。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UBI的推崇者认为既然小规模实验的成效甚好,就应该扩大规模,让大家都幸福。且不说政府用什么方式来提供这些收入,也不去提政府财政赤字飙升到历史新高后要怎么处置。我们思考一下,UBI扩大规模后,真的会更有效吗? 要知道,购买力提升的前提是收入增速高于物价通膨速度。而物价的上升,很多时候就是反映了当地的整体消费水平(战争除外)。这道理,《叶问》电影一开场就说过了。不可能大家都花得起钱时,你的车子和房子的价格是维持不变,因为供应需求之间是有竞争的。 假设一条村子里有100人,大家收入各异。村长给当中10人发放UBI,那么他们的消费能力自然是大幅提升,本来买不起的豪车,也敢去车行要求试驾了。可是,当另外的90人都拿到了UBI后,那么大家就扯平了,起跑线上的差距就会再次重现,因为车行的销售也知道大家花得起钱了,自然也会提高价钱。纵使不是车行提高价钱,那辆豪车也会被更高收入的人们买下,原先那10人的收入优势就消失殆尽了。 这就是UBI的问题所在。也是许多经济概念,或者社会实验无法大规模推行的根本所在,因为这些实验效果是会随着规模增大而逐步递减,所以这些概念不具备可扩展性(lack of scalability)。搞了一大堆UBI,政府是倒贴了不少钱,也就让一部分人爽一阵子而已,最后该偿还的债务还是得还。 好,让我们回到开头的4天工作制。我相信你也知道我想说什么,那就是这概念到底具备可扩展性吗? 我在翻阅这份报告时就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因为最容易推行4天工作制的工作地点就是政府部门,而最难推行的工作地点则是 [vip_content_start] 酒店和餐馆。 政府部门更多是文书处理,大家也就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罢了,办公时间和绩效标准也是自己说了算(跑过政府部门的读者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反之,酒店和餐馆的营业时间则是客人说了算(当然,你可以做少一点生意的),工作量和时长的要求也比较刚性,更不是如今胡乱炒作的AI概念可以取代,自然没有4天工作制的幻想空间。 这也是我对一些西方国家或者一些跨国公司引以为傲的 “生活与工作平衡” 的概念总是敬而远之。如果工作量是固定的,而员工减少工作时长,那么这工作必然是需要更长时日才能够完成。这已经不需要你有什么经济学思维,这是简单的数学题。 人类的工作时长能够减少,都非常讲究时代机缘,像是流水线的发明。我还记得2000年初,银行也是5天半制,当要改去5天制,大家也是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来弥补周六的工作缺口。 那些西方跨国公司能够搞这种生活平衡的玩意儿,不就是把大量的工作外包去那些收入较低的国家吗?这些国家的劳动群体需要这些收入,他们自然不会和你谈什么4天工作制,因为没有底气。 但是,跨国公司这种伪文化也限于一些工种罢了。如果是农夫,基本也很难推行4天工作制,除非你的庄稼也是生长4天;高端一点的工种的科学家也不遑多让,你在实验室里的细菌培植,那细菌也不会和你说什么4天工作制,对不? 更进一步说,那些本来就竞争激烈的行业,例如科技、金融、法律或者稽查咨询,是一点也不会因为什么生活平衡或者4天工作制而慢下来。 说到底,你不做,你的竞争对手会做。那些认为即使自己不做,也不会影响收入的,完全是享受着前人打下来的基业。你在跨国公司工作,公司营业额动辄几十亿、乃至几百亿,你当然可以在这岗位上养尊处优,公司也不会因为你的懈怠而崩塌。但,如果是中小型企业,或者刚创业的微型企业,你不做,那就等死吧。 每一个可以4天工作制的工种,必然是以另一个人或者更大群体所付出的代价,才能够实现。你看不到,不代表这不存在。
2星期前
银行的利息都是公平公正的,只不过如果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在这个公平公正的游戏里吃上亏,所以真的不要开玩笑。 最近市场传出国行有意废除个人贷款的固定利率,而且也有意废除银行使用 “78法则” 计算利息。对于金融界来说,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天哥觉得大部份人应该不明白当中到底有什么分别。 其实别说大家了,连天哥这种浸泡在金融业的,也只能大概了解银行的利息算法,并不能100%完整搞懂,或许大家会觉得,天哥只涉及投资,借贷部分搞不懂也挺正常的。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件趣事,天哥一位团队成员去银行洽询房贷利息时,从工作人员唯唯诺诺的语气,已经看得出该工作人员也不太确定了。天哥朋友问自己的房贷还差多少期没还时,该工作人员说很容易,直接用你现在的总欠款÷每月供款,就能得到答案。 听起来好像没毛病,但是这是假设该房贷不再算利息的前提下,而房贷的利息算法又不一样,它会每个月额外把利息加进户口,所以根据该员工的算法,算出来的结果就会完全不正确。还好我的团队成员抱持怀疑态度,便来问问我,不然她还真的满心期待可以在某个期限内还清,结果到时候居然还要多个10年8年,那就真的不是开玩笑了。 其实在不久之前,新闻也有报道过,有人买了一家RM 35,000的房地产,并且用17年还了RM 40,800后,打算从公积金提出RM 11,000来解决剩余的债务,但后来发现远远不足以解决。 虽然我们都有一个共识:买房子一间供完会变两间,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国行打算修正的78法则,又是一个什么法则呢? 78法则通常不会用在房贷,反而会使用在一些直接通过总借贷额一次过计算未来几年利息的产品,犹如汽车贷款、个人贷款等等。有别于房屋贷款,随着我们还款母金逐渐下降后,利息就会更低,每个月的供款数额就会有更大一部分是用来偿还母金。 以上图为例,假设买房者借贷了一笔50万并且4.2%的贷款,虽然供款同样是RM 2,445左右,但是第一个月的贷款利息高达RM 1,750。然后,随着每月供款RM2,445,贷款总额逐步递减倒第12个月RM 491,000左右,利息就降低至RM 1,722了。 来到第301个月(第26年),总欠款已经降低至RM 130,000,虽然供款RM 2,445并没有变少,但是里头的资金只有RM 460左右是还利息,其他的都已经是在还母金了。 一般上的个人贷款或者汽车贷款,他们会直接使用借贷总额去计算利息,例如一个4%的个人贷款借贷了RM 50,000,还款期两年的话,那么他是直接使用RM 50,000和4%一年作为计算,两年的利息就是RM 4,000,看起来好像没啥毛病,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去想:如果第一年我们还了RM 25,000+2,000的利息,第二年我们其实就只欠银行RM 25,000了,为何利息还是需要还RM 2,000?这就是固定利率产品跟房贷的差别了。 而所谓的78法则,其实是衍生于这种固定利率的产品,他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提早还款时会更吃亏,因为如果按照上述的算法,利息一年RM 2,000的话,那么每个月就大约RM166.66左右,我提早一年还款应该可以省略RM 2,000的利息吧? 但是很遗憾,算法并不是这样,最后只能节省RM 1,000左右的利息而已。 这里也有一份【星洲小词典】的截图,大家看过估计就能比较有一个概念了。其实这个法则的利息算法最后跟普通的固定利率贷款是相同的,只是他对于想要提前还款的贷款者不是那么划算而已,如果我们都是乖乖的正常还款,其实是没有差别的。 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则天哥自己的真人真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天哥其实也是房地产投资的爱好者,目前手中有6套房地产,大部分是出租用途,也都是交给我的蜜糖(太太)管理。有一天我们正好聊起,蜜糖说这家房地产的贷款是最划算了的,因为利息上涨后,它的供款没有跟着上涨。 听完之后我有暗暗吃惊了一下,因为我那种贷款配套是可以节约利息的房产我是有额外多还的,剩下的是那种多还后也只是变成Advance Payment(预付),不会多扣利息,所以我都是让蜜糖每个月乖乖跟着还款数额去做,不要被银行占便宜。而当听到她说这里其中一间是之前升息后也没有多还的,我就知道中招了。 蜜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也知道银行不会做亏本生意,计算一轮后发现,原来是 [vip_content_start] 真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还款数额去还的话,接下来只要没有出现降息或升息,我这个贷款可是白白多还了好几年,所以赶紧去把供款数额调整正确。 总的来说,银行的利息都是公平公正的,只不过如果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在这个公平公正的游戏里吃上亏,所以真的不要开玩笑。 如果大家有任何房贷是升息后也没有要求追加供款的,不要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尤其是之前面对疫情,银行的免还期和利息高低换来换去之后…… 银行算过的账,永远都是草都生不出来的,自己还真的要好好计算下呢…… 那么我们真的没办法占便宜了吗?还是有一个特殊玩法的,就是打不赢就加入。当我在利息方面无法战胜银行的时候,我自己也买入该银行的股份,在银行获利的时候分一杯羹,从而缓冲我因借贷而损失的利息。 不过,这又衍生到投资的层面了,普罗大众还是不好胡乱尝试,以免赔了“利息”又折“亏”咯……
3星期前
我们不能单纯地看一个信号,或者看到一则新闻,就妄下结论。永远要问自己,你所看的信息,具不具备代表性? 在投资世界里,我们喜欢说:如果想要获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回报率,你就必须比其他人更有远见,或者更早洞察先机(ahead of the curve)。如果你只是跟随大市,那么你顶多也只能拿到和市场相似的回报率,或者更差。 因此,学会比其他人更早洞察先机,就成了一门重要学问。或者说,我觉得更贴近玄学(开玩笑的)。 鸭子因为在水中嬉戏,自然也最早感受到水的回暖,所以我们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 。事情在成形之前,都会有许多表象。冬天转春天,温度上升,水面冰块融化,鸭子比人类更早试水温。所以,鸭子下水是春江水暖的领先信号。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其实鸭子在冬天也会下水游泳,因为它们具有御寒特质,加上水里的温度比空气中的温度高,所以它们和人类对天气冷热的感知并不是同一个水平呢?你还会用鸭子下水来作为春江水暖的领先信号吗? 很多人喜欢用一叶知秋来比喻,因为秋天会有落叶。但,如果我们要构筑一个逻辑严谨的观察,单单只有落叶是不够的。 很简单,因为落叶可以有许多原因,可以是秋天、可以是树木被虫子蛀了、可以是农药毒死、可以是久旱,有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落叶,而秋天也只是众多原因之一。因此,除了有落叶,我们也要看落叶的颜色和数量(或者广阔度),以及温度的变化,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是秋天来了。否则,就是管中窥豹了。 就拿彼得.林奇(Peter Lynch)在他的畅销书里提到的衣服销售店故事为例,一位男子买入一家时尚公司的股票,却不知他的太太因为嫌弃其款式太老旧,而且价格不便宜,已经不在那家公司买衣服了。故事结尾,自然就是这位先生没有理会其太太作为一名消费者的反馈,最后在这只股票赔钱。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请问各位看官,你是否可以根据你的另一半对某些产品的反馈来决定是否买进一家公司的股票? 在市场里,这种消费者反馈是有人在做的,那就是——市场调查。一般来说,这些都会由专业机构去做,他们有一系列问题,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市场,以及一套评分标准来判断某家公司或者某些产品是不是有赢得消费者的芳心。不过,这种做法放在如今来说有点过于困难,或者说太慢了,因为消费者无时无刻都被社交媒体广告包围,他们的消费喜好也随时都在改变。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果你想通过这种粗糙的方式来获取一些市场信息,并用于在股市赚钱,大概率(我不敢说100%)会赔钱。很简单,你的样本数量太少,或者说不具备代表性。 什么是具备代表性? 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未来搭档华生时,就说后者从阿富汗回来。对于华生的疑惑,福尔摩斯的解释大致如此:“你(华生)具备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却是军人风范,所以是军医;你脸色黝黑,但手腕处看得到晒黑的痕迹,所以曾在热带地区待过;你受过伤,行动僵硬。结合全部信息,你就只能从阿富汗回来。” 我们都很佩服福尔摩斯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过,大家是否有想过,是不是华生特别具有代表性?想象一下,如果华生的 [vip_content_start] 气质并非医务工作者,或者说,不是典型的类型,福尔摩斯是不是不好猜出他是军医?因为军医的结论是从华生的风度和风范来判断的。 我们在想象一下,如果华生是黑人,或者作者把福尔摩斯的故事从英国伦敦搬去非洲大草原,那么华生的手腕还会有这么明显的肤色差异吗?福尔摩斯还能够看得出他在热带地区待过吗?至于行动僵硬的判断就更难了,因为华生可以在阿富汗战区受伤,也可以在英国伦敦受伤。 所以,如果华生身上的特征并不明显,或者说不具备代表性,福尔摩斯是不是就不能很好地判断了?而为了突显福尔摩斯的能力,柯南.道尔先生就给福尔摩斯准备了这么一位具备代表性的军医,让我们对这位名侦探留下深刻印象。 说这些并非贬低福尔摩斯,如果你有留意小说的话,此君所观察的事物如果不具备决定性信息,他都是保持开放态度,不轻易下结论,会说 “或许这…或许那…” 的看法。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福尔摩斯,包括我自己。我也知道大家喜欢找到那只能够给你提早报信的那只 “春江水暖鸭” ,包括我自己。毕竟,谁不喜欢觉得自己很聪明? 不过,我们要学会面对一个现实难题,那就是很多事情都是由诸多条件综合形成的。我们不能单纯地看一个信号,或者看到一则新闻,就妄下结论。永远要问自己,你所看的信息,具不具备代表性?你有没有看到足够多的信息和证据来佐证你的结论?你的观察和你的结论是不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因果关系,还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因果关系? 最后的最后,不要忘记。有时候,洞察先机之后,你还需要把之后漫长等待的时间成本也给考量进去。
3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