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快讯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我第一次来马来西亚就是来新山,我带了小野和欧阳林来,那时候非常受欢迎,读者也非常热情,大概都是中学生。我想当时的中学生,现在都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中年了。” 2024年第17届花踪文学奖颁奖礼隔天,陈雨航迫不及待补充致辞时来不及说的话。花踪第一次南下新山,令这位台湾出版人兼作家想起与新山的缘分。1998年城邦来马开设书店,他代表麦田出版前来,就是先到新加坡,接着越堤到新山,才北上吉隆坡……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林明辉 陈雨航对马来西亚不陌生,上回2013年来马也是为了花踪。得知曾合作的作家医生欧阳林回马就待在柔佛州,他搞得清地理位置,马上知道与新山同属一州。远的不说,3年前旅台马华作家邓观杰的《废墟的故事》,他有份推荐,还说近几年来的马华文学已经没有马共了。 马来西亚人对陈雨航不该陌生,他是麦田出版的共同创办人,麦田出版的书籍无疑是许多本地读者的中文读物来源。 陈雨航是出版人,此次来马担任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的决审评委。出版之前,他先是写作人,1970年代就写了短篇小说集《策马入林》(后被王童改编成同名电影)和《天下第一捕快》。 他还有一个身分——媒体人。其实,他的事业先从报刊起步,退伍后做过报章娱乐影剧版主编,也编过电影杂志。出版生涯1985年才开始,先在时报出版,后被詹宏志挖角到远流出版。 1992年,他和苏拾平共创麦田文化。“做了出版以后会觉得,出版的力量比较有累积。”他觉得,一来书本从制作开始就比较细致,生命较长;二来书本较报纸更能延续,做得比较完整。就像当年,他在麦田开设的历史、军事丛书。 不是军武迷却出版军事书籍 陈雨航初入职场做影剧版,是因为研究所念戏剧。他从小爱看电影,对电影中英译名如数家珍。开始编历史、军事史丛书,自然和大学念历史有关。他在麦田最先出版的军事书是《身先士卒——史瓦兹柯夫将军自传》(分上下两册)。 [vip_content_start] “我是文学读者,特别是小说的读者,但我也什么书都看,就读了军事书。”陈雨航直言不是军武迷,不熟悉什么枪砲战舰等武器,更不会收藏军事模型。但他爱看战争史和不同将领的人物传记。 台湾的军事书籍一向不是出版主流,但一代接一代还未断过。最早60、70年代由战略学者钮先锺首开先河;爱读军事史的陈雨航于1990年代开始接棒。麦田就出过一套6本,非常厚实的《西洋世界军事史》。 “我特别推荐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他原来是一个战地记者,他写的《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夺桥遗恨》(A Bridge Too Far)拍成电影,还有一部《最后一役》(The Last Battle)就没有拍成电影。”雷恩三部曲一开始没有版权,陈雨航当年识得译者黄文范,对方已经翻译好《夺桥遗恨》,于是积极取得版权,再请他翻译剩下两本。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版权到期易手,由读书共和国集团旗下的燎原出版再版。陈雨航又急着介绍,燎原出版的总编辑查理,本名区肇威,也是一位大马华人。 不为放弃写作不甘 退居幕后当编辑 前面说到,陈雨航先是写作人、媒体人才是出版人。等他再次执笔写书,已经是退休后的事。2012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小镇生活指南》,随即囊括《亚洲周刊》十大小说奖、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问起编书与写书的时间比例,陈雨航斩钉截铁“没有比例啊,当我开始工作以后,我很快就放弃写作了。”嘴巴挂着“放弃”那么负面的词,但他并非不甘愿,不快乐。做报刊编稿,做出版编书,都是他喜欢的事,自然投入其中。更何况,出版自有成就感,编了一本成功的书,或发掘一个好作家,也都值得高兴。 “这就是一个编辑人。”陈雨航保持一贯的温和语调,丝毫不为停滞约30年的写作有过一丝不甘。他再以熟悉的剧场比喻,“我不是一个好的表演者,但我可以做后台,可以指挥。”他甘愿做场记,跟在导演身边,看的是舞台全景,对演员走位、道具摆设了若指掌。“场记对所有的演出最清楚……这有点像我后来做的编辑工作。” 常有人问他还写不写,“我刚开始还会说,还想再写,但后来就知道我做不到。”没想到眼前头发灰白的资深出版人,说出类似现代语境里“躺平”的话。“我想我有点纵容自己,觉得工作已经那么辛苦了,那就不写了吧,也提不起劲来写。” 第二个原因呢?“好啦,我自己说一下好了,我对小说的sense还算好,我是一个读了那么多小说的人……”陈雨航虽然出生花莲乡下,但从小就把图书馆翻遍,一周读好几本小说。乡下孩子要早起帮忙家事,他起不来,是母亲眼中贪睡爱困的小孩。父母不知道的是,晚上9时关灯入睡,他还在开夜车看书。他在灯泡拉了一条线,如果外面有任何动静,一扯就关灯。 所以,作为文学编辑,小说又是他的守备区,“我都看那么棒的小说,写的时候要超越它,很困难 ……” 签了约就是“头洗下去” “我后来重新写作是因为我的事业结束了,那我能做什么呢?”或许是话题谈到这里才热了,前面露出“躺平”之姿的陈雨航,这回像是骑虎难下的屁孩。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简称国艺会)的补助,只要写5000字就能申请,没想到还真申请上了。“闽南话说‘头洗下去’,你签约拿了50万(新台币,约6万9000令吉),那你拿了钱,写不完退回去吗?” 前一天的颁奖礼上,马华文学大奖得主龚万辉也谢谢了国艺会的补助计划。要不是合约有注明期限,拖延症如他可能到现在还写不出得奖小说《人工少女》。陈雨航对此心有戚戚,“本来两年的,我后来申请延后,我写了3年终于也写完了,我也有那种心情。” 尔后2015、2016、2021年分别出版散文集《日子的风景》、《小村日和》和《时光电厂》。《时光电厂》获得第35届梁实秋文学大师奖优选奖。陈雨航谦虚说,因为出了小说,大家发现这个“老家伙”还能写,就找他写写专栏,积累后才出了这几本散文集。 “你得面对一个事实,坐在你面前的,离开这个行业有20年了。”谈出版,陈雨航自认退休了,虽然保持关注,但有些作家、书籍可能会漏掉。他把时间摊开来算,离开出版业那阵身子还没脸书,还是部落客时代。他是“一指神功”使用者,用电脑写作就靠这一招,只是比较快一点了。 拜脸书所赐,透过许多老朋友、同行、后辈脸友的发文,他还能跟进到出版趋势。还有,每年有机会做几档文学奖的评审,能看到年轻人的东西,不会觉得自己是个“老先生。” “因为我有看新人的东西,我甚至可以用一些他们的语言。”陈雨航说,“因为有接触,所以不会lag(脱节)太多。” 更多【人物】: 设计师包益民 /做设计最怕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以细节调味 用素材塑形,葛亮酿造小说真实感与温度 电视烹饪节目主持人甄文达 /推广中餐文化也探索美食 期待遇见心动的美味
1天前
编按: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设计师,你觉得会是什么?时尚?自由?还是活泼?这期【非常人物】的主角,是位自认为好奇心重的设计师。好奇心如何与设计挂钩?他又因好奇心有过怎样的独特体验? 现在,一起来认识设计师包益民吧~ 报道:本刊特约 张佩莉 摄影:本报 黄安健 TEDx Petaling Street “跃”年会宣传照上的包益民西装笔挺,双手插裤袋,气场全开,尽显“国际知名设计师”、“亚洲华人创意教父”的精气神,不过,年会当天站在舞台上却是另一个判若两人的形象──两鬓斑白小平头,黑T恤黑长裤黑色帆布鞋,一派随兴。后来在场外专访时,他还随身拎着一个塞满杂物的环保袋,像邻家的大叔从隔壁家走过来。 在台上,他分享了自己过去30年的成功秘诀“BABABA:Believe in Action(相信行动)”,虽然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但部分内容至今言犹在耳:“减肥不成功,因为没有很想要减”,又以电影《Inception》盗梦者把想法植入人的潜意识作为比喻,阐述“当你目标明确,确信这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时,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其中”,这个比喻精准无比,力道十足。 包益民一直都是一个目标导向的人,他曾经说过“前方有个旗子,就会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又说“我就是想从一个一般的人,变成最好的人”,读过世界最好的设计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和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Center),曾任职世界顶尖的广告公司,30年来跨界广告、媒体、艺术、品牌管理、时尚设计、房产规划、AI等产业,他向宇宙下的订单,都一一显化。 只在见客时才穿得像个人 这天特别留意包益民的衣着,是因为知道他除了是设计创意人,还有另一个身分──时尚爱好者。 谈到当天的全身行头,他耸耸肩说从头到脚都是平价服饰,因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喜欢穿着舒适,“因为今天要演讲,穿得还比较像个人,平时上班更随便,因为很少需要见客户。”顿了一顿,补充一句:“但我有好的衣服,真的要见客时才穿。” 因为穿了一身黑,左手手腕上那枚酒桶形表壳亮黄带的腕表也显得格外抢眼,一问之下,原来是时下明星、运动员和富豪争相收藏的瑞士品牌Richard Mille的自动腕表,以轻巧纤薄见称,“很轻,我蛮喜欢的。”他抬了一下手腕,淡淡说道。 他人生中的第一件奢侈品是意大利Armani的冬装外套,但却只穿了一天,忆及这桩往事,他莞尔笑了。 天生就对美好的事物特别喜欢 包益民的父亲是外交官,父母亲长驻国外,13岁时,他才跟着父亲到巴拿马生活。话说那一年他在巴拿马念完中学,准备到美国深造,临行时父亲塞了500美元给他,要他去买一件好的冬装外套。“一般人可能会花100块去买,因为30年前100块美元已经很多了,但我却笨笨的用500块买了一件Armani,结果穿了一天就拿去退,因为觉得太奢华,不实用,又觉得自己太年轻应该不适合穿Armani,所以就拿去退了,买了一件60块钱的冬装外套!” 至于为什么是Armani,“不是因为它是名牌,而是觉得它特别好。”他后来常常回想这件事,觉得自己似乎天生就对美好的事物特别喜欢,“看到好东西会很好奇,想要去摸,想要去看。” 毕业开始工作后,包益民才真正拥有人生中第一件名牌精品──川久保玲的冬装外套。“好像是3000块美金,几乎花掉所有的薪水,”但这件外套他一穿就是10年,那10年里,他就只有一件冬装外套,“每次穿,都觉得它是最好的,衣服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好看!” 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他渐渐明白到,设计人就应该对美乃至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一份原始渴求和执著,借由切身体验,培养美感意识。 [vip_content_start] 他说“设计是不需要读的”,“因为设计需要的是创作者本身对于生活的观察、对于生活每个环节的思考与沉淀。”他鼓励设计师多去体验不同的事物,因为“做设计,最怕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与其说包益民喜欢时尚,倒不如说他喜欢品味美好的事物。“我喜欢的东西还蛮广的,车子、房子不能说换就换,但一些小东西,像家具、肥皂、牙刷等就比较容易,我第一个会先看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他说,要做到“跟别人不一样”并不容易,所以别具巧思的产品总是可以一秒抓住他的眼球。第一步是搜寻,第二步则是体验,做一个产品体验者,“这是一个never ending的搜寻过程,重点不在于你是不是找到最好的,而在于你一直想要搜寻更好的答案,到最后,它变成一个习惯,你会持续追寻更好的,你的工作,你的工作伙伴,你一切的一切,会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在生活中,包益民很重视家的感觉,喜欢有设计感的房子。他是法国设计鬼才Philippe Starck的超级粉丝,位于台北的家,设计灵感就来自于Philippe Starck所设计过的酒店。至于车子,他喜欢Audi彻头彻尾的德国风格,认为“开什么样的车子”很重要,“要不我就不开车。” 还有戴手表,他很坦然地说道:“我其实长期以来是不戴手表的,因为我喜欢的手表,我买不起我就不戴了。那也是一种习惯,就是说,我心中最想要的东西,如果不能拥有,我宁愿不要其他的!” 从不讳言想要赚大钱 包益民曾经坦荡荡地宣称“绝不做穷设计师”,询及话中的深意时,他笑笑道:“就像我喜欢找跟别人不一样的牙刷、肥皂,我也喜欢谈一些别人不谈的事情,很明显的,设计师都不喜欢谈钱,所以我就故意去谈钱。” 他从不讳言想要赚大钱,只是,努力攒钱不是为了打造金山银山,而是为了可以体验高品质的生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 他提高声调,理直气壮地:“我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我只是敢花,可是不代表不辛苦,所以花钱时,我会珍惜它换来的体验,因为我知道这些体验可以帮助我未来赚更多钱。当然不全是为了赚钱,钱只是让我有机会去体验更好的东西!” 他将话锋一转,侃侃而谈:“其实,体验不一定要花大钱,品味也不是靠金钱累积的,它需要花一点钱没错,可是不是绝对,你还是可以用一个比较省钱的方式去体验。譬如看歌剧,可以选下午没有人要看的场次;譬如一家很好的餐厅,吃一顿饭很贵,但喝一杯咖啡还是可以负担的;又譬如说我想去日本吃“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店,但很贵,我不想要付那个钱,所以我找了10个富豪一起陪我去吃,他们付钱,我带路。” 事实上,年轻时的他对金钱无感,直到疫情后才开始学习理财。他感慨地说道:“我以前从来不理财,也非常不喜欢存钱,对钱没有感觉。没钱了?好啊,我们再去攒钱,我认为钱是可以再攒回来的。我必须承认这是很大的缺点,疫情暴发时,我碰到很多困难,觉得储蓄其实还蛮重要的,才开始对金钱比较敏感。” 不好玩就不做了 包益民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也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2004年以自传形式出版《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他背部全裸、斜倚着靠垫摆出安格尔名画《土耳其宫女》中裸女的优雅姿势登上封面,令人侧目。封面出位,书名一针见血,书中写的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感触和体悟,发人深省,在台湾卖了3万本,登上诚品书店2005年销售量的“Top 100”。 说到底,包益民就是一个玩心很重的人,活到这把年纪了,依然不失玩心。“我喜欢快乐,喜欢玩,我把工作跟体验放在一起是因为好玩,不好玩我就不做了!” 玩心最重要的元素是好奇心,“我一直都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有好奇心,生命才会好玩,没有好奇心,就会变得很无聊。” 在吉隆坡逗留的那几天,他不但去了TRX商场,还趁上台演讲前的空档,在会场楼下的便利商店逛了一圈。 不过是一家很小的便利店,一览而尽,有什么好看的?他笑道:“就是好奇啊,马来西亚人吃什么样的泡面?这款口香糖为什么会在这里卖?为什么你们吃这样的冰淇淋?哪一款头痛药卖得最好?这里卖什么样的玩具?小孩玩这个玩具时在想什么?他得到了什么? ” 逛菜市场,他也一样可以逛很久,逛得津津有味,“我会看每一个摊位,心里想为什么要把菜这样子放,然后消费者得到了什么。”大多数时候,他会站在消费者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整个产业,以及整体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有些人不以为然——一把年纪了,什么东西没看过?!他哈哈笑道:“ 我就是好奇,没办法,我觉得失去好奇心的那一天 ,就是老的开始。”说完,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妥,又急急解释:“但没有关系,老没有什么不好;但我觉得我很幸运,不晓得为什么 ,我还蛮好奇的。” 更多【人物】: 以细节调味 用素材塑形,葛亮酿造小说真实感与温度 电视烹饪节目主持人甄文达 /推广中餐文化也探索美食 期待遇见心动的美味 影视界里的侠士毛尖 为人民看烂片
1星期前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刻画、故事情节、氛围渲染和丰富的想像力去搭建一个叙事空间。在小说里面,作者可以嵌入宏阔的社会主题,亦可描绘人性的深层情感。不过,学者型作家葛亮笔下的小说却是虚实交织,充满丰富褶皱,并隐藏了很多历史细节和行业知识。 以他的“家国三部曲”收官之作——《燕食记》为例,为了复刻粤港茶楼的饮食文化史,葛亮耗了约6年时间,走遍粤港等多个地区,做了一系列的田野调查、口述史采访、文献考究。在撰写过程中,每一笔都细入毫芒,通过岭南文化美食见微知著,挖掘出隐藏在料理后面的历史与人情世故。 “(这样)你的读者才可以有情绪上的共鸣,因为它的细节很真实,特别是有关于日常的部分。”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陈敬晖 部分照片:受访者提供 历史最为丰满的地方在于细节,而细节往往散落在旮旯之处,需要仰取俯拾,才能将各种脉络呈现得具体和细致。翻阅《燕食记》时,一股人间烟火气息便扑面而来,语句间有很多粤语词汇,读起来有一种旧时代的代入感。葛亮的笔触很细腻地刻画出岭南饮食文化,还添加了一些挺有趣的茶楼行规,像客人指着鼻子就是要“香片”,指指嘴即要“水仙”,水中升仙;指指耳即是要“普洱”,字有耳旁;至于指指眉当然就是要“寿眉”了。 这部小说从香港最古早的茶楼“杏花楼”开始叙述,带领读者体验茶楼空间的流变与社会变迁,亦融入很多关于粤港美食的习俗文化。葛亮举例广州人喜欢在过年前后吃黄沙大蚬,因为“蚬”取“显”的读音,有显贵的寓意。对当地人来说,吃蚬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记忆回溯。 葛亮笑说自己并非老饕,不过对饮食情有独钟,并认为食物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去叙述岭南文化和特质。同时,食物还能够衍生很多文化元素,如戏曲、空间、其他非遗的部分。“中国人的道理都在吃里面。吃是很永恒的东西,你的口味代表着你对于这种文化的一种极度认同感。” 不过,他为此作品也做了很长时间的情感准备与沉淀。“(记者:担心写坏吗?)倒不是担心写坏,而是我觉得你要动笔的话,我希望笔下的一方水土,必须要有感情的。否则,你会觉得写它的意义是什么?写作一定是一个有温度的事情。” 筛选少量考据素材“调味” 下笔之前,葛亮会有一系列考据过程,运用很长时间搜集资料、田野考察和构思作品。在创作“家国三部曲”时,《朱雀》用了5年,《北鸢》则是7年。然而这种长周期的写作,对他而言是一种沉淀,能够不断地反刍文字,用最精准的词汇去表达。 葛亮每一部长篇小说动辄要30至40万字,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内心的创作意图和面向,比方说构筑一个非常完整的记忆城市、一个家族历史,“它真的是需要有这个体量去完成。所以在完成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一定是很充实跟愉悦的。” 纵使有庞大的资料素材,他会悉数筛选,只动用少量素材为作品“调味”,让小说故事更为立体鲜活。不少人会以为在采集口述史时,受访者会不愿透露行业细节或流程。葛亮直言,许多老前辈比很多人想像的通达多了,观念也很新颖。 “他们没有说很多东西是密不外宣。在过程中,有些东西专业性太强,我一时可能catch不到,他们会说,‘葛老师,我来做给你看’。” 从未想过能当作家 葛亮有很显赫的家族背景——太舅公是新文化运动领袖陈独秀,祖父是著名艺术史家葛康俞,表叔公则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由于出生在知识分子世家,外界将他比喻为“文坛贵二代”。面对这个标签,他却学会顺其自然,不给自己添加任何压力。 [vip_content_start] 当然,他年少时期压根儿没想过当作家。在南京大学就读中文系时,班上倒是很多同学喜欢写作,系上还出版自己的文学刊物。“但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吗?我在做美编,负责画插图和封面。”他开心地笑道。 不过,能报读中文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葛亮是中国“一孩政策”底下的第一代,那个时期,孩子的大学专业方向不属于个人选择,而是整个家庭的选择。为了争取更好的职涯机会和前途,许多父母会要求孩子攻读商科、法律或电脑相关的科系。 其实,葛亮的父母亦是理科出身,分别是物理和工程数学。 惟,两老都没有改变葛亮的梦想,反而支持他读中文系。他坦言,选读中文系或多或少与父亲有关。从小,父亲给他阅读《阅微草堂笔记》《世说新语》,培养对文学的感知,学习文字的语言审美。随后,主修俄语外语的父亲又给葛亮接触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的作品。无形中,他又被苏俄小说所影响,打开了小说的格局感,学会宏大的叙事和开阔的结构。这些“训练”为小说写作带来很大的裨益。 “我祖父的一些艺术见解肯定也对我是有影响,不光是艺术观、审美观,甚至也包括写作观。虽然他不写小说,毕竟是艺术史学者、一位画家,所以他的著述(《据几曾看》)也是围绕这个部分,不算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 电影是写作养分之一 其实,电影也是葛亮写作的其中一个养分。早在1998年,还在读大三的他就常常流连于南京的西祠胡同BBS论坛,其中“后窗看电影”板块尤其吸引他。而这个论坛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论坛之一,为他带来了很丰富的电影资讯和启发。 “我现在香港浸会大学里面,除了教文学,我也在教文学向电影转化的课程。”不过,主轴始终围绕在文学,专注在剧本分析和文学语言,探讨原著小说如何通过电影改编,达到有效的转化,成为另一种艺术介质。 然而,电影与文学的叙事空间终究不同。文学通常更加开阔,其叙事方式和语言构成为读者提供更大的解读与想像空间;一旦转化为影视作品,许多原有的想像会随之变得具象而具体。 “这两种介质(文学与电影)中间转化的过程,对我而言蛮美妙的。”葛亮透露,其作品《燕食记》也在筹备做改编,“我自己没有参与,但我会关注艺术家在这个过程中会怎样(处理)。” 第一篇小说在香港诞生 出身在书香门第,葛亮会不会很早就开始写作?其实不然,由于他对写作存有敬畏之心,不敢轻易动笔。直至他在千禧年远赴香港大学攻读硕博时,才开始创作第一篇小说《无岸之作》。而这部小说成功刊登在文学刊物《收获》上面。正是因为这次投稿成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亦开启了他的文学创作之旅。 5年后,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谜鸦》,拿下第19届“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他缓缓地说,这个奖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没获奖,很大可能写作兴趣会中断。“我觉得台湾在这个方面对年轻的写者的这种鼓励,然后它的力度还是比较大。当时有出版人跟我讲,希望跟我合作(出版)一个小说集,包括《谜鸦》之后的一系列小说。它会是一个很实在的动力,让你继续写下去。” 长居香港的葛亮认为,南京是创作的温床,香港是写作的磁场。所谓温床是潜移默化地,让他能积淀题材、文学审美的感受,也包括历史感。虽然在南京古都成长,但未必会想要用文字有序地去表达。香港却带他踏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重新认识故乡南京 “南京,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城市。你在生活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了想要的一种审美体验,哪怕你是不自知的。但是到了香港,你会觉得,它和你的故土,作为一个城市而言,它的气韵的反差还是蛮大的。这个时候就会有一种躬身反照的心理——原来我的家乡还是很不同的。” “你会觉得,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当时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原来你换了一个生活的环境, 才发现家乡如此的不同。”有了这样的落差感,驱使他用文字去记录这些事迹。毕竟在香港生活了20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欠了家乡和情感的债务。 “你太习惯了那个环境,没有发现到它(南京)的意义,或者没有发现它的美。” “南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地标,是来自于六朝(古都)的神兽,叫做‘辟邪’。”有一次,朋友到访,便问了他,为什么“辟邪”会成为南京标志?辟邪是干嘛的?由于这个标志太普遍了,就算是南京香烟品牌也有这个标志,反而不会特别留意或研究。 “他追问很多问题,我发现我无法解答他所有问题。这个时候就是我说的所谓的习惯和蒙昧。” AI会不会影响创作? 在人工智能(AI)时代,许多人都会好奇AI会不会影响创作?葛亮则很淡然地说暂时不会。 “为什么我说不会取代人类,因为人类是有七情六欲的,人类有情感的,而情感会导致你不会在所有的节点都是完美的。恰恰是因为人类会有缺憾,因为有遗憾、缺憾,反而造成了人类在创作方面某些特质。这是其一。其二是因为有缺憾,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带来了难以预计的一些意外。” 他说,AI太完满了,在AI里面没有任何“意外”。“所以我觉得恰恰是你看似的一些遗憾的部分,是人类最无可预计,最精妙的部分。” 简介: 1978年出生于南京,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品涵盖小说、文化随笔与文学评论,代表作有《飞发》《问米》《朱雀》《北鸢》《燕食记》《灵隐》等等。他曾获第8届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华文好书”评委会大奖、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家年奖等海内外奖项。长篇小说代表作《燕食记》、《北鸢》获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曾获颁《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人物、全球汉语文学年度作家、海峡两岸年度作家等荣誉。 更多【人物】: 电视烹饪节目主持人甄文达 /推广中餐文化也探索美食 期待遇见心动的美味 影视界里的侠士毛尖 为人民看烂片 书法家王冬龄/乱书是自己的艺术语言
2星期前
编按:你看过烹饪节目《甄能煮》吗?这档在美国与加拿大播出的节目,主持人是位华裔厨师,每集都会为观众示范一道中国菜的做法。《甄能煮》自开播起一直维持在高收视率,今年已是播出的第46年。一档讲中餐的节目在北美地区深受喜爱,离不开主持人高超的厨艺还有充满创意的食谱。 这期的【非常人物】,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华裔厨师——甄文达吧。究竟他为何烹饪?今年75岁的他在烹饪这条路上又有何计划? 报道:本刊特约 杨林宜 摄影:本报 黄安健 全球知名烹饪节目《甄能煮》(Yan Can Cook)主持人甄文达(Martin Yan),是一位成功将中国饮食文化带入美国和加拿大主流社会的华裔厨师。尽管他走遍各国,尝遍了无数美味佳肴,但他始终怀念小时候母亲经常做的煲仔饭。 “小时候母亲经常做煲仔饭,一根香肠3个人分着吃。米饭上盖着香肠、菇,还有切丁的鸡肉。当香肠的油脂溢出,整锅米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对他而言,这是一煲诚意满满的饭菜,因为砂煲相当保温,当一家人围坐一起分享美食后,砂煲仍散发着余温。饭菜吃完后,锅底还贴着锅巴,加入点茶或汤汁,便又成为一道美味佳肴。 直到现在,他依然很喜欢做煲仔饭,笑言“一锅熟的煲仔饭可以省去洗碗的麻烦。”然而,他真正珍视的,是那份母亲手煮的家常菜,那个深藏在心底的独特味道。他说,绝大多数人最难忘的味道,往往来自父母的家常菜,那道味蕾记忆成为许多人永恒的心灵慰藉。 让厨房成为快乐的地方 甄文达在国际饮食界享有地位,但他依然保持谦逊,热衷于学习新事物。《甄能煮》节目播出至今已46年,累计超过3500集,并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播放,观众数以亿计。这是他坚守餐饮业的动力之一,除了将推广中餐文化视为使命,更重要的是能为他人的生活带来正能量。 “我希望这档烹饪节目既有教育性,又富有娱乐性。”他说,烹饪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烹饪对人们来说太无聊,谁会愿意在家里做饭呢?“所以我想让厨房成为一个快乐、有趣的地方,这就是我常说的:‘If Yan can cook, so can you.’偶尔我也会说:“If Yan cannot, don’t even try.” 全力追求美食是对儿时生活的补偿 甄文达于10月初访马,出席第6届《世界顶级美食大奖》颁奖礼(World Top Gourmet Awards 2024),并荣获“杰出高级厨师特别奖”。他在活动前夕接受媒体访问,尽情发挥搞笑本色,但当谈及自己的人生际遇时,显得格外认真。 [vip_content_start] 甄文达1948年出生于中国广州,成长于中国近代历史上极为艰难的时期。在他出生之前,父亲经营着一家餐馆,母亲则是杂货店的东主。从小“近厨得食”使得他的嗅觉和味觉尤为敏锐,能够分辨出各种味道的优劣。进入19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为了解决全民温饱问题,中国开始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民间生意逐渐转变为国有或集体经济,甄文达父母的生意也被国有化。 当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配给制,日常所需的粮油和肉类都靠粮票、油票、肉票等来维持。甄文达小时候常常饿着肚子入睡,因为每个月他的家庭只能分到4盎司的油和两斤肉。那时的肉多是肥猪肉,没有牛肉和鸡肉,因为猪能吃剩饭,好养活。 “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我小时候总是很难过。如今我们可以自由地走进商场,买到售价高达200美元的补丁或破洞牛仔裤,但在那个年代,中国人的衣服全是补丁。我总是提醒自己,如果有机会走出去,我一定要全力以赴去追求美食。” 生活艰苦也没放弃烹饪 父亲在他5岁时不幸离世,母亲未曾接受教育。13岁时,甄文达有机会前往香港求学,并在亲友开的烧腊店学艺。1967年,他获得了香港海外烹饪学校的文凭,其后受推荐赴美深造,于1975年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取得食物科学研究硕士学位。 初到美国时,由于经济拮据,他无法住在学校宿舍,只能与5名同学合租一间偏远且廉价的公寓。那里没有床,他们席地而睡,轮流烹饪。尽管生活艰难,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也没有让后来的成就蒙蔽自己的双眼。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惦记着世上还有许多孩子仍然饿着肚子入睡。他不曾过于安逸,尽管工作忙碌,从未聘用助理,凡事亲力亲为。 他寓工作于娱乐。疫情前他的工作几乎满档,每个月工作25到26天,参与各种活动,从未感到疲惫。疫情时,各行各业受到沉重打击,他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与当地餐馆合作举办义煮,为前线人员提供免费的膳食。 “人的一生中只能做到有限的事情,影响有限的人……有许多年轻厨师告诉我:‘我小时候看过你的节目而受到启发,现在成了厨师。’这让我感到满足,知道自己为他人做出了一点贡献。我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我相信只要做好厨师的本职,人们自然会被吸引而来。我不是救世主,无需拯救每个人,但如果能帮助和启发一些人,那就很好了。” 挑战不同身分 甄文达在餐饮业的旅程中从未止步。他因对饮食和餐饮业的研究与推广获得了约翰威尔斯大学颁发的美食博士学位,以及科罗拉多厨艺学院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他还荣获多个重要奖项,包括由太平洋海岸厨师协会颁发的安东尼·卡雷姆荣誉奖,入选《世界名人录》和全美华裔人士十杰,并在2022年获得被誉为“饮食界奥斯卡”的詹姆斯·比尔德终身成就奖。 2004年,甄文达应导演毕国智之邀参与电影《海南鸡饭》,饰演餐厅老板,开启了演艺之路。2015年,他在马来西亚录制了美食节目《马来西亚味之旅》,2018年再次来到马来西亚拍摄农历新年特备节目《厨神驾到》。此次再访马与媒体交流,虽然好友“Chef Wan”(旺师傅)没到场,但甄文达不断地打趣对方,活络现场气氛。 不得不提甄文达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项技能:20秒内给鸡去皮拆骨。这也“奠定”了他在家仍然“掌厨”的地位,因为他调侃自己的妻子处理一只鸡要5小时。 当被问到自己与大马喜剧演员黄瑾瑜(Uncle Roger)的炒饭哪个更好时,甄文达故作严肃地说:“Uncle Roger,我是Uncle Martin,我比你年长。你做蛋炒饭才20年,但我做蛋炒饭已经60年了,所以我觉得我的蛋炒饭,可能比你的更好!” 保持热忱才能走得长久 其实,甄文达的人生哲学是互相提携,他总是提携后辈,也鼓励年轻厨师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但他坦言,厨房工作非常不易,只有梦想还是不足够的,必须要保持热忱,才能走得长久。 他说,许多父母往往将厨师视为地位不高的“厨房佬”,反倒希望孩子完成学业后选择体面的工作。然而,这种刻板印象亟待改变。“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这些‘厨房佬’中也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我常常在不同场合中强调,行行出状元。许多父母不鼓励孩子从事厨房工作,却不知道很多师傅的收入远超许多大学生。” 甄文达谈及中菜未来的挑战与发展时,他认为,未来的中餐发展必须脱离传统的师徒制,应该与不同的师傅学习,吸收多元的经验。 他也说,中菜制作较为繁杂,尤其粤菜需要很高的技术,讲求“手势”,但“手势”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厨师的用心。同时,粤菜对食材尤其是海鲜的要求特别严格。虽然新鲜的食材至关重要,但成本往往难以控制。 此外,许多海域的污染问题也影响了海鲜的质量,包括河鲜。许多工厂设立在河边,导致河水受到污染,从而影响了河鲜的安全。 至于人工智能(AI)是否会取代厨师,甄文达不否认生活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变化,每个人都在追求不同的事物,包括美食。尽管市面上出现了炒菜机器人,但菜单的创作和料理的灵魂仍需厨师来掌握。厨师是主导者,而机器人也并非美食家,但随着越来越少年轻人选择当厨师,饮食行业需要科技的辅助,来减轻厨师部分的劳动负担。 边探索在地美食边学习 作为一名烹饪老师,甄文达总是乐于四处寻觅美食,以丰富自己对不同地区饮食的体验。他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并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像马来西亚的榴梿,因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其品质难以超越;又比如我国著名的肉骨茶,正是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交织所形成的独特饮食特色。因此,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第一时间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去泰国就只吃泰国餐,去韩国就吃韩国餐,若到访德国仍执意找中餐,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我想,当我试着去欣赏当地的食物,这样才能回来与观众分享我的旅行趣事,例如,韩国泡菜不仅限于腌制的大白菜,它实际上指的是任何经过佐料调味和腌制的食材。这些食材在发酵后能够产生有益菌,带来健康益处。” 甄文达说,每个地方、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促使他不断地探索与学习。“没有哪道菜或菜系是我的终极追求。我一直在学习不同城市的在地饮食文化,并不断期待遇到让我心动的美味。” 甄文达注重养生,他还特别主持了一系列与养生饮食相关的节目,并请教中医师教导观众如何健康烹饪和养生。 在疫情期间,工作受到影响,甄文达决定在美国旧金山的家中打理果园,种植各种蔬果和香草,随时就地取材,烹煮健康的菜肴。 “最重要是吃得健康,不要暴饮暴食,均匀饮食,还有每天坚持做运动。”甄文达每天都坚持一定要做力量训练,若是在家,他早晚饭后会出去遛狗。 他希望自己保持健康,并且长寿。“看看那些总统候选人,都要80岁了,所以我觉得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做到。世界卫生组织评估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未来人类活到120或以上并非不可能。医学不断进步,人们对食物的认识也不断增加,我们懂得如何均衡饮食,也会选择更好的饮食方式。我希望我能活到110岁,但能否实现并不重要,至少这是我的目标,才能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 更多【人物】: 影视界里的侠士毛尖 为人民看烂片 书法家王冬龄/乱书是自己的艺术语言 创作歌手戴佩妮/不给自己设标签 叛逆玩音乐
3星期前
41岁的王耀毅,当初放弃在新加坡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手机维修与买卖事业,回国后投身农业领域,创办富农贸易有限公司(Michael YY),专营肥料买卖。从初期独自开车沿街拜访寻觅客户,到现在拥有10间工业厂房面积的仓库、10辆不同规格的送货交通工具…… 报道:本刊特约 黄佩玲摄影:本报 林添喜、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靠一包肥料,扭转命运与人生;再靠智慧与远见,奠定事业的原则与方向。 以上这句不是抄自小红书的爆款文案,而是切切实实取自王耀毅实实在在的创业故事。年仅41岁的他,健硕俊俏,早早成家、生子并立业;放弃了在新加坡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手机维修与买卖事业,回国后投身在陌生但他认为潜力无限的农业领域,创办富农贸易有限公司(Michael YY),专营肥料买卖。 从初期独自开车沿街拜访寻觅客户,到现在拥有10间工业厂房面积的仓库、10辆不同规格的送货交通工具、超过20名忠心专业的送货工人;王耀毅靠一己之力用10年的时间,组建了自成一格的生意模式。 “这个市场的竞争很大,我们步步为营、坚守诚信、交货及时、性价比高。对这行来说,我的年纪尚算年轻,因此我很看重一步一脚印、待客至上的原则。” 王燿毅的办公室很干净整齐,桌上除了一台手提电脑,只有几张纸及几支笔。他穿着一件合身的T shirt及牛仔裤,整个人散发清爽、干劲的气息。他一边招呼我们,一边嚷着桌面有点凌乱、要赶紧收拾一下。环顾厂内四周,一包一包50公斤肥料、一桶一桶20公升草药剂,都是整齐排列、毫无杂乱。 “我是处女座,有点洁癖,无法忍受太混乱的环境。” 毫不畏惧投入新领域 毕业自电子工程专业,他随后到邻国工作。从小就独立、备好计划的他,一直都向往从商。在新加坡10年,他维修、买卖手机的业务稳健成长。在年纪轻轻的二十几岁,他就结了婚、开始养育小孩,心里同时酝酿着回国重新开始的契机。 “我有两个朋友在巴生设厂自产肥料,机缘巧合下,我向他们了解及学习。马来西亚是农业国,不管大环境与大趋势如何变化,农业依然是最重要也最具潜力的领域。尽管过去我不曾涉足农业,但凭着过去从商的经验,要在一个新领域从零开始开疆辟土,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尽管有信心,但王耀毅步步为营,踏实地从底开始经营。回到了柔佛,他四处去探寻及了解市场、观察顾客的需求,自个儿开着车寻访顾客。时机成熟之时,他开设店面,打开门户让顾客上门买货。 业绩逐年节节攀升、每日都有新顾客登门,他愈发肯定自己的选择与眼光。 [nonvip_content_start] 店面位置绝佳,还有专属送货车队 富农贸易有限公司位于柔佛州的新邦令金,虽然那是一座小镇,但店面的位置极具战略性,南北大道出口约一分钟即可抵达。 王耀毅坦言,选择把基地设在新邦令金,主要是这附近园区与农地居多,再来,北上南下也非常方便,一分钟即可进入南北大道。而他的事业得以稳步发展,取决于他当初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设立专属的送货车队。 “小园主打理园区或农地,如黄梨园、油棕园等,都是看天气进行。也因此,当他们购买肥料时,很常是当下就有需要,但他们未必有自己的运输工具或搬货工人。因此,我们必须要及时送货,让小园主得以顺利地立刻展开农耕工作。” 很少同行会经营自己的车队与人力,因为成本不低,但王耀毅决然打造极具优势的生意模式,掏钱组建自家的送货车队。目前备有4辆四驱小货车、3辆小罗里、2辆大罗里,可根据顾客的订货规模,风雨无阻的精准送货。 另一个该公司的极具优势的所在,则是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尽管富农贸易有限公司很少做促销,多数顾客精心比对数家公司的价格之后,仍然选择在他的公司消费。 “我很在意诚信,也信仰生意长做长有,因此会跟顾客维持良好友善关系。我们这一行的竞争很激烈,生意模式也会被模仿或抄袭,但我坚守顾客至上的原则,除了服务,我们的货也主要是品质受到保障的大牌肥料,尽可能让顾客感觉物有所值。” 人性化管理公司,将心比心对待员工 人力是这一行最重要的资产,王耀毅考了考我们:“你们知道一包肥料有多重吗?” 答案是50公斤。 “要在艳阳高照下搬动一包又一包重达50公斤的肥料,其实是一件非常吃力地工作。有时候,两个工人需要一次性搬动200包,非常辛苦。我觉得,做人做事要将心比心,因为知道不容易,因此我愿意付给他们比较高的薪资。” 跟在王耀毅身边工作的工人都相对资深,他赋予了他们足够的弹性,要休假、要起薪,都可以谈,但对工作、对顾客,要有足够的专业与责任。 “我喜欢阅读,很常阅读报章或是在机场买书。从书中我学习很多,以前看过李嘉诚的传记,牢记双赢的重要性。我做生意赚了钱,也应该给工人比较好的待遇,这是我对员工的原则。” 语毕,他拿出了一张报纸。那是他早上还没读完的报纸,特地带到办公室,趁着空挡时间继续阅读。他指出,报纸是他的精神粮食,帮助他理解社会动态、市场脉动,让他可以更快应对、调整商业模式。 天灾是农业领域最大挑战 除了经营门市零售,富农贸易有限公司也批发肥料到霹雳、彭亨、登嘉楼等,但主要的销售市场集中在柔佛。 询及这10年遇过最大的挑战,王耀毅说,去年的南马大水灾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也直接导致他的生意额猛跌超过50%。而几乎每年都无可避免的印尼烟霾,也带来重挫。由此可见,农业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天灾。 “几年前的冠病疫情对很多商业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对我则是还好。当时我紧贴时事,当机立断先大量进货,封城锁国时期反而有货可卖,倒是也妥妥地撑过了疫情。” 尽管如此,王耀毅还是感叹,农业的挑战很多,比如赊账问题、工人管理等,成本也不低。他直言,这需要累积了一些人生与商场经验,才可以踏进来。他认为自己足够幸运,才能够在这10年持续扩充及发展。 未来几年的计划,希望购置地段建设独立厂房,并研发专属品牌的肥料产品。 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王耀毅: 没有原则的东西,不要做。信用与思维都很关键,而时机不常有;遇到了,一定要把握。 创业成本:两三千令吉
3星期前
从影片、播客听过毛尖说话以后,见字闻声。她的文章有声,读着仿佛能听见她以机关枪似的语速,以及不带情感的冷血讽刺。直到见到真人毛尖,又觉得闻声见字。哈赤哈赤速记她说的话,敲出字来就是一串名句。例如,她说少时家里那本不停被传阅的金庸武侠小说: “从薄薄的一本,被翻成厚厚的一本,都是因为很多人的抚摸痕迹。这是一本书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年代的金庸阅读肉身体验,就是一本书被活活看得很厚……”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陈敬晖 毛尖家的那本金庸几乎24/7为读者服务。毛尖从傍晚6时读到晚上9时,上床睡觉后交给姐姐读到晚上11时,因为高中生可以不用那么早睡。大人更有资格熬夜,所以11时后妈妈接着读,读完小姨继续读。 “书如果是有生命的话,它就会被我们家累死!”毛尖说,“因为它从6点被接力到早上6点,整整12个小时没有被关上过。”不仅如此,早上6点上学去,那本金庸还会在班上继续接力读,最终还给同学带回家去,继续它的传阅旅程。 那是读书最好的年代 毛尖1970年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成长于1980年代,1988年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她形容,那是怎么可能不成为文艺青年的年代。曾经文革时期被批判的“灰皮书”,各种西方世界名著开始流通。《基督山伯爵》(又译《基督山恩仇记》)凭票供应,“你知道,任何书一旦凭票或一旦被禁,它就会让人涌起更强烈的欲望。” 某一天父亲朋友送来一套《基督山伯爵》,那晚晚餐就吃得特别丰富,外婆劏了一只鸡招待人家,谢谢那份厚礼。“因为我父母那一代太匮乏了,让他们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如饥似渴地读名著。”曾经匮乏,才有后来汹涌的阅读热潮。 毛尖说,宁波图书馆里的名著被写上许多旁批,“就像弹幕一样,今天的弹幕不是新的东西。”她又用“激情”来形容那个时代的读者。好比《茶花女》的故事被套用在各自县城,旁批上各种结局,又被下一个读者替旁批再旁批,最后索性夹一张纸,批个过瘾。 “那真的是一个读书最好的年代。”虽然书籍被弄得脏兮兮,“但我们真的在那些脏兮兮的书上收获了人生最丰美的滋养。中国流行语内卷指过度竞争,现代人“卷”习题、考题,毛尖的年少时代“卷”课外书,在课堂上读名著,老师也不揭穿。 就连写〈我的理想〉,毛尖写想当作家都会被同学质疑,被父母笑话“作家这职业是你能高攀的吗?”1988年她上大学,学校里的讲座都是关于文学的。她还记得,“先锋作家”马原来演讲,一整个队伍浩浩荡荡跟在后头。 文学、文艺是在1990年代跌落神坛的,也就是影视剧《繁花》演的商战,那个经济起飞的时代。毛尖感觉到校园氛围变了,同学纷纷出国,没出国的就去外资企业打工。“金钱这个维度进来了。”清贫年代大家都穿得差不多,有了钱以后就会攀比,金钱慢慢变成社会新的衡量标准。“以前作家有很多稿费,但稿费很快在外资企业的工作面前不值一提了。” 和烂片死磕到底 当然,小时候的作家梦没灭过,不然就不会有眼前的作家毛尖了。《一寸灰》《夜短梦长》《非常罪非常美》《凛冬将至》,多是她的影评、影剧笔记、杂谈。很多朋友鼓励她也去写写小说,但毛尖直言,批评的激情始终还在,压制了创作的欲望,所以还是专注于写专栏、批评文章。 批评文章始于大学时期跟着老师做文化研究。2000年开始,毛尖在香港《信报》写专栏,写对社会的批判和文化观察,25年来练就自认比较讽刺,但被他人认为很刻薄的风格。 去年底开始,毛尖在B站(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开设频道《影评人毛尖》,延续专栏“短平快”的风格。 [vip_content_start] 见字闻声或闻声见字,就是这样来的。她解释,专栏只有差不多1000字,学究气的书面语是不可能吸引读者的,所以需要短平快,对不满的东西直接表明。 “我这么快这么直接地讲,或者说有时候甚至被人家认为是刻薄的表述方式,也是来自于我对当代一种批判生态的强烈不满。”毛尖不客气说道,明明是一个很差的电影硬被说成是比较好的文本,包含了对观众的误导。“即便是做广告,你也不能黑的说成白的。” “你不能用非常曲折的各种话语包装成漫长的文风,让读者不知道你的立场到底在哪里,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还是不是推荐这个电影。” 把烂说成好于毛尖而言简直天理不容,但直肠直肚的批判,下场就是得罪人。在弹幕、留言区被骂,被很多朋友“拉黑”也就罢了,可电影是门大生意,批评可能会坏了别人的生意,让她妈妈担心得劝她“不要再去骂人家的电影了”,生怕她被上门寻仇。“所以有时也觉得挺对不住我妈的,我那么大年纪了,我妈还在为我的生命安全操心。” 所幸,切身的生命威胁不曾发生过,但那些言语上的恶言从没阻止过毛尖。“大家都各种表扬,说真话的人挺少的。我不说好像自己是那几个说真话的人,但至少我摆明了要和烂片死磕到底的决心。” 久而久之,毛尖批评出了名,剧组求她写剧评,还说“没关系,你骂好了。”烂片找上门,令她有感影评人已经到了那么卑微的地步,说好说坏都没关系,人家要的只是流量,曝光就是一切。 批评了,一票人又冲着烂片之名买票入场;不批评,她又想中国电影的批评声音真是太少了。朋友多说她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拿去看烂片,“如果放在为人民看烂片的位置上,我又觉得是值得的。” 看烂片也能看出成就,毛尖自认,这些年中国影视剧把饭菜拍好,有她千万分之一的功劳。宫廷菜总不能每次拍得像塑料一样,霸道总裁不会天天吃牛排喝红酒。她真切地认为,把影视剧中的衣食住行拍好才是最好的国家宣传,“菜拍好了,饭拍好了,主旋律就拍好了。” 把电影看成时间度量衡 毛尖脑子里有个影视资料库,好比在谷歌或百度输入关键字,就能匹配出相似系列、风格、年代、套路等相关资料一起比对,然后洋洋洒洒地分析批判。说是膝跳反应,她又觉得没那么快,“我大约能完成时间地理风格的拼图,否则的话也不敢在江湖上谈电影,而且说实在现在的影迷段位都非常高。” 毛尖本来自觉是看很多电影的人,但1997年到香港科技大学念博士时,一踏进图书馆就被震撼到了。“看到那些收藏我一下觉得好惭愧,里面有好多好多电影,可能说80%的电影我都没看过,我一下觉得这个世界在等待我。” 她那时候差不多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图书馆,平均每天看5部电影,看到电影都成为了她的时间度量衡,看到图书管理员以为她是哪个老师的小孩没事干在馆里待着,看到毕业离校时特地去向馆员告别。 电影资料库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郑树森(William Tay)所成立,毛尖在那里建立脑袋里的电影知识坐标,而且到现在她还是一直保持看片。后来回到上海,拜盗版猖獗所赐,她的电影阅读面又拉开了。虽然这话说得奇怪,但她挺感谢盗版。 “而且那时候盗版的老板都特别懂电影,会给片子打分。”当毛尖有点质疑,老板会头头是道讲片子好在哪里;当她拿起一张通俗的片子,老板还会看不起,美学鄙视一番。有些盗版老板看起来就是专业出身,多少让她意识到自己本是玩票性质,不是念电影专业科系。这就让她更积极,要把电影看得比专业还好。 影视剧已走到文化C位 从当年有份把书翻肿的文艺青年,到现在成为阅览影视万千的影评作家,毛尖说,影视剧已经走到文化C位(center,中心位置)。在她生长的年代,饭桌上、同学间谈的都是长篇小说,现在谈的都是影视剧。“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那个变化表现在,以前作家去写影视剧还得偷偷摸摸不用真名,现在是影视剧来改编文本,作家开心得不得了。影视剧能随便改,王家卫改编的《繁花》骨肉、气质还在,但已不像原来的小说,大量故事是编剧写的。 “有人敢反对吗?只要你拍得好,影视剧就是可以予取予夺的,因为影视剧已经走到文化C位了。” 是好是坏?电视剧《繁花》一开播,小说一下多卖几百万册;《我的阿勒泰》一拍好,李娟的书即刻销量大增。这样的文化倒流,毛尖是挺认可的。相辅,“也不一定相成啦,有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反面宣传。” 那个B站里冷面的影评人毛尖突然又出来了,说影视改编有时也会做成反面宣传,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影视剧(《红高粱》)拍得多烂啊,要是影视剧先拍出来,我说莫言那个诺贝尔奖都拿不到了。” 更多【人物】: 书法家王冬龄/乱书是自己的艺术语言 创作歌手戴佩妮/不给自己设标签 叛逆玩音乐 双金歌手黄子轩 / 回乡谱唱客语文化,却走了更远的路  
4星期前
“书法”对于从小受中文教育的人而言并不陌生。 小心翼翼地拿着一张张薄薄的宣纸,唯恐稍加用力就会撕毁,然后握着毛笔蘸墨,豪迈地写下大字;又或者逐字逐字谨慎地写,生怕一不小心就写出界外,抑或墨汁过多而糊成一团的小楷,以及空气中弥漫着墨汁的味道,都是我们学生时代的记忆。 “书法”经历过多次的变迁,从曾经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到后来渐渐成为一种艺术作品,著名书法家王冬龄教授的书法更是超越了书斋的极限,将书法与绘画融合,进而创作出独特的“乱书”。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赖国华、受访者提供 8月底,马来西亚篆刻协会主办的书法研究交流会迎来了这位贵客──蓄着一头花白及耳下的半长发,红色的Polo衫、宽松的长裤和球鞋,让他虽已年近八旬,看起来却精神矍铄。 王冬龄于1945年出生在江苏如东县的马塘镇,尽管童年时期在私塾拿过毛笔写过大仿,但直到1961年考取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后才真正与书法结缘。 当时他被选为书法课代表,第二年即1962年,他的一幅小篆作品便参加了江苏省书法篆刻研究会主办的江苏省第二届书法印章展览,与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傅抱石、罗尗子以及谈月色等大师的书法、篆刻作品一起展出,他则是参展者中年龄最小的作者。 接着,1963年又参加了江苏省第三届书法印章展览,从此走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这一走就逾一甲子。 60年来他每日保持临帖的习惯,从童年时期学习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后来到南京师范学院上学时,学习吴让之的篆书,也写楷书、张迁碑,亦临摹过小楷,哪怕是在中国极为特殊的那些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依旧坚持临帖。 “那段特殊时期,夏天时我在天井临摹米芾的行书。有一个同事说‘老王啊,你写这个东西是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合称)的!’当然我没有听他的,我还保持临帖的习惯。”就连出差也会带着简易的纸笔,一日都不落下,坚持至今。只是随着年龄渐长,临帖的时间从1小时至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 “现在我把它(临帖)看作是一个行为,临帖就是跟古人对话。” 学书法是无心插柳 王冬龄将学书历程分成3个阶段:1962-1979年,主要临习秦篆、汉碑、米字、书谱、唐碑,以打基础为主;1979-2007年,广学各家,专攻草书,探索现代书法,开创了大字书法的新天地;2008年至今,尝试了不同媒介的书写,行为、装置、抽象水墨、银盐、体书;2012年方确认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乱书。 翻看他的作品时会发现,字非字,画非画,字与画的边界在他的作品里已然模糊,两者融为一体。他坦承他是有意识地将书法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他从小就非常喜欢绘画,后来为了画好画,想着得先学好书法,所以开始写书法。 “考上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当时是培养做中学老师,所以什么画种都学了一点。” 既然一开始喜欢的是绘画,亦博学那么多画种,缘何就走上书法之路? [vip_content_start] “(因为)绘画没有学得那么好,结果是觉得书法的长处更好。”他笑着坦言。“当然,最主要的是1979年浙江美术学院全国第一届招收书法研究生,我很幸运地考取了,那么就对它不一样。考上两年之后,我就留在浙江美术学院当老师。” 原来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不仅柳成荫,还长出参天大树,可见任何一段经历都是一份礼物,没有哪段路是白走的。 虽然没有成为画家,但由于绘画的专业训练,他的审美能力、感觉也与其他书法家有所不同,造就他的书法被认为具备时尚感和绘画感。 “其实一开始是很传统的,后来踏入八五新潮(即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书法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当时我在浙江美术学院时受到西方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 “我觉得书法应该在艺术的层面要拓宽,要跨界写书。后来,我有一个到美国讲书法的机遇,在美国待了将近四年感受到当代艺术,所以这个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其实他一直抱着一个观点,就是希望书法能够走向世界。“我们中国在西方不仅是中国的美食、太极拳、功夫和老子,书法也是世界对中国一个重要的风貌认识。不过就是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个东西生发出来?” 写大字犹如去Disco? 我曾跟许多本地的艺术家交流,提及从艺之路时,老一辈的父母往往基于现实的理由抱持反对的态度,成为他们要面对的挑战,王冬龄却正好相反。 “可能这是大陆和你们这儿不一样的地方。其实文化革命期间,就是要教小孩子唱歌、跳舞、绘画、小提琴等等,觉得多一门文艺的能力之后,很容易找到工作,文艺特长嘛!” 只是,在如今电子产品不离手,快节奏、碎片化的短视频横行的年代,是否担忧现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静下心临帖写字? 对此,他则另有看法。 “其实我是一个搞书法的,我觉得有很多人的痴迷表现不亚于我。”他认为,书法是一项不要过多条件,简易的文化和艺术的实践活动,且书法本身就具备强劲的魅力。“实际上用一根毛笔在纸上写字的时候,这种线条、手感、触觉是很有意思,你不断地写了之后,能够重复地体会优秀碑帖里面蕴藏的那种文化底蕴和艺术感觉。” 比如说古代的书法,除了是笔法,因为刀刻有刀法的参与,就是笔法、刀位,另外还由于年久风化,有一种斑驳精神的趣味。 “还有一种书法能够承载写字那个人的情感和内心深处的东西,另外一点是,书法确实是一个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人,怡情养性的事情。”他说,目前的人们把书法看得过于艰难和神秘,亦有很多人觉得练书法未必能名成利就,其实只要去除掉一些功利心,即能怡情养性。“所以我提倡的现代书法,要有当代性。现在很多学书法的人就是写小楷,可以抄抄经,其实还能放开写,就像你去参加一次迪斯科(Disco),写大字也很畅快。” 任何物质都能成为宣纸 他感叹说,作为1945年生的人,他经历过现代,感受到中国比西方要落后好多年,尽管改革开放之后,双方发展已经有所接近,但还是有差距。 “其实我觉得就是周围,特别是搞艺术的,必须和世界的潮流同行吧。” 因此,他并不排斥现代科技,并且希望能够尝试、能应用新科技。比如说书法一般是写在宣纸上,但他不墨守陈规,任何物质都能成为他挥毫的“宣纸”,比如亚克力、不锈钢、玻璃、木头,甚至是用平板电脑写字,勇于屡屡创新。 “(写在)现代不同的材质,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表现。” 尽管他已经年近八旬,却仍保持开放的态度看待书法艺术,并且勇于尝试持续创作。访问结束后,他打开手机向我展示最新的创作,风格大胆又赏心悦目,若有办展的计划,届时不知本地的艺术爱好者是否有幸观展呢?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更多【人物】: 创作歌手戴佩妮/不给自己设标签 叛逆玩音乐 双金歌手黄子轩 / 回乡谱唱客语文化,却走了更远的路 独立媒体人冯小非/不靠业配文,在农业新闻路上坚持走到底
1月前
“佩妮,你有没有写过诗歌啊?” “我爸其实有写好稿的,你们让他讲完……我中学有写过,爸爸你有写过诗吗?” 戴佩妮和父亲戴文光的幽默对话,引起台下观众的哄堂大笑。在刚过去的10月,她回到老家柔佛,担任花踪文学奖的表演嘉宾,更与父亲同台颁奖。典礼当天,亦是她的第12张专辑《双生火焰》开放预购的日子。   近几年,戴佩妮学会专注在自己的身上,感受生命当下的瞬间,不再是观察者的角色,而是深入体验一个个最真实的感受。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报 林明辉 视频:本刊 林佳莹 2000年,戴佩妮在台湾出道,5度获得金曲奖,并在2014年成为金曲歌后。出道至今24年,创作了多首炙手可热的歌曲,无论是给自己的,还是为别的歌手。 “一直以来都有人希望我出翻唱专辑,只不过我当时没有想要。想说,除非我真的哪一天写不出歌,我才会做这件事情。但在做完上一张《被动的观众》后,我一直不断的接收到,希望听到我翻唱这件事情,我又有点被说服。” 而真正让她“动起来”的关键人物,就是戴文光,“我爸,他也提了这个东西,我就觉得‘好,就做吧’。”对她来说,音乐更像是服务业,为大众提供娱乐服务,提供情感价值。 改以服务的心态歌唱,她坦言近几年轻松许多,“在做音乐上,我还是有自己的坚持。但服务业,客户最重要嘛。如果大家听了能够开心,我爸爸很开心。满足了长辈,也满足一直在敲碗的朋友,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变是唯一不变的事,我现在做翻唱专辑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生而为戴佩妮能够做音乐,用音乐让大家开心、快乐、掉眼泪。”不再hard sell自己,她离开了唱片体系,戴佩妮说自己继续“蠢蠢的做音乐”。 于她,这份职业的意义,便是创作的音乐能和听众产生共鸣。 自认是个执拗的人,说出口的话,所想的事不容易改变。 “只不过,这件事因为有更的大意义盖过我的执拗,所以我决定放弃我的执拗。再加上我也很开心,所以不觉得做这件事违背我的本意。”   学会顺着走出生命   曾经,她花很多时间回首过去和未来,如今却更相信“顺着走”的人生。对于生命发生的所有,她坦言不会过于抗拒,“顺着走不是说随波逐流,而是事情该怎么发展的时候,它就怎么发展。” 像是专辑之所以命名《双生火焰》,便是她偶然接触到,描述关系的术语“双生火焰”而命名。 “我在翻唱这些歌曲时,感受到和作品的一致,就像是双生火焰的最后一个阶段中的‘合一’状态。 现在反而没多想,很多事情就这样自然地走到今天。当然,也可能是此时此刻很多东西都记不住,因为年纪比较大了嘛,未来我也不会去想太多。”     她认为把握当下的瞬间,最重要。 “以前,我大部分时间开着车,望着后镜开车。特别在创作上,都在用过去的东西创作,甚至揣想未来在创作。但当下的那个moment,我很少真正用心体会。我当然会观察,但观察的东西就只是观察,我不会有太多的体会或感受。” 现在的她,在学会更着重当下的情感后,随之而来的情感更强烈,“比如说吃一个很辣的面,我以前觉得好辣,但现在就觉得超级无敌辣。我觉得此刻的感受太重要,我不想过了明天、大后天、一个月后再去回想。” 由此,她学会更专注在自己身上。 人生最好的状态:专注自己   从前,戴佩妮认为的专注,离不开“专心吃饭”“专心做事”。 [vip_content_start] 近几年,戴佩妮学会专注在自己身上,学会感受生命当下的瞬间,“我在上一段专辑跟大家分享过,其实我还在整理,还在跟自己讨论开会,以至于知道怎么握手言和,怎么样知道活得像小孩一样的单纯跟开心。” “这三到四年我才懂得专注,慢慢地将思绪整理出来。”她接着说:“从前提到的专注都是对外的东西,我却忘了专注自己是不是很难过?有没有很开心?我有多开心?没有,因为别人开心的重要性永远大于我。” 但作为一个必须时刻面对大众,承担外界眼光的创作歌手,又如何完全专注自己身上? “就关掉啊,弹幕关掉,私信关掉,不看,卸载。”未有一秒的迟疑,她给出了答案。但这并非表示,她害怕被批评,只是分不清这些评论是发自真心,还是带着偏见。 “我对自己的要求本来就不低,对自己的苛责度绝对不会小于大家。从小到大,能够让我感到自卑、没有信心的人,就是我自己。但你必须知道,在这个大环境,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你再好也会有人讨厌你。” 正因为深知自身的不完美,才会时不时精进自己,她说:“真正对我好的人,再难听的话我都会听进去。”     戴佩妮身为歌手的坚持   在时刻追求曝光的时代,戴佩妮显得低调许多,社交媒体更新次数以月为计算单位。也是最近在宣传新专辑,才发得勤些。 因此,2021年,她陆续在中国音乐综艺《我的音乐你听吗》、《我们的歌》以及《时光音乐会》的嘉宾名单中出现,粉丝可说是又惊又喜。 “我大部分都在玩嘛,在唱自己的歌之余,也能以学习、好玩的心态去翻唱别人的歌。但如果从头到尾只是翻唱,我也许就不会考虑去了。”   她直言录制音综对歌手的负担大,玩得开心又得保持表演水平,对歌手来说挑战不小,“录影时需要一直讲话,很耗声音。若真想要把歌唱好,其实很违背。”     参加音综快3年,加上新专辑的发布,她与团队商量后决定重复性高的节目,不列入演出考量,“特别是翻唱,大家都知道我一开始很怕。但之后跟很棒的音乐人合作产生不同火花后,我发现原来可以是这样子的,像是在学校交作业后,觉得自己做得不错。” 如今,她回到自己的轨道上,但也不排除未来在节目中,“若是有支持原创音乐人的节目,我会义不容辞参加。” 后记 采访安排在戴佩妮演出前,之所以看起来“很知性”“很冷静”,她自嘲,因为待会要唱歌。 “我情绪不敢太亢奋,但基本上我是一个非常吵的人,我可以非常E(外向)的,但我现在感觉很I(内向)。” “所以你是个I人?还是E人?” “我不知道,我觉得没所谓,更多时候就是要看一个感觉。氛围比较重要,人本来就不应该要有标签,这样比较自在吧,不设限。我可I可E,可甜可盐。”语毕,戴佩妮爽朗的笑声回荡待机室。 在一旁的我,突然紧张起她的喉咙,眼角余光也不小心看到,经纪人投射出为她操碎了心的眼神。 或许,在演艺圈24年的她,仍能在媒体前自在地展现自己,走自己的路。这也是大家以“叛逆”“自由”来形容戴佩妮的原因吧。原谅我就是这样的女生,耳边响起她2009年的创作曲,异常贴切。 戴佩妮专访精彩片段:因为他,所以翻唱 更多【人物】: 双金歌手黄子轩 / 回乡谱唱客语文化,却走了更远的路 独立媒体人冯小非/不靠业配文,在农业新闻路上坚持走到底 穷小孩变并购大师,黄日灿成就壮阔人生
1月前
当人人都说客语是小众,台湾歌手黄子轩选择用行动告诉大众,它的可行性。   他以“回家三部曲”——《回家的路》、《异乡人》、《上乡》三张专辑多次入围金曲奖,更两度获奖。他近年回到家乡——新竹旧城区,投入社区文化。在这里,他开创工作室录制广播节目和办表演活动,在去年获得广播金钟奖“类型音乐节目奖”的肯定。   他唱著母语——客家歌曲,到国际交流的机会更多了。换昨从前,黄子轩也不曾想过,母语能带着他开阔视野,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报 林明辉   这是台湾歌手黄子轩,第7次带着客家音乐来到马来西亚。 “吉隆坡来了3次,古晋大概有六次。” “这是我在古晋买的原住民项链。” “我最想念哥罗面。” 采访地点在马来半岛,当聊起被南中国海隔开的另一端,黄子轩似乎有分享不完的故事。 “当地人介绍我一个很接近台湾的砂拉越米酒,我喝了五杯后,他才告诉我喝了头会痛3天,但我已经喝了5杯。我们一群人隔天就像丧尸坐飞机去沙巴。”听着他聊着古晋发生的趣闻,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 当时的演出地点在新尧湾(Siniawan),一个距离古晋21公里的百年客家古镇。殊不知,这一唱就唱出了剪不断的牵绊。他更因此认识沙贝(Sape)大师马修(Matthew Ngau Jau),在音乐上有了交集,“Mathew是我的爸爸,他说我是他的干儿子。”     为了这份情谊以及如此多元的交流,他写下了名为<尧湾>的歌曲。之所以省略“新尧湾”的“新”,他认为那里像是熟悉的朋友,不喊姓氏般亲切。歌词里注入海陆、河婆客语,也有比达友族的“我想你”——Jobonk De’ Mu’u。 “我不认识他们,但因为我是客家人,只因为我会讲客语、我在这边唱客家歌,他们就送我很多燕窝、kolo mee、tongkat ali咖啡。每一次都是一大群人送我们到机场,到最后一刻看不见我为止,他们才离开。”   属于新竹的客家音乐基地 唱着<尧湾>,或许是想起在机场离别依依的那幕,仿佛看见黄子轩眼眶里的湿润。 “我一个客家歌手要去马来西亚巡回,很多朋友都不相信。他们认为台湾的华语歌手来都不太可能,客家歌手来更辛苦。这样的话我在台湾听过更多次,像是‘华语独立歌手巡回很难,更何况是客家歌手’。但在台湾,我慢慢突破了这些质疑。” [vip_content_start] 2018年,黄子轩从繁华的台北城市,结束了十几年的北漂生活,重新回到了生长的城市——新竹。他期盼以客家歌手的身份回乡,认识在地的年轻人,“因为音乐和年轻人是分不开的。”   在友人的介绍下,他来到位于新竹旧城区的东门市场。这里曾经为都市居民的供应生活所需,但随着新型态购物方式的崛起,放在从前很“新潮”的东门市场,不再受欢迎。一家家商户迁出,这里一度遭到废弃的市场建筑,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于是,新竹政府决定振兴东门市场,先是翻新这栋承载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再以便宜的租金出租摊位。 旧市场的改造、翻新,吸引年轻人聚集,为城市注入新活力,但也模糊了黄子轩的记忆。 “我们新竹人都觉得了解新竹,但很多时候并不了解,因为我们已经离开这里很久了,还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他看着年轻人驻留在东门市场,发展艺文活动。黄子轩不禁反思,“客家音乐在新竹好像没有一个民间基地,能够让大家发挥创意或实验一些东西,所以我去老市场租了一个摊位。他们问我要做什么,我说‘做广播电台’。”   音乐结合调酒  让艺术变现 “东门REC&LiVE”在东门市场的3楼,两面透明玻璃上的许多签名,都是过去4年来访嘉宾留下的最好证据。在外头一眼就能看穿的工作室,是黄子轩制作音乐和录制节目的所在。 “新竹在地几个广播电台想找我主持,我答应开一个介绍客家音乐的节目,但条件就是要在我的工作室录节目。”为的就是让来往的人,能听得见在地文化。 因此,一个结合“open studio”(行动录音室)和“Live house”(音乐展演空间)为概念的录音间就这样诞生了。除了带状节目,这里平均每个月都会举办一场活动或演出。 他们采取“调酒付费”的形式邀请大众参与,平均价钱大约600台币,吸引更多观众前来。黄子轩举例,为了配合原住民歌手阿爆来访,调酒师研发活动限定饮品,即在饮品加入被台湾原住民称为“山林里的黑珍珠”的“马告”(山胡椒)。当日本知名吉他手大竹研(Ken Otake)坐客“东门REC&LiVE”,则改为结合台湾卡巴兰威士忌的冲绳味调酒。 “调酒的附加价值高,观众为了这个饮料来看表演,所以我们分给歌手的收入也高,很多歌手很愿意来。”除了现场的门票售罄,大竹研带来的唱片也卖光了。黄子轩说:“除了分享,歌手要的是怎样把钱变出来,所以这件事情很重要。” 渐渐地,“东门Rec&Live”从电台节目成了一个品牌,在活化旧空间的例子上具代表性。     “我们在这边做自己的广播平台,售票活动也我们常卖完,广播金钟奖连续3年都入围了。”他带著这几年努力的成果,回看大众认为客语文化市场的局限,黄子轩直言不是没办法突破,“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思考或集资广益,这个可能在哪里?”   交流不应局限在“输出” 黄子轩这一趟来马的巡回,也包括北上槟城。在和当地艺文工作者交流后,他顿时觉得地域的界线模糊了,世界彷佛是相通的。 “槟城的朋友看到客家在台湾能这样做,也会思考这里是不是也能找到办法?大家一起讨论,找到适合这里的方式。” 即便槟城距离新竹约4千多公里,但黄子轩感受到家乡的熟悉感,“我们面对的事情都类似,像是争取资源,又或是吸引外地人来看看不同于主流的在地文化。”     同时,他也尝试把国外的文化带回去,“台湾常常在讲说新住民或移工,大家都想融入台湾,但很少想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因为他们觉得台湾人不想了解。但我每次到海外听到这些故事,我都想结合这些文化,带回来介绍给台湾人。” 2023年,为配合台湾客家博览会,除了邀请“爸爸”马修到台湾,在台上更找来了来自缅甸、印尼、菲律宾的新住民,一同合唱写给新住民的<他乡是故乡>。     “客家百年前在台湾的位置,就是现在台湾新住民在台湾的位置。我们过去不是这里人,但会带著自己原乡的文化过来。透过交流,大家才会一起把这个事情当成是大家的文化。”他认为,大众挂在嘴上的交流,不应局限在“输出”,更应该把国际文化带回来和台湾产生连结。 黄子轩和一般的歌手的不同之处,便是他除了是一名音乐人,也热衷推广社区文化,抓紧机会到海外交流客家文化。旁人常言,回到家乡事业就结束了,但他反而把在台北曾经做的事带回来,到国际交流的次数更多了。 “More local,More international(越在地化,也就越国际化。)”他说。   更多【人物】: 独立媒体人冯小非/不靠业配文,在农业新闻路上坚持走到底 穷小孩变并购大师,黄日灿成就壮阔人生 波萨诺瓦吉他手李鸿昌Xiong/遨游Bossa Nova韵律 找回享乐的慵懒姿态
2月前
8年来专注在有机护肤品调研的温惋诊,自创护肤品牌Skin Roots及SummerCole Origin。“用了这么多年才研发出了区区五六个产品,还提供为每一名客户客制化护肤品配方与使用的服务;这些年我听了不少那些说我傻、说我这样做生意赚不到钱的话……但我知道我是专业的,而且我投入、热爱、有成就感,这样就够了…… 报道:本刊特约 黄佩玲摄影:本报 林晓慧、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选购护肤品时,你会比较在意功效?成分?配方?包装?还是品牌? 你是否知道,一个再怎么优秀的护肤品,都无法百分百迎合你的肌肤在不同时间、气候或年龄中所面对的挑战?你可曾想过,你的肌肤对护肤品的需求、使用护肤品的模式,也是一直处在变化中? 13年前开始累积护肤顾问经验,这8年专注在有机护肤品调研的温惋诊(Nicole,38岁),多年来持续推广精简护肤、坚持客制化护肤品的初心。尽管这一路免不了被质疑、被打击、被否定,但她先是认真修读有机护肤品配方调研课程,接着自创护肤品牌Skin Roots及SummerCole Origin,费尽多年心思推出了自己调研的原创护肤产品。更在没有打广告的前提下,靠一己之力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实客户。 “用了这么多年才研发出了区区五六个产品,还提供为每一名客户客制化护肤品配方与使用的服务;这些年我听了不少那些说我傻、说我这样做生意赚不到钱的话……但我知道我是专业的,而且我投入、热爱、有成就感,这样就够了。” 温惋诊原来是一名曾在英国深造、在会计界BIG 4(马来西亚四大会计所)工作的年轻会计师,享有高薪的她前途无量。后来,从大都会回到槟城工作,她却发现薪水被扣了五分之一。心有不甘的她,在台湾旅行时认识到一个优秀的面膜品牌,毅然掏出5万令吉拿下了代理权。 “当年,我才25岁,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却是一个做决定很快的人。” 凡事亲力亲为、边做边学的温惋诊,凭借热忱自学摄影、行销,还身兼产品的模特儿,在十多年前刚刚热起来的脸书上销售面膜。 “那时候听到了很多闲言闲语,像是爸爸供我去英国念书,但后来怎么会在网络上卖东西呢?而且,因为欠缺资金、利润不高,我没有架设网站或设立店面,也没有打广告或组建团队的预算。在很多人的眼中,我是在做着一件很不靠谱、没有前景的生意。” 疫情期间,成功研发推出防晒霜 小时候的温惋诊,特别喜欢阅读沐浴露瓶后的成分表,也会偷偷用大人的护肤品。长大后,她一度想专研医学美容,但后来还是按照社会的期许,循规蹈矩地选修了会计系。 半途转行卖面膜卖得还不错时,一天,做生意的先生对她说:“你不可能一辈子卖面膜吧?” “离开会计界、卖面膜,其实都是先生的鼓励,而我觉得他总是在关键时刻给我很重要的建议与指引。其实,要找人代工创办自己的品牌,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也确实去接洽了厂家,但我不满意产品与成分的水平。把心一横,我亲自去上课,花了几年时间完成了有机护肤品配方调研的专业文凭课程(Diploma),为自己的梦想铺了一条很长、走得很慢但很踏实的路。” 2019年,万事俱备,她终于推出自创品牌Skin Roots。自己研究与确认配方,然后找厂家原版制作与生产,拿到成品后,再在自己的肌肤上反复亲自测试。最终,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为四季如夏、空气湿度较高的马来西亚而设计的防晒霜。 市面上有很多号称是针对亚洲肌肤而打造的防晒霜,温惋诊说,事实上,日本、韩国、中国或台湾,都是空气湿度较低的四季国家,与马来西亚炎热及潮湿的气候并不一样。Skin Roots防晒霜的配方,是按照新马泰气候与肌肤需求而特别设计的,里头添加了植物性成分、没有香精,质感不油不腻。 “研发一个产品真的要花很多时间与心力,自己写配方、测试、研究质感、确认稳定性、再反复品测。或许是因为多年来用自己的脸做了很多测试与实验,我现在的肌肤变得很敏感。这也算是一种职业伤害吧,哈哈。” 只是创业才没几个月,就迎来了震惊世界的冠病世纪疫情。回忆这一段时光,温惋诊说,这对当时只推出一款产品的新创小企业来说,那真是挺艰难的,不只市场与销售全面停摆,连原料、运输、生产等都无法正常操作。 然,转个念,那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原本就不太喜欢社交的温惋诊乐得在家,一边专注研发新品、一边陪伴孩子,同时持续加大在网络销售的力度。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与用心在刚起步时就积累了不错的口碑与业绩,靠着一罐刚刚研发面市的防晒霜就撑过了整个疫情。 [vip_content_start] 旗下产品不加人工香精 坐在我眼前的温惋诊打扮优雅大方,只是看起来有一点疲惫。然,以一名育有3个孩子的妈妈来说,肌肤状态可谓是相当杰出与稳定。她强调,要让肌肤维持良好的状态,贵精不贵多是关键。 “所谓的精,有两个层面,一是有效,肌肤要有明显改善。二是我多年来的原则,即是‘精简护肤’。Less is more,对我来说,瓶瓶罐罐根本不需要。只要日常把肌肤基地顾健康了,肌肤自然显得健康漂亮。” 顾好基地的本质,就是定期清理毛孔、掌控好肌肤日常的油水平衡。这也是Skin Roots这名字的出发点:“A good SKIN always comes from healthier ROOTS”。 除了首先面市的防晒霜,Skin Roots旗下的产品目前有洗卸脸霜、牛油果涂抹面膜、纸片修复面膜及唇膜,如此而已。另一个投注手作热情的品牌SummerCole Origin,则专注在手工客制化少量限量的护肤品,其明星产品就是回购率长期榜首、将精华液融入其中的玫瑰纯露爽肤水(Rose Toner infused Serum)。 温惋诊坦言,市面上很多爽肤水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但健康的肌肤需要建立强大的屏障,油脂是不可缺少的。耗费多年心思调研的玫瑰纯露爽肤水,加入的是护肤价值很高的有机纯露,吸收快、高效达到保湿紧致。客户随时可以用一张真实的肌肤照片,获得温惋诊为其量身调整爽肤水的配方。 “我调研的产品,全都没有添加人工香精,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有机认证。每隔一段时间,我也会重新检讨产品的配方,精益求精。” 尽管产品的品项不多,但温惋诊认为只要使用得宜,这已足够应付不同状况的肤质。Skin Roots与SummerCole Origin不是悠久老牌、没有名人代言,客户仅仅在网站或社交媒体下单,却总是一买就买3瓶。这对自己调研、自己包货、自己寄货、自己也担任客服的温惋诊来说,是最好的反馈与鼓舞。 创业虽累,但幸福感满满 “想要创业的决心与目标对我来说很简单,就是把孩子们都照顾好,然后我又可以有一些收入。” 3名孩子目前尚算年幼,处于2岁、4岁及8岁,正是非常需要妈妈投入大量时间关爱与扶持的时刻。难能可贵的是,身为一名创业家,温惋诊依然坚持亲自带娃。日常照护、上下课载送、餐饮打点、功课指导等,她都不假手于人,孩子也没送安亲班。 每天安顿好3名孩子各自熟睡之后,深夜时分,就是她忙于产品调研、答复客户的“工作时间”。 “我对创业的向往,是自由与热忱。手作很累、客制化也很累,但这是我热爱的事,从来没想过要放弃,也不在乎奖项与头衔。经营这个业务,我赚到一些钱,可以承担生活费,也能有余裕带孩子去旅行。我有车有房,每天都做热爱的事、跟可爱的孩子在一起。这样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是幸福、已经足够满意。” 她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剧本,根本不需要去攀比。凡事尽力而为、全力以赴,靠自己的能力与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已足矣。 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温惋诊: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很清楚自己的理念,同时长期坚持、真诚用心。我一步一脚印,慢是慢了点,但最终还是可以达到目标。 创业成本:15万令吉
2月前